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计数联合HBV -DNA定量检测在预示重症肝炎趋势、诊断早期重症肝炎及判断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初诊慢性乙型肝炎 (中度 ) 65例 ,根据病情最终演变情况分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重度 )组和重症肝炎组 ,观察两组淋巴细胞计数和HBV -DNA负荷量变化情况。结果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重度 )组患者中仅有 4例患者血淋巴细胞计数在病情演变中出现低于正常值情况 ,但患者血HBV -DNA负荷量较高。重症肝炎组中 17例患者在病情演变为重症肝炎前血淋巴细胞计数出现低于正常值情况 ,仅 1例患者始终正常 ,但患者HBV -DNA负荷量均为阴性。重症肝炎组和慢性乙型肝炎 (重度 )组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值分别为 0 .8± 0 .12× 10 9/L和 1.3± 0 .34× 10 9/L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18例重症肝炎患者在淋巴细胞减少平均 7.7± 2 .1天后出现明显重症肝炎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 淋巴细胞计数联合HBV -DNA定量检测有助于预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中度 )的发展趋势、在早期诊断重症肝炎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结肠癌、10例结肠腺瘤和10例结肠正常黏膜组织进行CyclinE mRNA和PCNA的检测。结果结肠癌组织中CyclinE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62.5%,PCNA指数为(50.09±11.15),均显著高于结肠腺瘤和结肠正常组织(P<0.05);CyclinE mRNA表达阳性组的PCNA指数明显高于CyclinE mRNA阴性组(P<0.05);CyclinE mRNA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肝转移不相关(P>0.05);PCNA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有无肝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CyclinE可作为结肠癌的又一细胞增殖指标,其对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XPC基因多态性位点rs2228000和rs2228001位点与胃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203例胃癌患者和210例对照者进行XPC基因rs2228000位点和rs2228001位点多态性检测;并采用PHASE 2.0软件构建这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单倍型,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进行多态性与胃癌风险相关性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XPC基因多态性位点rs2228000与rs2228001在胃癌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两个SNPs构建的单倍型AT与CT与胃癌的易感关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R值分别为2.62,10.51;分层分析显示AT与cT单倍型在性别、吸烟、饮酒、年龄分层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AT单倍型中随年龄的增大,OR值逐渐增高,在<50岁、50~60岁、>60岁3个年龄层中OR值分别为1.91(95%CI:1.08~3.38)、3.49(95%CI:1.50~8.15)、5.43(95%CI:1.58~18.67).结论 XPC基因rs2228000与rs2228001多态性位点的单倍型与胃癌的发生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4.
徐昌青  杨宏丽 《山东医药》2009,49(7):106-107
各类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最终多出现肝功能不全或肝功能衰竭(HF),病死率高达70%~80%。人工肝支持治疗可清除机体内各种有害物质,替代肝脏部分代谢功能;病变的肝脏可望通过再生而恢复其原有结构和功能。人工肝支持系统分为非生物型、中间型、生物型和混合型。  相似文献   
25.
徐昌青 《山东医药》2005,45(31):64-64
人工肝(AL)是指具有肝脏功能的人工器官,它是为肝衰竭患者提供体外肝功能支持的机械或理化装置。目前,AL多数只能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所以又称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它的出现与发展对以肝衰竭为主要表现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目前,AL主要分为如下四型。  相似文献   
26.
食管裂孔疝 (Hiatus hernia)是临床常见疾病 ,但食管旁型裂孔疝患者有 1/ 3易发生嵌顿而表现为剧烈的胸骨后疼痛 ,极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 ,现将我院收治的 15例患者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自 1988- 0 5~ 2 0 0 0 - 11我院共收治以剧烈胸痛为主要症状的食管裂孔疝患者 2 1例 ,其中 15例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本组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37~ 76岁 ,平均 5 2 .1岁± 9.7岁 ,4例有 2次以上的发病。有冠心病 2例 ,糖尿病史 1例 ,平时无明显胸骨后烧灼痛、反酸、嗳气等消化道症状。只有 2例在健康查体时行上消化道钡餐透视 ,但未见异常。临床表…  相似文献   
27.
门静脉癌栓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及出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不同类型门静脉癌栓(PCT)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破裂出血发生率及最终死亡原因.76例原发性肝癌并门脉癌栓患者,按门脉癌栓的分布及部位被分为两型.所有患者长期随访至死亡,随访期间多次行胃镜及超声检查两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Ⅰ型PCT患者破裂出血的发生明显高于Ⅱ型PCT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出血;Ⅱ型PCT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为肝功能等多脏器衰竭.门脉癌栓生长迅速,短时间内对静脉曲张的程度影响不大,但明显影响患者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及死亡原因.门脉癌栓分型为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金翠香  徐昌青 《医学综述》2005,11(4):327-329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和多基因改变的过程。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从分子水平上探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转归,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其中细胞周期调控失常、细胞增殖失控被认为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肿瘤关系密切。现就cyclin E、PCNA与肠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外显子1区+49A/G位点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05例胃癌患者和262例正常对照者CTLA-4基因+49A/G多态位点基因型频率,进行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分析并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CTLA-4基因外显子1区+49位点A/G、G/G基因型在胃癌组患者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OR=2.146;P<0.01,OR=3.215);分层分析示:男性患者、年龄在40~55岁之间、不吸烟、不饮酒患者组等组别的胃痛患者携带G/G基因型的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结论 CTLA-4基因外显子1区+49A/G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有明显相关,携带A/G、G/G基因型的个体胃癌发病风险增加,分层因素也影响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30.
佳代胞对顽固性肝性胸水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佳代胞对顽固肝性胸水的治疗价值。 4年共收治肝硬化患者 412例 ,治疗后仍有右侧胸水 2 1例 ,采用佳代胞胸内注射观察胸水情况。 12例胸水消失 ,7例仍有包裹性积液 (需定向穿刺抽液 )、2例无效 ,总有效率 90 5 %。注射次数 :感染性胸水为 2 71± 0 5 8次 ,漏出液 3 6 5± 0 77次 ,2例乳糜性为 5 5次。佳代胞可做为治疗顽固性肝性胸水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