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徐文通 《中国药师》2015,(7):1165-1168
摘 要 目的: 评估并比较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中应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拟择期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镇静组(0.25 μg·kg-1剂量组为D5组,0.5μg·kg-1为D2组,0.75μg·kg-1剂量组为D3组)、咪达唑仑镇静组(M 组)和 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24例。记录各组给药前即刻(T3)、给预充负荷量结束即刻(T1),预充负荷量后10 min(T2),30 min(T3),60 min(T4),90 min(T5)和术毕(T6)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麻醉意识深度指数(CSI)及Ramsay 镇静评分;术后24 h 随访,评估患者用药后至术毕期间的遗忘程度。结果: 与T3比较,D5~D3及M组在T3~T5时HR均显著降低(P<0.05),D5、D3组在T3~T5时HR 显著低于C组(P<0.05);与T3比较,D5~D3及M组在T1、T2时MAP均显著升高(P<0.05),D5、D3组在T3、T4时MAP 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D5~D3组及M组在T2~T5时的CSI明显低于T3时(P<0.05),D5~D3组及M组的CSI均分别低于同一时间点的C组(P<0.05);D5~D3组及M组在T3~T5时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T3时(P<0.05),D5~D3组及M组在T3~T5的Ramsay评分均高于C组(P<0.05);术后24 h回访,D5~D3组及M组患者对手术过程的遗忘程度I级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Ⅲ级例数明显多于C组(P<0.05)。结论: 对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患者,术前10 min内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1后以0.5μg·kg-1·h-1的速度恒速维持,具有较好的镇静效果,对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可作为临床腰硬联合麻醉的适宜镇静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小间质瘤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4年10月-2010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5例胃肠道小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55例中有临床症状者占58.2%;胃部间质瘤占80.0%,其中胃上部间质瘤占52.7%。 Fletcher危险度分级极低和低度占92.7%,肿瘤直径≤1 cm危险度分级更低,Ki-67阳性与危险度分级无关。肿瘤切除采取微创手术者33例(微创手术组),其中腹腔镜下切除17例,内镜下切除14例,双镜联合局部切除2例;采取传统开放手术者22例(开放手术组),其中局部切除18例,近端胃切除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微创手术组较开放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6~104个月,中位时间41个月,仅1例胃体间质瘤内镜下切除术后22个月复发。结论胃肠道小间质瘤患者仅半数有临床症状,肿瘤多生长于胃上部,危险度分级及复发风险低,Ki-67不能作为判断胃肠道小间质瘤预后的指标。微创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甲状旁腺癌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1例甲状旁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结果11例均完整切除肿瘤或复发转移灶,10例术后出现短期低钙血症,均经补钙后症状缓解。随访1~10年,手术后5年存活率81.82%。存活6例,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1、3年复发,再次术后无复发;4例患者健康存活,存活1年以上1例,存活3年以上1例,存活7年1例,存活10年1例。结论手术切除肿瘤以及同侧甲状腺是一种良好的根治方法,复发肿瘤或转移灶的切除仍然是一种十分有益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研究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的麻醉用药量、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时间的比较,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加综合治疗的适应证、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1例Ⅰ~Ⅱa期乳腺癌施行保乳手术联合术后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的综合治疗(保乳组);并与同期施行改良根治术加综合治疗的56例Ⅰ~Ⅱa期乳腺癌(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保乳手术方式包括肿瘤局部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15例、象限切除+ALND术25例、单纯象限切除术11例。两组平均随访16.9个月,保乳组局部复发1例,对照组无局部复发;保乳组远隔脏器转移率为0,对照组为3.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保乳组与对照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7%和33.9%(P〈0.05)。结论临床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加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美容效果良好,可作为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结直肠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对结直肠癌组织和结直肠正常粘膜组织内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HPV16/18)感染进行了检测,探讨HPV16/18与大肠癌的发生及组织学分化程度等的关系,结果发现,30例结直肠癌组织HPV16/18阳性者19例,阳性率为63.3%,30例结直肠正常组织HPV16/18均为阴性,两者之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HPV16/18感染和患者性别,年龄,肿块的大小,浸润深度,原发部位,组织学分化程度及是否有淋巴转移均无关。HPV16/18病毒不仅在鳞状上皮中增生繁殖,在腺上皮细胞中也能增生繁殖,并且HPV16/18感染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谐使命-2013”医疗服务外科门诊工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门诊疾病总体分布情况;分析外科门诊疾病诊断准确率及手术率;对非明确诊断进行归类分析,统计各类症状或体征所占的比例;对各专科医师接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外科医师诊断符合率。结果门诊外科患者多,占总就诊量的24.8%;外科病种分布较广,骨科疾病最多,占53.5%;外科门诊疾病诊断明确的占60%;非明确诊断患者中腰腿痛类症状最多见,占32.4%;普通外科和骨科医师接诊本专科疾病符合率分别为38.3%和45.0%。结论外科门诊工作的特点是病种分布广,非明确诊断比例较高,部分患者需及时手术治疗,需要门诊外科医师具备一专多能的业务技能、较强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复习216例原发性GIST临床资料并加以随访进行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全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 %(204/216)、90.2 %(129/143)、88.3 %(68/77)、87.5 %(35/40)和85.0 %(17/20)。年龄、发生部位、完整切除、肿瘤是否破裂、辅助治疗、是否复发、肿瘤病理核分裂象、最大径等因素对GIST患者预后生存率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且随着影响因素变量值增大,死亡的风险值增高。其中完整切除对患者的预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性别、CD117、是否活检、内镜黏膜是否糜烂、手术切缘等对预后生存率影响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辅助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尤其对于高危险度患者。结论 GIST仍以外科治疗为主,其手术方式的选择更多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和大小,完整切除或扩大切除能提高生存率。年龄、发生部位、完整切除、肿瘤是否破裂、辅助治疗、术后是否复发、肿瘤病理核分裂象、最大径等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有利于指导临床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方法对531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腋窝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31例乳腺癌中腋窝淋巴结转移263例(49.53%),无转移268例(50.47%);转移者(238例)中肿块最大径为(4.05±2.28)cm,无转移者(215例)为(3.13±2.28)cm,t=-4.2673,P=0.0000;肿块最小径淋巴结转移者(232例)为(2.09±0.94)cm,无转移者210例为(1.68±0.84)cm,t=-4.8787,P=0.0000;肿块/乳房最大径比值淋巴结转移者231例(0.32±0.23),无转移者207例(0.25±0.22),t=-3.0942,P=0.0021;腋窝淋巴结转移者260例年龄为(52.77±10.56)岁,无转移者264例为(54.72±11.49)岁,t=2.0261,P=0.0433;腋窝淋巴结转移者246例病程(452.57±73.22)d,无转移者253例(278.40±44.98)d,t=-2.0392,P=0.0420。结论一半多的患者腋窝淋巴结阴性,对他们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过度。腋窝淋巴结的转移和病程、年龄、肿块大小及肿块/乳房大小比值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乳癌改良根治术及保乳手术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1999-01/2003-01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的Ⅰ、Ⅱ乳腺癌术后患者220例.乳癌改良根治术118例,保乳手术102例.从性生活因子、对所选手术方式自我满意程度、情感状况、生理状况和社会、家庭状况等方面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评估乳癌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两种术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20例进入结果分析.①乳癌改良根治术组性生活因子评分低于保乳手术组[(27.24±8.06),(35.30±9.08),(t=6.974 5,P<0.05)].②乳癌改良根治术组对所选手术方式自我满意率为62.7%,也低于保乳手术组的97.1%,(x2=38.418 2,P<0.05).③在术后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生理状况方面乳癌改良根治术组也比保乳手术组分低,但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结论保乳手术患者在术后性生活质量和对所选手术方式自我满意程度方面优于根治改良术患者,但在术后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及生理状况方面两种术式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