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6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91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7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709篇
内科学   303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1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64篇
综合类   731篇
预防医学   326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341篇
  6篇
中国医学   259篇
肿瘤学   128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江苏常熟市属相对发达地区 ,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已经逐渐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 ,其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近几年有增高的趋势 [1]。为了解该地区人群的血糖水平 ,为今后的慢性病防治效果评价提供资料 ,作者对该地区的人群血糖水平和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1 材料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根据地理位置特征 ,在常熟市抽取五个自然村 ,按照该市人口构成 ,共调查年龄处于 35~ 74a的常住居民 30 61人。1 .2 调查内容和方法 采用严格设计的调查表 ,内容包括疾病史、血压测量、体格检查以及临床血生化检测。血压测量…  相似文献   
52.
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由于其导致的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大幅增加而日益受到关注。MS代表着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聚集状态,包括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紊乱和血压、血糖、致炎性因子和致凝血因子水平升高等。为对MS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结合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对MS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经肛门入路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证实为低位直肠类癌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经肛门入路手术切除,其中1例行常规切除后有肿瘤残留而改为经腹行M iles根治手术。结果全部病例无并发症,切口无感染,伤口Ⅰ期愈合,术后3~8 d出院。结论经肛门人路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类癌,可彻底清除肿瘤,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温生理盐水(42~43℃)持续灌洗大鼠腹腔30 m in诱导胰腺组织高表达Hsp70,10 h后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AP),术后6、12 h检测血清和肺组织TNF-α水平,肺湿重系数,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和细胞数,肺组织常规病理评分及Hsp70免疫组化病理改变。结果与ANP组相比,42℃生理盐水腹腔持续灌洗预处理能明显降低SNP术后6 h和12 h的血清和肺组织TNF-α水平(P<0.05),并降低肺湿重系数、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和细胞数水平以及肺组织常规病理评分(P<0.05)。结论Hsp70对SNP肺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下调肺组织内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低浓度的蓝域VisionBlue(0.03%台盼蓝)染色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对于连续环行撕囊术的帮助及整个手术能否安全顺利进行。方法43例43只白色白内障眼在术中用0.1ml蓝域稀释为0.2ml直接注入前房,观察晶状体前囊膜染色情况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43例43眼晶状体前囊膜均一次性均匀着色,连续环行撕囊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无不良反应。结论低浓度的蓝域染色是一种有效的晶状体前囊膜染色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前囊膜能见度,有利于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6.
医疗机构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作用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湖南省医疗机构肺结核病例转诊和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病例追踪后诊断情况,评价医疗机构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作用和对全省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湖南省中国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医疗机构转诊到位病例中,不同类型肺结核病例报告数和构成比、结核病防治机构病例追踪到位率、不同类型追踪到位病例中肺结核病例诊断情况。结果2005年全省医疗机构报告肺结核病例24145例,除去辖区外和住院病例外,转诊到结核病防治机构9534例(48.8%),其中涂阳病例转诊到位率最高,占同类病例的63.5%,菌阴病例和未痰检病例分别占同类病例的42.4%和48.2%。结核病防治机构对未到位的病例进行追踪后到位5086例,总到位率为60.6%。在追踪到位的病例中,发现涂阳病例1419例(27.9%)和菌阴病例1817例(35.7%)。追踪到位的病例中经进一步检查属于非结核排除病例为29.2%,其中医疗机构报告的未痰检病例中属于非结核排除病例占34.6%。结论做好医疗机构肺结核病例的诊断、报告和转诊工作,对全省结核病控制工作将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不断加强医疗机构和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合作,促进全省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评价行政干预和健康教育活动对提高医疗卫生单位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参与,以及提高肺结核病例转诊率和发现的效果。方法 在湖南省三个市辖38个县(区),采取一系列卫生行政干预措施,开展对卫生服务提供者的健康教育和培训,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参与,分析通过肺结核病例的转诊和追踪后肺结核病例发现的变化以及对全省肺结核病例发现效果的影响。结果 三市、38县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行政干预和参与率为100%,各县人民医院肺结核病例转诊工作参与率100%,其他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和乡镇卫生院结核病例转诊工作参与单位数,由项目实施前的230个增加到780个;医疗机构肺结核病例转诊率为90.6%,总到位率为85.8%;新涂阳患者发现数为10596例,比项目实施前一年增加了113.8%;在新涂阳病例总数中,由医疗机构转诊发现病例数为4546例,占40.7%;项目期间新涂阳病例发现数占全省同期新涂阳病例发现数的42.6%。结论 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的干预和对卫生服务提供者的健康教育和培训,是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和参与,提高结核病例的转诊和到位,有效地提高肺结核病例发现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8.
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抗结核药物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在全国4省17县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中,对登记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以县为单位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使用固定剂量符合剂与抗结核病组合药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中,37例因重症药物不良反应停药,其中研究组10例,占研究组观察例数的2.1%,对照组27例,占对照组观察例数的5.5%。重症药物不良反应停药率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1)。研究组某些不良反应的开始时间晚于对照组,结束时间早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累积时间少于对照组。65岁一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女性某些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对照组体重40〈公斤患者关节痛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体重患者。结论 固定剂量复合剂重症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停药率低于抗结核板式组合药,减少了患者中断治疗率,对提高患者规律服药率和治愈率,降低耐药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
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不合理应用,细菌耐药问题日趋严重。耐药细菌所致感染不易控制,不但延长患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支出,同时也使死亡率增加。本收集外科住院患发生院内感染后的相关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外科感染常见致病菌及耐药菌株变化趋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免疫状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宿主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是其病理损伤的主要机制或主要原因[1,2]。其中大量证据表明,细胞免疫机制是乙型肝炎感染的发病机制之一[3]。而T细胞是免疫系统发挥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乙型肝炎病毒的清除和发病机制中,细胞免疫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大量研究表明,乙型肝炎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的报道很多,其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是反映机体免疫状态和功能的指标,且对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等)的辅助诊断、分析发病机制、观察疗效及监测预后有重要意义。外周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