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8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基础医学 | 19篇 |
临床医学 | 16篇 |
内科学 | 39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29篇 |
外科学 | 45篇 |
综合类 | 63篇 |
预防医学 | 13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46篇 |
中国医学 | 19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153.
徐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9,(5)
目的探讨老年非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升高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收集体检中心定期体检的老年患者,且实验室检查确诊Hcy升高的患者670例,随机选取400例纳入研究组;另随机选择同期体检、Hcy无升高老年患者400例,纳入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3年(每6个月电话随访一次)随访,主要询问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3年后,对比2组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差异。结果 3年随访结束后,研究组失访42人,对照组失访30人。研究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9.8%(71/358,19.8%),明显高于对照组9.2%(9.2%,34/370);脑梗死发生率为8.9%(32/358,8.9%),明显高于对照组4.1%(4.1%,15/370);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7.0%(25/358,7.0%),明显高于对照组1.9%(1.9%,7/370)。结论老年非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升高对心脑血管事件有明显相关性,临床应对非高血压Hcy升高患者进行控制,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构建鼠疫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探索我国鼠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和小范围专家会议法初步拟定鼠疫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德尔菲法,将风险评估指标编制成表格问卷,对专家进行咨询,并对每个指标的必要性、敏感性、可操作性及其相对权值进行评分;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9.0软件计算指标权重.结果 根据鼠疫爆发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7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的鼠疫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鼠疫的疫源地(5个二级指标)、病原学(2个二级指标)、传染源(4个二级指标)、传播途径(2个二级指标)、人群(1个二级指标)、地理环境(2个二级指标)和疫情动态(1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的专家评分分别为:7.712±1.337、7.763±1.586、7.927±1.366、7.144±2.138、6.652±2.128、5.939±1.991、5.580±2.018;权重分别为:0.158 3、0.159 3、0.162 7、0.146 6、0.136 5、0.121 9、0.114 5.结论 初步建立了鼠疫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探索出我国鼠疫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5.
巴甫洛夫斯基的疾病自然疫源性理论总体上的概念分为三个部分,既结构(自然疫源地的各要素)、功能(病原体的保存机制)以及自然疫源地生态系(各生态系统间的关系)。60年的历史该理论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虫媒动物病为基础发展而来。认为病原体、媒介和宿主动物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不可缺少的三要素,既三位一体学说。疾病的疫源性与病原体在地理生态系中的循环相关;第二个阶段认为并不是在任何自然疫源性疾病中媒介都作为必要要素之一,既非虫媒性传染病类型。但是其疫源性还是与病原体在动物间不间断的循环相关;第三阶段该理…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探讨基于高分辨T2WI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判定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在术前高分辨T2WI上勾画整个肿瘤为ROI,通过一般线性LASSO分析提取14个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根据病理结果,将T0~T2期归为早期,T3~T4期归为局部进展期,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134)和验证组(n=57),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绘制ROC曲线及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的可预测性。结果 191例直肠癌中,早期68例,局部进展期123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区分早期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AUC为0.927、0.885,准确率为0.851、0.842,特异度为0.917、0.700,敏感度为0.814、0.919,F1值为0.861、0.829,Brier值为0.149、0.159。结论 术前以基于高分辨T2WI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判定直肠癌T分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7.
1防疫体系1.1机构设置 俄罗斯鼠疫防治工作开始于1898年。鼠疫防疫系统建立于1919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最为庞大的防疫机构。其最高中央领导机关是俄罗斯卫生部(一段时期为俄罗斯防疫协会),下辖5个直属专业防治研究所。即:全俄鼠疫防治研究所(萨拉托夫)、伏尔加格勒鼠疫防治研究所(伏尔加格勒)、斯塔夫罗波尔鼠疫防治研究所(原高加索和外高加索鼠疫防治研究所,斯塔夫罗波尔)、罗斯托夫鼠疫防治研究所(罗斯托夫一纳顿)、远东和西伯利亚鼠疫防治研究所(伊尔库茨克),在原苏联时期还包括中亚鼠疫防治研究所(现… 相似文献
158.
目的了解不同年代我国人间鼠疫的病死率,及疫源地类型、病型、年龄和性别对病死率的影响。方法运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鼠疫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建国前病死率(78.00%)明显高于建国后(34.01%)。建国初期为35.26%,之后呈波浪式起伏,90年代后呈明显下降趋势。各疫源地建国前后的病死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1945-1969年旱獭疫源地病死率(89.52%)最高,依次为黄鼠疫源地(83.00%)、长爪沙鼠疫源地(81.31%)、黄胸鼠疫源地(70.76%)。建国后肺型(78.04%)和败血型(77.08%)鼠疫病死率较高,腺型(26.99%)和皮肤型(15.00%)病死率较低;儿童病死率(48.78%)和中老年病死率(48.83%)高于青少年病死率(39.94%);男女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以大幅度降低鼠疫病死率;病型、疫源地类型与病死率有较高的相关性;青少年病死率较低,性别与病死率无关。 相似文献
159.
160.
目的 通过青藏铁路沿线西藏那曲地区和安多县动物鼠疫监测结果,分析青藏铁路鼠疫疫情与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 根据2005、2006年青藏铁路建设期间,铁路沿线西藏那曲地区和安多县鼠疫监测结果,应用《青藏铁路鼠疫疫情与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对旱獭密度调查、采血点布局、旱獭洞干调查、洞干染蚤率、蚤指数、疫情发生的地理分布及疫情发生时间集中的疫点内,血清出现鼠疫阳性疫点的最远距离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6年青藏铁路沿线旱獭调查共13 213.24 hm2.见獭782只,旱獭密度为0.059只/hm2;在铁路沿线那曲地区共设采血点71个,覆盖面积超过了20 000 km2;旱獭洞干染蚤率53.8%(7/13),蚤指数为1.23.2005、2006年共接收61个疫点信息.2005年7-11月在西藏安多县共检验动物血清3289份,检出鼠疫阳性血清45份.其中血清出现阳性比较集中的有3 d:9月23日.出现5份,疫点最远距离相隔14.58 km;10月30日,出现8份,疫点最远距离相隔6.00 km;11月4日,出现5份,疫点最远相隔距离在2.00~3.00 km.结论 在鼠疫监测工作中应用青藏铁路鼠疫疫情与监测地理信息系统.达到了数据采集便捷,数据管理科学,数据分析直观的目的 ,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