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研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预防损伤胆管的方法。方法 :在LC中经胆囊管向胆囊内置入光导纤维 ,导入冷光源。在腹腔镜电视图像中直接观看从胆囊管及胆囊内透出的光亮 ,从而明确胆囊管的解剖位置。结果 :通过移动胆囊管内光纤的位置 ,可清楚地观察到胆囊管通向胆囊的走向。结论 :此法可以在LC中直接、清楚地观察胆囊管走向的方法 ,主要用于解剖不清的LC中 ,作为辅助手段能避免损伤胆管及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2.
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微循环既是血液循环系统的末梢部分,又是许多器官独立的功能单元。对急性胰腺炎微循环的研究,起步虽然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猛。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变化在急性胰腺炎大鼠病变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42只SD大鼠分急性胰腺炎组和对照组 ,进行不同处理。急性胰腺炎组用十二指肠闭襻法制作急性胰腺炎模型 ,对照组仅作胃窦切开缝合术 ,在病程不同时点测定血浆淀粉酶、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 ,并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急性胰腺炎组随着病变进展 ,血浆淀粉酶升高 ,病程10h内 ,内皮素与一氧化氮同步上升 ,内皮素与一氧化氮比值维持相对平衡 ,胰腺炎病理主要表现为水肿性 ;病程 10h后内皮素继续升高 ,而一氧化氮则升高不明显 ,内皮素与一氧化氮比值升高 ,病程 2 4h胰腺炎病理主要表现为出血坏死性 ,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对照组病程中各指标均呈低水平变化。结论 :急性胰腺炎病程中 ,内皮素产生增多 ,而一氧化氮产生不足 ,内皮素与一氧化氮平衡失调 ,是急性胰腺炎病变进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4.
十二指肠憩室致梗阻性黄疸(Lemmel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胆囊炎胆石症和胰腺炎相似,易误诊或漏诊,甚至治疗失败。现报道4例并复习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内毒素血症(ETM)和高胆红素血症对梗阻性黄疸(梗黄)患者的毒性作用。方法 对29例梗黄患者血中内毒素(ET)、仙生肌酐清除率(CCr)、总胆红素(TB)、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和淋巴细胞绝对值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梗黄患者55%有ETM,良、恶性梗黄之间无显著差异,有ETM患者比无ETM患者CCr降3低更显著(P<0.01)。梗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有显著的aLYM低下。恶性梗黄患者ALP显著高于良性梗黄患者,ALT虽有不同程度升高,但良、恶性梗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梗黄患者ETM常伴有肾功能损害,同高胆红素血症均是患者肝、肾和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时氧自由基与肾脏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对3组大鼠肾脏组织中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进行测定,并对肾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梗阻性黄疸组肾组织内脂质过氧化反应明显增强,肾近曲小管上皮广泛变性、坏死;山莨菪碱治疗的梗阻性黄疸组大鼠肾组织内脂质过氧化反应明显减轻,仅见肾脏部分近曲小管上皮轻度变性。结论:氧自由基及其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参与了梗阻性黄疸时肾脏的病理损害过程。  相似文献   
97.
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在急性胰腺炎大鼠病程演变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在急性胰腺炎病程演变中的作用。方法:42只SD大鼠分急性胰腺炎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作胃窦切开缝合术,血管胰腺炎组用十二指肠闭襻法复制急性胰腺炎模型,结果:(1)急性胰腺炎组随着病变的进展,血浆淀粉酶升高,病程10h时胰腺炎病理呈水肿性改变,24h时呈出血坏死性改变;病程24h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显高于10h(P<0.05)。(2)急性胰腺炎组血浆肾素活性在病程10h时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24h时略高于10h,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急性胰腺炎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在病程10h,24h时均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24h又显高于10h(P<0.05)。结论:肾素、血血管紧张素Ⅱ在急性胰腺炎病变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
精氨酸对梗阻性黄疸病人肾脏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精氨酸对梗阻性黄疸(梗黄)病人肾功能的保护效应。方法 34例梗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术前给予一般治疗(梗黄组)和精氨酸治疗(治疗组),连续治疗7d,观察手术前后血ET(内毒素)及Ccr(内生肌酐清除率)变化,并与20例无黄疸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人(对照组)比较。结果 (1)入院时梗黄组与治疗组外周血ET及Ccr水平比较,差别无显意义(P>0.05),但上述两组ET均显高于对照组(P<0.01),Ccr显低于对照组(P<0.01);(2)梗黄组术后第1天血ET较术前升高(P<0.05),Ccr更趋下降(P<0.05),7d后随血ET水平下降,Ccr逐渐升高,第14天ET和Ccr两项指标接近正常水平;ET与Ccr呈显负相关(P<0.05);(3)治疗组用药后血ET水平下降,术后保护较低水平,而Cor用药后升高,第7天ET,Ccr两项指标已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术前使用精氨酸可显降低梗黄病人内毒素血症,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对肾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
我院肛肠科自1989年8月至1990年10月,采用外科一次性手术治疗肛门周围脓肿共50例,治愈率为98%。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性43例,女性7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60岁,其中20~30岁28例,占56%。肛周脓肿类型:坐骨直肠窝脓肿27例;直肠后间隙脓肿5例;肛管粘膜下脓肿7例;肛周皮下脓肿  相似文献   
100.
作者对梗阻性黄疸(梗黄)大鼠及6例临床梗黄病人的肾脏组织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目的是描述肾脏损害的病理和超微病理改变,并试图从病理改变来探讨肾脏损害的可能病因及肾功能的改变。观察主要病变为肾小球萎缩,鲍曼氏囊间隙扩大,肾小球毛血管基膜明显增厚,其三层结果消失,内有大量胆色素颗粒沉积,血管内皮窗孔明显减少,足突融合,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胞质内有大量胆色素颗粒沉积,小管腔内可见脱落的坏死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