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窦组织细胞增生( Rosai - Dorfman disease, RD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常少见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国内外报道不多,且多为个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RDD更为罕见,笔者遇见一例脑膜和脊摸膜相继发生RDD并且为多发病灶,并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现将本例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讨论,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2.
目的:建立猫持续性植物状态(PVS)动物模型。方法:16只成年健康家猫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2只右颞开颅,抬起颞叶.暴露中脑及动眼神经,基本平动眼神经水平,用宽8mm、厚1mm金属毁损器横行插入中脑,深度11mm。术后饲养一个月处死动物。结果:实验组12只动物中1只因基底动脉损伤、1只因胃管内返流液误吸死亡,余10只动物均达PVS标准。结论:中脑网状结构毁损法可使猫达到PVS。  相似文献   
23.
目的CT检查在脑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临床确诊的脑结核的CT表现。结果单纯脑膜受累者22例(52.4%,22/42),单纯脑实质受累者11例,脑膜脑实质同时受累者15例,脑膜受累的CT表现为鞍上池受累16例(38.1%,16/42),侧裂池14例(33.3%,14/42),四叠体池16例(38.1%,16/42),环池13例(30.9%,13/42)。CT表现:平扫显示上述脑池变窄,结构模糊甚至消失,密度增高。增强扫描表现为上述脑池呈斑片状、结节状,或均匀性铸形强化。脑实质受累的CT表现为脑结核瘤13例(30.9%,13/42)。结核性脑脓肿10例(23.8%,10/42)。结论CT检查能为脑结核的病变部位、累及范围、病变类型提供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4.
32例肾上腺肿瘤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肾上腺肿瘤32例,其中28例行手术治疗,3例行化疗及介入治疗,1例未手术。结果手术治愈26例。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8例,髓样脂肪瘤5例,皮质腺癌5例,皮质腺瘤3例,节细胞神经瘤3例,副神经瘤2例,肾上腺囊肿1例,恶性淋巴瘤(B)弥漫型1例。其中6例为肾上腺转移启。对肾上腺肿瘤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和处理原则等进行了讨论,强调:①围手术期的充分准备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保证;②应重视少见性肾上腺肿瘤及肾上腺转移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 将101例(202眼)远视性低视力儿童分成两组:复健组49例(98眼),采用台湾产的远东康复训练仪治疗;对照组52例(104眼),采用常规综合方法治疗,3个月后分析疗效.结果 复健组的平均视力和脱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复健组远点(114.36±50.93)cm,高于对照组(82.33±32.36)cm(P<0.01).结论 视力复健仪可增加眼肌的调节功能,使近点更近,远点更远,是提高低视力儿童视功能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分析两次24 h尿量和尿盐排出量, 探讨24 h尿用于评估群体和个体食盐摄入量的价值。   方法   于2013-2014年在山东省和江苏省4个项目县,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18~69岁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间隔1 d两次24 h尿液, 比较两次24 h尿量的差异, 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分析两次24 h尿盐排出量的差异。   结果   1 288名研究对象年龄为(42.3±14.0)岁, 男性626名(48.6%)。24 h平均尿量为(1 462±437)ml, 第1次24 h尿量(1 427±488)ml低于第2次24 h尿量(1 498±552)ml(t=-4.439, P < 0.001)。调查对象每日食盐摄入量为(9.8±3.3)g, 男性每日食盐摄入量(10.1±3.5)g高于女性(9.5±3.1)g(t=3.09, P=0.002), 不同年龄组人群每日食盐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7, P < 0.001), 1 136名(88.2%)研究对象每日食盐摄入量高于推荐值。从个体层面比较, 调查对象两次24 h尿盐排出量绝对差异 < 1 g, 人数为279(21.7%), 而有48.5%的调查对象差异 > 3 g。从群体层面比较, 调查对象两次24 h尿盐排出量分别为(9.9±4.1)g和(9.7±4.0)g,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 两次24 h尿盐排出量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508(95% CI:0.451~0.559)。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24 h尿钠能较好评估人群食盐摄入量, 但不能准确反映个体食盐摄入量。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干预性弱视治疗对比常规弱视治疗的疗效。方法将80例弱视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弱视治疗组(弱视治疗+行为干预)40例(80眼),弱视对照组(弱视治疗)40例(76眼),治疗时间均为1年以上。然后观察两组弱视疗效并以视觉诱发电位(P-VEP)作为评估的依据。结果弱视治疗组经行为干预治疗弱视疗效明显高于弱视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弱视治疗组和弱视对照组在治疗前P-VEP的N75和P100的振幅及潜伏期均无明显差异(P〉0.05)。弱视治疗组经行为干预治疗后P100的振幅明显高于弱视对照组,而且P100的潜伏期较弱视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弱视疗效与患儿的依从性和弱视治疗的方法有关,持之以恒的综合训练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出血的原因与处理措施。方法总结24例LC术中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LC术中出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结果LC术中出血的原因与术者的技术水平以及患者的解剖类型和胆囊炎严重程度有关,24例经电凝、重新施夹、压迫、缝扎等方法成功止血。结论LC术中出血需要及时有效的处理,可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了解我国成年人群24 h尿钠、24 h尿钾以及钠钾比与肥胖、中心性肥胖的关联性,为肥胖预防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10—12月开展的中英减盐行动“以社区为基础的中国居民减盐综合干预整群随机对照研究”基线调查数据。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北、黑龙江、江西、湖南、四川和青海6省18~75岁居民2 639名为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采集24 h尿液检测24 h尿钠、24 h尿钾和尿钠钾比水平。采用SAS 9.4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2 639名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47.4±12.8)岁,肥胖率为17.39%,中心性肥胖率为63.55%。24 h尿钠水平为(192.93±79.19)mmol/d,24 h尿钾水平为(40.15±15.56)mmol/d,尿钠钾比水平为(5.18±2.18)。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24 h尿钠最低水平组相比,最高水平组与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高风险相关(OR=2.427,95%CI:1.7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