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1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为帮助肝病相关临床医师在肝豆状核变性诊断和治疗中做出合理决策,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遗传代谢性肝病协作组于2021年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以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为依据,共同编写了该《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2022年版)》。  相似文献   
172.
实验形态学是临床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贯彻"课程思政"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如何把思政教育简化、通俗地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是对教师的挑战,也是教改的机遇.专业课程自身蕴含着思政教育元素和承载着思政教育功能,是隐性思政教育的有效形式,也是课程育人本质的回归.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人才培养的"一体两翼",逐步建立显性思政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协同与融和机制,是实现全程育人的有效途径.实验形态教学以获得人体标本和实验动物为开端,贯彻课程思政理念,不仅学到实验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吃苦耐劳,严谨细致的人文精神,为下一步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3.
80例SARS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即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特点、规律及传播途径.方法: 对80例SAR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72例患者(90%)有明确的SARS患者接触史,接触时间最短仅20 min,潜伏期2~20天,平均为(7.6±4.3)天.80例患者中医务人员占66.3%(53/80),非医务人员为33.7%(27/80);两组中有接触史的例数分别为49例(92.5%)和23例(85.2%),两者的潜伏期相近.护士的患病人数多于医生及护工,分别为29人(54.7%)、18人(34%)和6人(11.3%);非医务人员患者中职员(8/27,29.6%)和服务人员(6/27,22.2%)的比例较高.以医院或家庭聚集性发病为特点,防护和隔离措施不到位是SARS爆发流行的主要原因.结论:密切接触是SARS的主要传播途径,潜伏期为2~20天,平均(7.6±4.3) 天.发病以医院或家庭聚集形式多见,良好的防护措施可明显降低SARS的发病率;早期的隔离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SARS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74.
SARS临床分期及各期治疗要点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即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病情进展迅速,有一定的死亡率.截至5月14 日,中国大陆SARS病例为5 086例,死亡262例,北京地区发病2 370例,死亡179 例.目前对SARS临床表现和治疗仍处于一个不断摸索、认识的阶段,其死亡率的高低与对SARS的了解及所采取的治疗方案密切相关.从2003年3月中、下旬至今,我院收治SARS患者300余例,死亡7例,低于北京市SARS死亡率,现将积累的经验和认识总结如下.SARS临床可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其中以普通型最为多见.按疾病的发展过程(以普通型为例)可分为潜伏期、初期、极期、缓解期和恢复期.  相似文献   
175.
45例SARS病例早期临床特点及疗效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即非典型肺炎)早期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对45例SAR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6%(43/45)的患者有SARS的接触史,潜伏期2~20 d,平均(7.3±4.7) d.临床表现包括有发热(44/45,97.8%)、干咳(31/45,68.9%)、乏力(27/45,60%)、胸闷及气短(24/45 ,53.3%),关节疼痛、腹泻(各12例,26.7%),4例患者出现咯血.15例重型患者中12例有明显呼吸困难,需无创呼吸机支持.约1/3的患者出现血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可有肝功能异常(24例,53.3%)及心肌酶谱升高(26.6%).胸片出现渗出影的平均时间为(4.2±2.9) d,CT出现异常的时间早于胸片;胸片进展及开始好转吸收的平均时间分别为(9.3±4.1) d和(14.5±5.0) d.初始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间平均在病后(4.8±3.5) d,一般在(8.4±3.9) d时激素加至最大剂量,重度组和普通组激素剂量分别为每天(611±212) mg和(268±202) mg,P<0.001.抗体阳性率为64.7%(22/34),出现阳性最早时间为第9 d,平均(18.2±6.4) d.结论:临床初期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胸片可表现为小片渗出影,此时 CT检查比胸片更敏感,约1/3的患者出现血白细胞减少.极期以呼吸道症状为主,重型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需呼吸机支持,可伴有肝脏及心肌的损害,胸片炎症渗出进展快.早期糖皮质激素疗效好,但剂量要根据胸片情况个体化,重症组剂量明显大于普通组.  相似文献   
176.
HIV-1感染及由其引起的AIDS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目前世界上流行的病毒株有HIV-1及HIV-2两型,HIV-1型又有M(包括A-J10个亚型)及O两群,我国主要流行株为M群的B、B'/C、C亚型,而O群毒株只在喀麦隆留学生中发现.在对高危人群的研究中发现有些人虽有明显的高危行为但不被HIV感染,或已被感染而抗HIV抗体阴性,后者对健康人群具有很大的威胁性,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7.
SARS第二峰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第二峰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5月间我院收治的SARS患者出现第二峰的情况,了解其临床特征以及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出现第二峰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以及预后。结果:从2003年4月8日到2003年5月14日期间共收治SARS患者123例(重症患者51例),其中出现第二峰者25例,占患者总数的20.3%,重症患者中出现第二峰者16例,占重症患者的31.4%。临床特征包括发热、呼吸困难、肺部新出现浸润影和乳酸脱氢酶水平的异常。出现第二峰的患者均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使用机械通气治疗11例。其中21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遗留明显肺纤维化,2例死亡。结论:SARS第二峰是重症SARS的主要表现之一,发病机制不明。激素和无创通气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78.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于2012年10月19日至21日在河南郑州市召开了第三次全国肝纤维化、肝硬化学术会议,3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就国内外肝纤维化、肝硬化研究进展及热点问题进行了学术报告与研讨. 贾继东教授研究初步显示HBV可通过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促进枯否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肝纤维化的发生产生间接影响;HBV可促进肝星状细胞I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受体的表达,对肝纤维化的发生产生直接影响.魏来教授指出:HCV感染发生肝纤维化的机制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HCV是感染的始动因素,HCV肝纤维化促进了肝硬化、慢性肝衰竭、肝癌的发生,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9.
2009年4月初,一种由包含猪、禽、人3种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人间感染首先在美国和墨西哥报道,并迅速波及全球.截至2009年6月17日,已有88个国家和地区报道发现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180.
目的研究乙醇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非饮酒与饮酒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临床表现、病毒学、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162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中,非饮酒者99例,少量饮酒者34例,大量饮酒者29例,3者的病程中位数分别为12、9、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非饮酒者的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 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 inase,AST)、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平均红细胞容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与少量饮酒及大量饮酒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饮酒者中,高病毒载量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饮酒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1.0%和14.1%,P=0.037)。非饮酒者中肝硬化32例(32.3%),少量饮酒者为13例(43.3%),大量饮酒者为18例(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非饮酒者中死亡2例(4.0%),少量饮酒者死亡2例(5.9%),大量饮酒者死亡5例(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非饮酒者与饮酒者肝癌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饮酒可加重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损害,加速病情的进展,增加肝硬化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大量饮酒有可能促进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