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单克隆抗体4B_1及4B_7株识别马来丝虫抗原表位及特性分析李桂萍,徐凤全,刘玉冰,傅婷霞,胡颖新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宁272133)我室建立的抗马来微丝蚴抗原4B1、株及抗马来丝虫成虫代谢抗原4B7株两株单克隆抗体,检测相对应抗原的可检测水...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脑囊虫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囊虫病的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治疗。方法 通过对2840例接受检查发现的病例资料分析,总结临床各项检查方法的诊断效率及脑囊虫病的治疗效果。结果 1、典型脑囊虫病的脑CT扫描检查确诊率为85.83%(1502/1750),ELISA和IHA检测血清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1.31%(1598/1750)和92.17%(1613/1750),特异IgG4抗体检出率为88.95%(765/860),血清囊虫CAg检出率为69.94%(1224/1750)。2、亚临床型脑囊虫病的确诊率较低,上述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18%(68/422)、13.98%(59/442)、18.01%(76/422)、10.12%(17/168)和8.77%(37/422)。3、脑囊虫病的临床治疗有效药物为吡喹酮,总有效率为100%,3个疗程的治愈率为87.60%(657/760);对于亚临床型脑囊虫病人采用诊断性治疗。结论 脑CT及血清免疫学检查是脑囊虫病临床诊断的主要手段,临床治疗有效药物为吡喹酮,亚临床型脑囊虫病的诊断较困难,临床上用诊断性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肠道原虫感染资料,了解济市宁儿童肠道原虫感染现状,探讨肠道原虫感染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数据统计处理采用计算相对比和x^2检验分析。结果 (1)108795例受检中,肠道原虫感染8920例,感染率为8.21%;(2)共发现肠道原虫8种,其中蓝氏贾第鞭毛虫、人毛滴虫、结肠内阿米巴、溶组织内阿米巴为主要感染虫种,占原虫总感染人数的96.06%,其感染率依次为5.15%、1.25%、0.9%、0.5%;(3)肠道原虫感染率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由1981—1982年的5.31%增至1999~2000年的12.2%,其中蓝氏贾第鞭毛虫增幅最大,结肠内阿米巴和溶组织内阿米巴次之,但近5年来递增速度明显变缓,并且原虫多重感染的数量明显减少;(4)肠道原虫感染率夏秋季明显高于冬春季。结论 肠道原虫感染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虽近年来增势趋缓,但感染率仍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4.
检测特异IgG4用于丝虫病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抗人IgG4,McAb杂交瘤细胞,生产McAb,以此为探针,应用ELISA方法检测班氏微丝蚴血症血清中特异IgG4的阳性率为95.91%,(47/49);治疗后的原微丝蚴血症IgG4阳性率为1.45%(1/69);77例晚期丝虫病症状者及50份非流行区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肠道线虫感染,囊虫感染及华支睾吸虫感染者血清均未出现交叉反应;检测原班氏丝虫病害,中度流行区正常人群滤纸干血  相似文献   
15.
结膜吸吮线虫是一种主要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眼部的线虫 ,偶尔也可寄生于人眼 ,引起结膜吸吮线虫病。近 2 0年来 ,本所共接诊结膜吸吮线虫病 5例 ,现将诊断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例结膜吸吮线虫病人 ,来自山东省济宁、汶上、嘉祥 3县市。年龄最大 38岁 ,最小 3岁 ,平均年龄 2 3岁 ,均为女性。其中 3例成人为在职职工 ,其余 2例为学龄前儿童。病程一般在 3~ 5 d,最长 1例 2 0余 d。1.2 临床表现 患者多数均感眼部不适 ,有异物感或痒感 ,分泌物增多 ,按一般炎症治疗效果不佳后 ,前来我所就诊 ,经检查均发现眼内有…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IgG4对脑囊虫病诊断和疗效考核的价值,应用金标抗人IgG4单抗浸测试验检测患者血清特异IgG4。结果检测疗前组脑囊虫病患者91例,特异IgG4阳性者84例,阳性率92.3%;同时检测其它寄生虫病27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6例和健康对照25例,除1例肝包虫病病人血清出现弱交叉反应外,其它均为阴性;检测经抗囊药物不同疗程治疗的脑囊虫病患者血清,发现随着疗程的增加,临床症状的好转,患者血清特异IgG4明显降低或消失。表明检测患者血清特异IgG4对脑囊虫病的诊断和疗效考核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乳糜尿是慢性丝虫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患者因间歇性反复发作造成营养丢失 ,劳动能力下降或丧失。多数病人出现高蛋白尿、血尿[1] ,部分病人出现尿糖。现总结 1998~ 2 0 0 2年收治的 5 2 0例乳糜尿病例资料 ,分析乳糜尿患者尿糖升高与其他尿液成分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为 1998~ 2 0 0 2年本所收治的丝虫性乳糜尿病人 ,共 5 2 0例。所有病例均按下列标准确诊 :1)尿液乳糜试验阳性 ;2 )尿蛋白阳性 ;3 )尿检淋巴细胞阳性 ;4)患者来自原班氏丝虫病流行区。排除因外伤、妊娠、手术、结核、肿瘤及其他寄生虫感染等原…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猪带绦虫六钩蚴抗原对猪体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免疫接种的实验动物没有感染,得到了完全保护,提示六钩蚴抗原对猪体有高度的保护作用;2头未免疫的对照组,1头雌猪感染较重,虫体负荷数为668,另1头雄猪没有感染,提示宿主的性别或不同的个体对猪带绦虫的易感性可能有差别。  相似文献   
19.
在完成实验区内绦/囊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控制传染源、培训基层卫生人员以及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探讨社区防治绦/囊虫病的对策。结果显示,防治前当地猪带绦虫和囊虫患病率均为3.1,干预措施实施1年中,囊虫病仅发病1例,发病率为0.05,未发现新发绦虫病病例,血清抗体阳性率由1.73%降为0.59%;防治前,猪体囊虫检出率为0.4%~0.8%,防治后调查未发现囊虫病猪;同时,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使居民的卫生防病知识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徐凤全  林玲 《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722-1724
刚地弓形虫(简称弓形虫)呈世界性分布,哺乳动物及鸟类普遍易感.人类对弓形虫有较强的自然免疫力,感染后绝大多数无明显症状表现,或只出现亚急性弓形虫病.但在孕妇及免疫功能低下(如ADIS病、器官或组织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等)感染弓形虫后引起的危害严重.人体弓形虫感染日益受到关注,弓形虫病疫苗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动物实验发现,弓形虫全虫疫苗,弓形虫特异抗原组分疫苗有预防弓形虫感染或降低感染度作用,但前可能会引起再感染,后的免疫保护效果较差.弓形虫病核酸疫苗克服了上述疫苗存在的不足,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弓形虫病核酸疫苗的研制,通过对表达保护性抗原蛋白基因进行重组,先后研制出弓形虫基因单价疫苗、复合疫苗和混合疫苗.动物实验证明部分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