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咪喹莫特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对照组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治疗组外用5%眯喹莫特乳膏,比较两组有效率,并进行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用流式细胞仪、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皮损区T细胞亚群(CD4^+、CD8^+)及IFN-α水平。结果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56,P〉0.05),但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χ^2=7.9459,P〈0.01)。治疗组治疗后CD4^+/CD8^+比值及IFN—α较治疗前明显上升(t=6.767,t=8.598,均P〈0.01)。结论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疗效优于激光,并降低该病的复发率;而且咪喹莫特增强了患者的局部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43例,A组患者给与抗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并且外用维甲酸软膏进行治疗;B组患者单纯给与维甲酸软膏外用治疗;同时根据年龄、性别相匹配选取同期门诊正常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寻常型银屑病组Hp总感染率为52.33%,其中A组感染率48.84%,B组感染率55.81%,对照组Hp感染率为28.33%,寻常型银屑病组与对照组Hp感染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3,P<0.05);治疗后寻常型银屑病组Hp感染转阴率91.11%,其中A组转阴率100.00%,B组转阴率70.83%,两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5.20,P<0.05);PASI评分A组治疗前后分别为(15.51±8.46)分、(4.37±2.28)分,B组治疗前后分别为(15.72±8.02)分、(7.33±3.19)分,VAS评分A组治疗前后分别为(5.11±2.49)分、(2.15±1.38)分,B组治疗前后分别为(5.35±2.04)分、(3.24±1.82)分,A、B组PASI及VAS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后PASI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7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0.2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寻常型银屑病具有密切相关性,对异常型银屑病有Hp感染阳性患者应该考虑同时进行抗Hp治疗,有助于提高异常型银屑病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皮肤科门诊浅部真菌病发病的种类、构成比及流行病学特点,评估直接镜检法对浅部真菌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对8591例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者进行直接镜检。结果:近五年就诊人数呈上升趋势,各种浅部真菌病发病种类和构成比没有明显变化。浅部真菌病发病率以手足癣(33.3%)、甲癣(23.3%)、花斑癣(12.8%)为前三位。镜检阳性率排在前三位的是股癣(68.8%)、花斑癣(68.4%)、马拉色菌毛囊炎(63.1%),总阳性率为55.0%。结论:温州地区浅部真菌发病的种类和构成比无明显变化,直接镜检法作为真菌学检验方法经济、简便易行,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局部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创面感染的细菌谱特点及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收集门诊2008年1月-2009年6月局部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的112例尖锐湿疣创面分泌物,并进行药敏试验,将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进行局部湿敷治疗,一组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创面恢复情况。结果:112例患者中有104例培养出16种细菌,局部湿敷治疗组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组在疗效上无明显差异。结论:局部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导致的创面感染菌种较多,但全身抗感染治疗对创面愈合无重要意义,局部湿敷处理可以迅速恢复创面。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研究临床酷似假性湿疣的尖锐湿疣的病原学。 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典型尖锐湿疣(15例)、假性湿疣(15例)、假性湿疣样尖锐湿疣(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表现及HPV分型,以探讨临床酷似假性湿疣的尖锐湿疣的病原学特征。 结果 典型湿疣皮损表现为疣状粗糙、易破溃的淡红色小丘疹;假性湿疣皮损多为发于两侧小阴唇内侧的1~2 mm大小群集丘疹;假性湿疣样尖锐湿疣临床表现酷似假性湿疣。典型尖锐湿疣醋酸白实验阳性,假性湿疣阴性,假性湿疣样尖锐湿疣弱阳性。尖锐湿疣HPV全部阳性[4种低危HPV(6、11、43、55)、10种高危HPV(16、18、33、39、51、52、53、58、59、66)],1种HPV亚型4例,2种HPV亚型6例,3种HPV亚型3例,4种HPV亚型2例;假性湿疣HPV检测全部阴性;假性湿疣样尖锐湿疣HPV全部阳性[3种低危HPV(6、11、81)、7种高危型HPV(16、18、33、35、51、53、58)],1种HPV亚型8例,2种HPV亚型12例,3种HPV亚型3例,4种HPV亚型2例。 结论 临床表现为假性湿疣的患者中可能包含高危HPV感染的尖锐湿疣。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观察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表达的作用,探讨IRF3在皮肤纤维化中的调控机制。方法取行瘢痕疙瘩切除手术的10例患者的术中切除的瘢痕疙瘩组织为研究材料,另择8例外科手术患者的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培养两者的成纤维细胞。采用real-timeRT-PCR、Westernblot检测成纤维细胞IRF3mRNA、蛋白表达水平,转染siRNAs-IRF3后IRF3蛋白水平;检测TGF-茁1诱导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I型胶原与TGF-茁受体Ⅰ、Ⅱ,及TGF-茁1信号通路调节蛋白p-Smad2、Smad2、p-Smad3、Smad3表达水平。结果IRF3在瘢痕疙瘩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下调IRF3的表达,显著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抑制collagenⅠ、a-SMA的表达,同时抑制TGF-茁1诱导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TGF-茁受体Ⅰ、Ⅱ的表达。下调IRF3的表达亦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p-Smad2、Smad2、p-Smad3、Smad3表达水平。结论IRF3表达下调通过抑制TGF-茁1/Smad信号通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表达。IRF3或为治疗瘢痕疙瘩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9.
尖锐湿疣(condylom acuminatum,CA)系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而引起,HPV主要寄生于细胞内并与有感染细胞共生。在人体温暖潮湿的条件下最易生存繁殖,故主要好发于生殖器、会阴和肛门等部位,表现为表皮瘤样增生,故又名生殖器疣,因可通过性生活传播,属于性传播疾病(STD)。本病在全世界广泛流行,近年来发病数目大大增加,据我国统计资料表明,在STD中发病率排名逐渐上升,仅次于梅毒[1]。该病  相似文献   
30.
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女性尖锐湿疣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皮肤科和妇产科门诊于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用5%4米喹莫特乳膏治疗女性尖锐湿疣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