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1.
12.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上尿路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应用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对34例肾盂肿瘤患者及9例输尿管肿瘤患者进行了上尿路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结果 5例患者在处理下半部输尿管时因剥脱失败而需切口辅助手术,其余3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患者体表仅存有一约5 cm手术切口及两个穿刺孔.平均手术时间150min.平均出血量150 mL.平均住院时间7.8d,围手术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为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13例,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16例,浸润性尿路上皮癌14例.平均随访1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浅表性上尿路肿瘤手术方式安全可行,切除肿瘤彻底,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三氧化二砷对膀胱癌BIU-87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有文献报道,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不仅能用来治疗白血病, 对胃癌、肺癌、恶性黑色素瘤等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此,作者以人膀胱癌 BIU-87细胞为实验对象,观察As2O3对癌细胞的生长和抑制作用,旨在为膀胱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培养:BIU-87细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提供)按 相似文献
14.
术前动脉插管化疗对膀胱移行细胞癌c-myc 蛋白表达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对膀胱移行细胞癌c-myc蛋白表达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化疗组膀胱癌患者44例先行盆腔区域化疗,再行开放手术;对照组68例行单纯开放手术.采集肿瘤标本,行c-myc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同时比较随访资料.结果化疗组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5.5%,对照组为69.1%,两组比较P<0.05,术前动脉插管化疗降低T2~T4膀胱移行细胞癌的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化疗组3年复发率为20.5%,5年生存率为79.5%,10年生存率为52.3%;对照组3年复发率为58.8%,5年生存率为47.1%,10年生存率为25.0%.结论术前动脉化疗降低膀胱移行细胞癌c-myc蛋白表达,提高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观察肾细胞癌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诊断及疗效判断上的意义。方法选取2006~2009年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患者39例,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术前及术后外周血CD3+、CD4+、CD8+、CD4+/CD8+,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肾细胞癌患者术前CD3+、CD4+、CD4+/CD8+低于健康对照组,术后患者CD3+、CD4+、CD4+/CD8+较术前明显升高。结论肾细胞癌患者术前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动脉化疗配合手术治疗膀胱癌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动脉灌注化疗配合膀胱部分切除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 膀胱癌患者 171例 ,均行膀胱部分切除 ,随机分 2组 :(1)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组 78例 ,行化疗前后进行膀胱镜观察 ;5 8例术后行病理形态学观察 ;12例术后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 ;3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 )行肿瘤细胞核DNA含量测定。 (2 )术后动脉灌注化疗组 93例。膀胱癌单纯手术者 35例 ,测定DNA含量作为对照。所有病例随访 5年。 结果 术前灌注化疗 78例膀胱镜检查者 ,肿瘤消失 9例 ,肿瘤缩小≥ 5 0 % 4 9例 ,有效率 74 .3% (5 8/78)。 5 8例病理形态学观察 ,有效率 75 .9% (4 4 /5 8)。 12例电镜观察见肿瘤细胞明显受损。DNA含量测定 ,通过DNA指数 (DI)、增殖指数 (PI)、S期比率 (SFR)、异倍体率 4项指标的测定进行对比 ,在Ⅱ、Ⅲ级膀胱癌中 ,行动脉化疗与否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171例经动脉灌注化疗配合手术的病例 5年生存率 84 .2 % (14 4 /171) ,复发率 9.3% (16 /171)。 结论 动脉灌注化疗对膀胱癌有明显降级、降期、缩小病灶的作用 ,可降低复发率 ,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人STUB1基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方法:针对筛选确定的人STUB1 基因RNAi有效靶点序列,合成靶序列的Oligo DNA,退火形成双链DNA,与经Age I 和EcoR I 酶切后的pMagic 4.0载体连接,产生短发卡RNA 慢病毒载体.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并包装成慢病毒颗粒.结果:PCR鉴定与DNA测序证实,合成的含STUB1 shRNA慢病毒载体寡核苷酸链插入正确.STUB1 shRNA慢病毒载体在293T细胞中成功包装成慢病毒颗粒.结论:成功构建人STUB1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以及包装成功慢病毒颗粒,为研究STUB1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提供了稳定感染细胞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突变型p53和CD44v6基因表达产物与肾肿瘤临床行为的关系.方法 对98例肾肿瘤石蜡包埋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测定突变型p53和CD44v6基因产物,并对肾癌患者5年生存率随访.结果 突变型p53与肾癌分期、分级无关,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5年生存率具有相关性(P<0.05),突变型p53在肾错构瘤组织中呈阴性表达.CD44v6与肾癌分期、分级及5年生存率相关,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D44v6在错构瘤组织中呈阴性表达.结论 突变型p53基因与肾癌发病机制及预后有关,与肾癌恶性程度无关.CD44v6在肾癌发病浸润生长及预后中发挥作用.突变型p53和CD44v6联合检测可能成为评价肾肿瘤临床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关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4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资料,复习有关文献。结果:l例患者术前行膀胱镜活检时引起高血压危象、大出血,经紧急治疗后择期手术切除肿瘤。其他3例经对症治疗后顺利切除肿瘤。术后病理证实为膀胱嗜铬细胞瘤。随访2—14年,l例死亡,3例正常生存。结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典型症状是排尿时或排尿后高血压发作。B超或彩超、CT及膀胱镜检查是确诊肿瘤的依据,对于怀疑膀胱嗜铬细胞瘤的病例不应做活检。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对诊断有帮助。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应坚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经尿道吡柔比星黏膜下注射加等离子双极气化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施行经尿道吡柔比星黏膜下注射加等离子双极气化电切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本组42例术后进行随访,41例术后症状完全消失,B超检查膀胱壁光滑,膀胱镜检查膀胱粘膜正常,活检无阳性复发1例于术后3个月、6个月、18个月复发.结论 经尿道吡柔比星牯膜下注射加等离子双极气化电切术腺性膀胱炎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安全,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对于病变范围较大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