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前后骨髓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及受体c-MPL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初治患者化疗前、化疗缓解后及复发患者骨髓TPO以及c-MPL的表达水平。结果  AML初治患者化疗前骨髓TPO及c-MPL的表达分别为(162.21±39.92)ng/ml、(6.04±4.072)%,明显低于复发组的(213.19±48.34)ng/ml、(11.23±5.225)%,化疗前及复发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2.14±25.75)ng/ml、(2.84±0.724)%;AML患者化疗缓解后TPO及c-MPL的表达分别为(115.82±22.32)ng/ml、(2.81±1.3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骨髓TPO与c-MPL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1)TPO及c-MPL的高表达对AML的诊断具有提示意义,化疗后TPO及c-MPL降至正常,可作为评判AML化疗效果及是否缓解的重要指标;(2)TPO及c-MPL在复发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较初发AML白血病患者明显增高,提示TPO/c-MPL信号通路的高表达可能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后复发及难治相关。  相似文献   
102.
患儿男,2岁4个月。患儿于2007年10月24习因不明原因发热在某三甲医院就诊,查血常规:WBC6.0×10^9/L,Hh91g/L,PLT 194×10^9/L,予以抗感染治疗后发热好转出院,但是贫血及面色苍白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103.
残留耐药Jurkat细胞培养及耐药机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培养残留耐柔红霉素(DNR)的Jurkat细胞,并对其耐药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MSCs)以模拟骨髓造血微环境,在与Jurkat细胞长期共培养的过程中选用含50ng/ml DNR的培养液进行培养,随着培养时问的延长,绝大部分Jurkat细胞漂浮死亡.残留的Jurkat细胞逐渐恢复增殖活力,并逐渐获得抗药能力,可以在DNR终浓度为50ng/ml的培养液中存活、增殖,将该细胞记为Jurkat/DNR.绘制Jurkat细胞和Jurkat/DNR细胞的增殖曲线,并检测其细胞周期分布、对多种化疗药物的耐药系数、DNR摄药量以及MDRl、bcl-2、bax和MRP mRNA的表达.结果 嵌合于基质细胞层中的Jurkat细胞在DNR的持续刺激作用下逐步产生耐药性,获得残留耐DNR的Jurkat细胞.与Jurkat细胞相比,Jur-kat/DNR细胞中处于静止期的细胞比例增高、增殖速度缓慢、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DNR摄药量减少,可以检测到MDR1基因表达,bax基因表达无显著差异,bc1-2及MRP基因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滋养层是残留白血病细胞生存和再生长的微环境,可增强白血病细胞的抗药能力;通过改造白血病患者造血微环境有可能抑制残留白血病的形成及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04.
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表达SDF-1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血病骨髓造血微环境异常对白血病细胞具有庇护及促增殖作用,其异常的持续存在可能是白血病细胞逃避药物杀伤形成微小残留病并增殖复发的根源[1,2].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 SDF-1)在白血病细胞的迁移定位、增殖及维持生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微环境是否存在SDF-1异常及治疗后是否存在持续异常,我们检测了初诊及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的SDF-1水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thrombopoietin,rhTPO)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 选取1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其中同胞间全相合移植6例,非血缘全相合移植7例,半相合移植2例,于移植后 1d予以rhG-CSF(300μg/d)和rhTPO(15 000u/d)治疗,观察患者造血重建的时间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于移植 15d( 8~ 20d)N>0.5×109/L,移植 19d( 11~ 23d)PLT>30×109/L,提示造血功能重建.移植 30d复查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检测,均提示重建造血为供者造血.随访至今,所有患者造血稳定重建.15例患者中10例出现感染、发热;15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下出血,多表现为皮肤淤点淤斑,2例患者出现鼻出血;3例患者在造血重建前夕出现全身骨痛.3例出现Ⅱ度以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2例患者出现轻度的慢性GVHD.结论 rhG-CSF联合rhTPO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疗效肯定,减少移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层流病房住院日,减少血小板、红细胞等血液制品的输入量,降低移植费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联合多种检测技术的骨髓实验诊断体系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的价值。方法以骨髓涂片检查、切片检查、流式细胞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为基础,建立骨髓实验诊断体系。体系内容包括实验流程和诊断结果评价体系。实验流程的检验顺序为:(1)骨髓涂片、骨髓切片;(2)FCM分析和染色体培养分析;(3)FISH探针检测。诊断结果评价体系以骨髓涂片(BMA)和病理切片(BMB)作为定性诊断指标,特异性的FCM或免疫组织化学(IHC)的免疫表型和FISH探针的基因表型作为分型依据。CAA结果作为诊断及预后判断指标。各项检测技术的实验操作按常规进行。结果总例数为115例,BMA和BMB完成检查各115例,FCM完成74例,FISH 85例,CAA 23例。各单项检出阳性率分别为BMA 72.17%,BMB 89.96%,FCM 90.54%,FISH 54.12%。实验诊断体系综合分析检出率为100%。单项比较,BMB和FCM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BMA和FISH,差异显著。将75例淋巴结病理确诊为NHL患者的诊断结论在定性、免疫分型和病理分型3个层面上,做骨髓实验诊断结果与淋巴结病理诊断结果的对比分析,其吻合率分别为98.67%,91.94%,72.00%,说明骨髓诊断NHL在较精准的病理分型水平上还有差距。结论骨髓实验诊断的各单项技术对NHL-BMI的诊断有其临床价值,也有不足和局限。骨髓涂片和骨髓切片检查是基本方法,可以做出定性诊断。进一步做 FCM 或 IHC 可以明确免疫分型,配合FISH及CAA可以得到精细的病理分型诊断。多技术联合应用的实验诊断体系是诊断NHL的有效方法,可以提高NHL-BMI的诊断正确性和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7.
陈幸华  王苹  刘林  张曦  彭贤贵 《重庆医学》2003,32(10):1283-1285
目的:初步探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对骨髓造血微环境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42例患者接受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前及移植后30、90、180d骨髓微环境基质细胞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纤维连接素(Fn)、层粘素(Ln)和Ⅳ型胶原(ColⅣ)等细胞粘附分子水平的变化。结果:移植前接受单纯化疗方案预处理的患者(简称单化组)骨髓基质细胞表达VCAM-1、Fn、Lm和ColⅣ的水平以移植后90d最低;移植前接受化疗 全身放疗方案预处理的患者(简称化放组)骨髓基质细胞表达VCAM-1、Fn、Lm和ColⅣ的水平以移植后30d最低;至移植后180d,单化组和化放组患者骨髓基质细胞表达VCAM-1、Fn、Lm和ColⅣ等指标仍未恢复到移植预处理前的水平,且放化组骨髓基质细胞表达上述细胞粘附分子水平的恢复过程较单化组缓慢。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接受大剂量化/放疗预处理后骨髓基质细胞表达细胞粘附分子的功能障碍可能与移植后某些患者造血功能恢复过程缓慢有关。  相似文献   
108.
我院自 1 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1 0月 ,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 dosemethotrexate ,HDMTX)与吡喃阿霉素 (Pirarubicin ,THP)、长春新碱 (Vincristine ,VCR)、环磷酰胺 (Cytoxanendoxan ,CTX)、强的松 (Prednison ,Pred)组成联合化疗方案HDMTX +CTOP(环磷酰胺、吡喃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 )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急淋 ) 3 2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  病例选择 :3 2例住院病人 ,均符合急淋诊断标准[1] 。…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损伤的机制。 方法: 采用Dexter型方法, 观察21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经单化或化放结合两种预处理方案前后不同时间骨髓基质细胞超微结构及集落形成能力(CFU-F)。 结果: 光镜和扫描电镜下单化组和放化组骨髓基质细胞出现不同特征的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放化组骨髓基质细胞的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基质变淡,嵴消失;单化组基质细胞的线粒体重度退行性变,结构紊乱;放化组骨髓基质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于预处理后各时点均显著低于预处理前和单化组预处理后(P<0.01);单化组于预处理后各时点的CFU-F显著低于预处理前(P<0.01),至预处理后第90 d仍未恢复。 结论: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后骨髓基质细胞不同程度损伤,放化组基质细胞的损伤重于单化组,是导致造血功能恢复缓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TGFR1,TGFR2)对白血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TGF-β1及TGFR1,TGFR2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表达情况,并用ELISA法测定白血病患者血清及骨髓TGF-β1水平.结果白血病细胞TGF-β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诊患者的TGFR1及TGFR2表达水平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急性非淋巴白血病(ANLLL)和急性淋巴白血病(ALL)之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经治疗达完全缓解(CR)后,这2型受体的表达水平上升至接近正常,病情复发时则又降低.结论 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水平的测定有助于判断白血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