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55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目的总结以皮肤原位再生作为经典案例的PBL教学法在再生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再生医学教学中利用皮肤原位再生技术作为经典案例并运用讨论学习、知识比较等PBL教学方法教学,分析、总结应用经验。结果学生在再生医学专业知识掌握、创新能力培养、临床思维分析、发现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该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结论再生医学教学中采用皮肤原位再生为经典案例的PBL教学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从2009年11月~2012年11月辅助检查确诊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70例,为患者应用化疗联合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肿瘤的最大直径大小平均为2.7±0.2om(1~5cm)。临床上分期分为:T2a期35例,T2b期35例,病理上分期为:G2:50例,G3:20例。为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后。首先为患者行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为患者联合应用多西他赛75mg/m。+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化疗,羟喜树碱20mg+生理盐水20ml膀胱灌注治疗。为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诊观察,检测治疗的效果。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7±10.2(10~170)ml,平均手术时间为:59±20.1(20~80)min。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见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病理诊断确诊所有患者均未移行性细胞癌。有20例患者出现化疗的副作用,其中11例患者出现骨髓抑制引起白细胞降低,9例患者出现头痛低热及轻微恶心,经对症治疗后均行好转。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平均为39个月(12~50个月)。其中12个月时有5例患者复发,24个月时有9例患者复发。在所有随诊患者中共20例患者死亡,无瘤存活患者为50例。结论:化疗联合根治性膀胱肿瘤电切术是一种安全且疗效显著地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方案治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67例中晚期食管癌患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采用放射治疗+化疗,观察组加用康艾注射液,40 mL,用5%葡葡糖或0.9%生理盐水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2次/d.疗程6周.观察两组疲乏状况,评价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疲乏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57.54±4.77)分,优于对照组的(51.45±6.12)分(P<0.05);观察组出现Ⅲ度骨髓抑制7例(20.58%),低于对照组的15例(45.45%)(P<0.05);观察组Ⅲ度骨髓抑制出现时间(21.5±5.7)d,晚于对照组的(15.7±6.9)d(P<0.01);观察组有效率55.88%,对照组39.39%,两组差异不明显.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能减轻患者的疲乏程度,减轻骨髓抑制,推迟Ⅲ度骨髓抑制发生的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4.
背景:目前用于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诱导剂众多,但多数化学诱导剂具有毒性不适合用于人体.目的:观察中药川芎嗪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并寻找川芎嗪诱导分化的最佳浓度.方法:SD大鼠麻醉后无菌条件下取出股骨和胫骨,离心后弃上清液,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5%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基重新悬浮细胞并转入培养瓶培养传代,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第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44、CD45的表达;取含1.00,1.25,1.50 g/L 3种剂量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的无血清L-DMEM培养基对体外培养的第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诱导.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已诱导细胞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比较3种剂量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诱导神经元样细胞抗原表达率.结果与结论:①原代细胞接种3 d后多数细胞贴壁,传代后细胞贴壁速度和增殖更快,第5代基本纯化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呈放射状或漩涡状排列.②第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98.02±0.81)%CD44表达阳性,CD45表达阴性.③诱导后细胞出现类似神经元细胞样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显示多数细胞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表达,1.25 g/L浓度组细胞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表达率最高.提示川芎嗪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1.25 g/L为最适诱导剂量.  相似文献   
65.
腋下小切口进行肺部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减少开胸手术的创伤 ,探索腋下小切口在肺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腋下小切口对 8例肺部病变的患者施行了肺大泡切除术、肺良性病灶切除术和肺癌根治性手术。结果  8例手术效果良好 ,术后恢复明显加快。结论 腋下小切口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开胸时间短 ,术后疼痛少 ,上肢功能受影响小、恢复快及不影响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青风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青风藤的化学成分,并依据TCMSP数据库的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指数(DL)筛选出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借助DRAR-CPI分子对接服务器得到有效活性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Ge...  相似文献   
67.
在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中,医学影像相关专业的带教老师对于如何开展教学阅片存在较大的困惑,主要表现为不知如何区分教学阅片和教学病例讨论。对此进行深入思考,构建教学阅片与教学病例讨论的区别要点,有利于医学影像专业的住培教育的规范化开展。本文基于教学阅片与教学病例讨论的教学目的的不同,从教学内容、病例选择、影像分析、课堂表现等方面构建教二者的区别点,有助于带教老师们正确理解和实施教学阅片,避免与教学病例讨论相混淆。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miR-181C-5P在胶质母细胞瘤(GBM)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42例GBM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颅脑损伤内减压术中切除的正常脑组织50例为参考,检测组织中miR-181C-5P表达水平,以中位数为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用COX多因素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生存曲线分析miR-181C-5P与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 GBM组织中miR-181C-5P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0岁、病灶部分切除、术后未放疗、术后未化疗、miR-181C-5P高表达是GBM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miR-181C-5P高表达组总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BM瘤组织中miR-181C-5P表达水平升高,miR-181C-5P高表达与不良生存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9.
王铁峰  陈茗炜  崔海随  王刚  彭浩 《大医生》2023,(11):141-144
目的 探讨miR-181c-5p通过靶向N-myc下游调控基因2(NDRG2)调控人胶质母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非功能区胶质瘤患者术中的胶质母细胞瘤(GBM)组织标本及邻近正常脑组织标本进行研究。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检测GBM组织标本、正常脑组织标本中miR-181c-5p的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检测miR-181c-5p靶向调控NDRG2基因情况;应用q RT-PCR及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GBM组织标本中NDRG2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检测GBM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情况。结果 GBM组织中NDRG2 m 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标本(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显示,miR-181c-5p模拟物(miR-181c-5p mimics)组NDRG2野生型(NDRG2 WT)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低于模拟物对照(NCmimics)组(P <0.05);miR-181c-5p抑制剂(miR-181c-5p inhibitor)组U87细胞中NDRG2 m RN...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分析水生生物样品中二(噁)英的污染来源,为有针对性地治理二(噁)英的污染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检索Sciencedrict数据库中相关的二(噁)英主要污染源及各国水生生物样品中二(噁)英的数据,以样品中二(噁)英同族体含量的相对值为变量,利用环境计量学中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污染释放源分析结果显示,工业源中第一主成分占有较大比例,而化学源中第二主成分占有较大比例;化学源、热源、非生物底质源、工业源有较好的分离;不同的非生物底质源在组成成分上有较大的相似性;氯碱工业石墨电极废渣底泥与其他化学源的组成成分有较大不同.水生生物样品分析结果显示,日本水户市水生生物体内的二(噁)英污染主要来自于非生物底质源和热源;韩国南部Masan地区水生生物体内的二(噁)英污染介于热源和化学源之间;美国Georgia地区的二(噁)英污染可能既有热源又有工业源的污染;中国某海域水生生物体内的二(噁)英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源.结论 主成分分析法是识别二(噁)英化学污染释放源的较好方法,不同国家、地区水生生物体内二噁英的污染来源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