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58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81.
腰椎间盘脱出是一种常见疑难病,好发于20~50岁之间的青壮年,占腰椎间盘脱出患者的85%以上;20岁以下的患者占6%左右,老年患者甚少(经我们治疗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75岁)。发病者人群中工人最多,其次是干部,农民较少。发病时有外伤史者占60%左右。 患者主要表现症状为腰痛和坐骨神经分布区疼痛,多数患者先表现出腰痛,一段时间后出现坐骨神经痛(腿痛)。有10%的患者只表现腿痛,还有5%的患者只有腰痛;有85%的患者出现两种症状时称为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382.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癌、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MMP2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MMP2蛋白质的表达。结果:MMP2在肝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MMP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与术后复发时间呈负相关,P=0.013,R2=0.842;与病理学分级呈正相关,P=0.000,R2=0.797。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与肝外转移呈正相关,P=0.003,R2=0.834。癌旁组织中MMP2的表达与术后复发时间呈负相关,P=0.021,R2=0.877。结论:MMP2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侵袭、转移能力和复发倾向相关。在临床中可望作为肿瘤分化、复发和转移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83.
瘢痕组织HO-1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瘢痕组织HO-1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为研究瘢痕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标本均采集自无严重并发症的志愿者,共24例,分为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扁平瘢痕3组,每组8例,第4组正常皮肤组织由上述24例患者正常皮肤标本中随机抽取8例。所取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HO-1的表达和CD34血管计数以及成纤维细胞计数,比较不同类型瘢痕及正常皮肤HO-1量化指标、成纤维细胞数量与血管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CD34染色结果示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血管较丰富,而扁平瘢痕和正常皮肤较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O-1在各组瘢痕及正常皮肤表皮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在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中表达较强,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O-1在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扁平瘢痕及正常皮肤真皮中表达依次减弱;血管计数与表皮、真皮HO-1(均P<0.01)表达均存在正相关(r=0.761,P<0.01)。成纤维细胞数在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扁平瘢痕及正常皮肤中依次减少;血管计数与成纤维细胞计数间存在正相关(r=0.731,P<0.01)。结论:HO-1可能是促进瘢痕血管生成的重要因素;烧伤瘢痕内HO-1及血管生成变化的原因可能在局部而不在全身;过量血管生成可能是病理性瘢痕的一种表象。  相似文献   
384.
肺重复癌的外科治疗李雄,黄丽彬,王平,陈兴隆,陈宏忠,熊健,李洪荣,彭浩,李永武云南省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昆明650032)近年医学的发展,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经验的累积和技术的发展,使得肺癌术后存活率有所提高。肺重复癌的发病机会也相应增加,给临床肺...  相似文献   
385.
1 病例报告男 ,70岁。因无痛性肉眼全血尿 5 d于 2 0 0 0 - 12 - 2 0入院。 1a前因膀胱肿瘤、左肾积水在外院行膀胱肿瘤切除。B超 :左肾大18.8cm× 11.4cm× 11.0 cm,形态不规则 ,实质消失 ,内为不纯液性暗区。同位素肾图 :左肾图曲线呈低水平延长线。右肾图分泌 :排泄时间延长。IVP:左肾及输尿管未显影 ;右肾及输尿管显影良好 ,形态正常。膀胱内有 7.0 cm× 3.5 cm充盈缺损。盆腔CT:膀胱内左侧可 4.5 cm× 4.0 cm的软组织肿块。所扫层面内左输尿管被软组织密度的实性肿物充填 ,直径 2 .0 cm,未见肿大淋巴结。膀胱镜检查 :膀胱左输尿管…  相似文献   
386.
线粒体铁蛋白(FtMt)是一种无内含子基因编码的铁蛋白,能通过调控细胞氧化应激、胞质铁的平衡,进而影响线粒体铁含量、线粒体功能、活性氧的产生和细胞GSH含量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FtMt参与神经退行性病变、缺血性脑卒中、创伤性脑损伤、不安腿综合征以及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本文总结了FtMt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的不同作用,为探索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7.
目的研究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人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肝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6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肝细胞癌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2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E-cadherin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cadherin的表达。结果①E-cadherin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而在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无差异;②E-cadher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术后复发时间呈正相关(P〈0.05),与病理分期呈负相关(P〈0.05);③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与肝外转移呈负相关(P〈0.05);④癌旁组织中E-cadherin表达与术后复发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E-cadherin表达缺失或下调与肝癌的分化程度、侵袭转移能力和复发倾向相关,对肝癌临床转归的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8.
目的 观察特利加压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7例肝硬化并发EGVB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32例对照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35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特利加压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28例(80.0%)止血,3例(8.6%)再出血,4例(11.4%),对照组则分别为21例(65.6%)、7例(21.9%)和8例(25.0%,P<0.05);观察组输血量为(3.8±2.2) U,对照组则为(5.9±2.7) U。结论 特利加压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EGVB患者疗效优于单用生长抑素,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89.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亚油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以昆山市中医院为基础的1︰1病例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标准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根据性别;年龄±2岁;收缩压±2 mm Hg选择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人口统计学特征、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资料。按血浆亚油酸水平的四分位数将其分为4等分位,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血浆亚油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的血浆亚油酸水平低于对照组。以血浆亚油酸水平<228.77 μg/ml为参比组,在调整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因素后发现,亚油酸水平在228.77~283.59 μg/ml时,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OR值为0.139(95%CI:0.012~1.639),亚油酸水平在283.59~352.90 μg/ml时,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OR值为0.085(95%CI:0.007~0.973),亚油酸水平在≥352.90 μg/ml时,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OR值为0.021(95%CI:0.001~0.407),且随着血浆亚油酸水平的升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逐步降低(趋势性检验P值为0.009)。结论 高浓度的血浆亚油酸水平可以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390.
背景与目的:STK33基因(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基因33)为近年新发现的非癌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1p15.3.11p15.3区域是与临床上多种疾病,包括多种肿瘤相关的基因富集区域.本研究检测STK33基因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STK33基因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33例患者标本中STK33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24例、肺良性病变9例,同时肺癌病例又分为肺癌组、远癌组(距肿瘤活检切除边缘外3~6 cm的组织).最后我们把远癌组和肺良性病变统一划分为对照组.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STK33基因的表达情况,肺癌组织(△CT=8.7±2.0)高于远癌组织(△CT=9.7±1.4)及肺良性病变组织(△CT=10.5±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中STK33表达量与NSCLC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分期及患者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STK33蛋白表达情况,肺癌组织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织.结论:肺癌组织中STK33的差异性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