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58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61.
目的 观察尼莫同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NF-κB表达和活化的影响. 方法制作SD大鼠落体撞击脑损伤模型,分别给予地塞米松和尼莫同干预,检测脑组织NF-κB P65和IκBα的表达. 结果 TBI后脑组织NF-κB P65的表达明显增加,伤后24 h最低,持续到96 h仍有明显表达;IκBα表达明显减弱,伤后24 h达到低峰.尼莫同与地塞米松可以显著降低TBI后NF-κB P65的表达和增加IκBα的表达(P<0.01),尼莫同作用优于地塞米松(P<0.05). 结论尼莫同可以抑制TBI后NF-κB表达和活化,从而调节脑损伤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2.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的扶镜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100例肺部疾病患者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施行右肺上叶切除23例,右肺中叶切除7例,右下肺叶切除26例,右中、下肺叶切除2例,左上肺叶切除15例,左下肺叶切除27例。所有患者均在全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手术通过3个胸部微创切口,不撑开肋骨,在胸腔镜监视下,完成解剖性肺叶切除;恶性肿瘤患者同时行淋巴结清扫。结果97例手术获得成功,3例中转开胸,其中1例因术中出血,1例为T3期肺部肿瘤,另1例因误伤左主支气管,中转开胸率为3%(3/100)。手术时间70-180min;术中出血量50-350ml。术后住院时间4-14d。围术期无死亡,并发症发生率17%,包括肺漏气、淋巴瘘、心律失常和肺不张等,均经相应处理治愈。结论扶镜者尤其需要掌握好扶镜的基本原则及方法,与术者默契配合,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前列腺素E2(PGE2)在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61例结直肠癌患者按是否有转移分成2组,远处转移组15例,无远处转移组46例;行根治性切除41例(根治组),姑息性切除11例(姑息组),剖腹探查9例(剖腹组).对照组为3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和肿瘤组织、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GE2及健康体检者血的PGE2含量.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PGE2水平明显升高,外周血PGE2水平在DukesJD期者显著高于Dukes A、B、C期者(P<0.01),结直肠癌患者无远处转移组外周血PGE2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关系(P<0.01),肿瘤组织的PGE2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0.01).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后外周血PGE2显著下降,其中根治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姑息组和剖腹组术后PGE2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PGE2升高是肿瘤源性的,外周血PGE2动态检测可视为判断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有否复发或转移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64.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方法 选择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为研究对象,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快速比色法检测、比较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的体外抑制率,然后应用含14 755个基因的人cDNA基因芯片检测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的体外抑制率明显低于MCF-7细胞(P<0.05),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明显强于MCF-7细胞.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中表达差异的基因2374个,MCF-7/ADR细胞较MCF-7细胞表达上调的基因1099个,表达下调的基因1275个;10倍以上上调表达的基因99个,10倍以上下调表达的基因71个.表达显著上调的基因为Bcl-2、GSTP1、c-myc、MMP-1、NNMT,表达显著下调的基因为p53、p21、p27、CYPIA1.结论 乳腺癌阿霉素耐药是一个多基因、多环节、多途径参与的过程,涉及多种基因表达的变化.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乳腺癌阿霉素耐药基因,有望为指导临床选择最佳个体化化疗方案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5.
目的探讨p21codon3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膀胱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90例膀胱癌患者和110例健康对照个体外周血DNA p21codon31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情况。结果膀胱癌与对照组p21codon31的A(arginine)、C(serine)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3.89%、22.21%及56.82%、43.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携带突变(Ser/Arg和Arg/Arg)基因型与野生(Ser/Ser)基因型两组比较,膀胱癌患病风险明显增加(OR,3.375;95%CI,1.553-7.336);膀胱癌按WHO病理分级比较,G1-G2级与G3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临床分期比较,浅表性癌与浸润性癌突变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G1-G2级膀胱癌OR,2.625(95%CI,1.071-6.432);G2级OR,3.875(95%CI,1.102-13.627);浅表性癌OR,2.688(95%CI,1.038-6.961);浸润性癌OR,3.469(95%CI,1.139-10.564)。结论 p21codon3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原地区汉族人群膀胱癌的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可能是膀胱癌患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66.
双阑尾畸形合并腺癌一例河南省息县人民医院外科彭浩,杨新芳,贾立汉患者,男,58岁。先后行两次阑尾切除术。第一次1986年6月17日,以转移性右下腹痛38小时收住院,经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即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有少量脓性分泌物,阑尾被大网膜...  相似文献   
167.
总结 198 3年 9月 -2 0 0 2年 2月收冶青年人肺癌 32例治疗经验 ,探讨青年人肺癌的特点。结果表明 ,青年人肺癌易延误诊断 ,病理类型以腺癌和鳞癌为主 ,外周型多见 ,手术后 1、3及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6 7%、46 7%及 36 7%。治疗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应提高对青年人肺癌的认识 ,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6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与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检测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浙江衢化医院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单发甲状腺结节的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以手术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的诊断效能。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良性53例、恶性10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出良性65例、恶性18例。细针穿刺活检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6.46%、72.00%、91.55%,显著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65.63%、40.00%、74.64%(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对于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结果更为准确,可作为临床上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9.
膝关节计算机三维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对膝关节几何形态进行三维重建,建立膝关节计算机三维模型,探讨此方法对膝关节相关研究的指导意义。方法:将膝关节两端进行包埋并打好标记物,利用三维扫描系统对膝关节屈曲不同角度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建立膝关节的动态运动仿真模型。结果:建立了膝关节三维计算机模型,并利用三维模型进行了膝关节运动及生物力学的初步实验。结论:该模型为膝关节相关研究提供一种良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0.
目的 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50(miR-150)在大鼠垂体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垂体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选用5周龄Fischer344雌性大鼠20只,按实验要求分为对照组(n=10)与观察组(垂体瘤组,n=10).观察组大鼠皮下埋置10 mg雌激素缓释泵诱导垂体瘤模型,对照组小鼠皮下埋置生理盐水缓释泵作为对照.造模成功后,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取垂体瘤组织及正常垂体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miR-150的表达.培养正常的大鼠垂体细胞,用miR-150 mimics和miR-150 mimics control分别转染正常的垂体细胞,并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组织中miR-150的表达量为(0.39±0.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iR-150 mimics的正常垂体细胞增殖(1.16±0.11),相对于转染miR-150 mimics control的(1.82±0.13)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50在垂体瘤中表达下调,其可能调控垂体细胞的增殖从而抑制垂体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