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分析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的护理干预联合移情干预在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2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基于ERAS的护理干预联合移情干预。比较2组的术后恢复情况、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首次进食、首次下床活动、导尿管拔除及停止补液时间均比对照组早(P均<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2组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1水平均高于术前,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2水平均低于术前(P均<0.05);2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术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 将基于ERAS的护理干预联合移情干预应用于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康复中,对于术后并发症减少、恢复时间缩短、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睾丸胚胎性癌(embryonalcarcino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例睾丸胚胎性癌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进行分析。结果:3例均为男性,年龄11个月~40岁,平均20岁。表现为睾丸渐进性肿大伴疼痛。结论:睾丸胚胎性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肿瘤细胞由原始多能性生殖细胞发生。约三分之一病例入院时临床证明有转移,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全结肠切除联合全直肠保留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STC )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1例STC全保留组手术患者行全结肠切除,保留全部直肠,回肠直肠吻合,观察术后3、6、24个月临床效果及排便功能变化,同期18例STC残留组患者行全结肠、部分直肠切除手术患者作对比。结果术后便秘无效、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腹痛残留组高于全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24个月患者每天大便次数、Wexner失禁评分残留组高于全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直肠最大耐受容量残留组低于全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全结肠切除治疗联合保留全直肠治疗STC安全、有效,术后对排便功能影响小于经典全结肠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24.
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肛裂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从7个临床中心入组240例慢性肛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硝酸甘油软膏,120例)和对照组(凡士林软膏,120例),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肛裂愈合率、肛裂疼痛强度VAS评分、肛管静息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共有221例(92.1%)完成了试验,其中试验组114例,对照组107例。治疗终点(56d),试验组和对照组肛裂愈合率分别为78.9%(90/114)和29.0%(31/107),排粪后肛裂疼痛VAS评分下降率分别为(94.8±15.7)%和(61.2±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2例和6例患者接受了肛门直肠测压,首次用药前后肛管静息压下降值试验组为(20.2±18.5)mmHg,对照组为(7.1±14.7)mmHg,但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152)。试验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2.1%(48/114)比913%(10/107),P〈0.05],但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为轻度的头痛、头胀,可自行缓解。结论硝酸甘油软膏可有效缓解肛裂疼痛,促进肛裂愈合,且使用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5.
目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由于其良好的疗效以及手术时间短、疼痛程度轻和恢复快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随着PPH的广泛使用,关于PPH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吻合口狭窄、排粪障碍以及直肠阴道瘘等。据统计,PPH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高达22%。进一步研究发现,PPH术后部分出现排粪困难的患者并没有出现吻合口狭窄,其发生可能与直肠顺应性降低相关。因此,PPH可能由于环状切除的特性导致一些传统痔切除术所没有的一些并发症。此外,临床上绝大多数的脱垂性痔病并不是环状脱垂,而更多地表现为孤立痔核的脱垂。最常见的孤立痔核脱垂部位是截石位的3、7、11点。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TCC组织中HIF-1α和MMP-2的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肿瘤部分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并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膀胱组织中均未见HIF—1α和MMP-2蛋白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HIF—lα和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63%(30/57)和49.12%(29/57);HIF—lα阳性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复发明显相关;MMP-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显著相关;HIF—lα的表达与MMP-2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H1F—lα及MMP-2在BTCC的侵袭等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HIF—lα和MMP-2也许可用于临床监控BTCC的进展。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应用AO微创内固定系统(ta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5例,33-A2骨折2例,33-A3骨折5例,33-C2骨折5例,33-C3骨折3例;其中9例开放骨折均为Ⅱ~Ⅲ级,有4例患者为多发骨折患者,伤后4d(2~7d)应用LISS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9个月,骨折均连接,骨折愈合时间8~18周,未出现钢板螺钉松动移位、骨折塌陷、复位丢失等。股骨远端骨折15例,HSS评分优5例;良7例;可3例。膝关节活动范围70°-140°,所有患者膝关节行走无疼痛。结论:LISS能有效治疗各种分型的股骨远端骨折。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以下称儿心量表)在指导中枢协调障碍患儿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拓展该量表在儿童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取两组儿各102例,A组为2006~2007年间筛选入研究的患儿,依儿心量表的具体内容指导康复训练。B组为2007~2008年间筛选的患儿,做常规康复治疗。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每天康复训练的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儿康复的时间和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康复的时间有显著差异(P<0.01),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儿心量表指导协调障碍患儿康复训练有非常显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9.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指医院内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着严格的工作顺序的、有准确的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1].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对84例股骨干骨折手术患者实施CNP,效果较好,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遗传性混合息肉病综合征华人家系中BMPR1A基因是否存在种系突变。【方法】34个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别扩增BMPR1A基因全部外显子,进行DNA测序与突变分析,对突变外显子PCR扩增产物作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结果】家系12和2所有发病成员BMPR1A基因2号外显子位于codon23处缺失11个碱基(AAAGTCAGAAA),同时2号外显子PCR扩增产物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也发现异常迁移条带,而家系中正常成员的检测未发现这一突变。【结论】两华人HMPS家系中BMPR1A基因缺失突变与疾病共遗传,该基因极可能是HMPS华人家系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