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与肝功能异常相关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抗精神病药物与肝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观察255例长期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患者的肝功能情况,并定期检测肝功能指标。结果抗精神病药物引起患者肝功能损害,临床上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较为多见。结论长期单一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测,发现肝功能异常者,应及时应用保肝护肝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腹腔镜联合光动力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光动力(PDT)与其他方法姑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 28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DT组13例为腹腔镜联合光动力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化疗、放疗、内置架植入和开腹姑息手术等治疗.结果 PDT组患者0.5、1、2年生存率为92.3%,76.9%,12.0%,对照组生存率为66.7%,42.3%和0%,PDT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923,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光动力治疗晚期胰腺癌有效.  相似文献   
43.
腹腔镜胆肠吻合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空肠吻合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方法 :5例晚期胰腺癌经腹腔镜和腹腔镜超声探查分期后行腹腔镜胆囊空肠吻合及胃空肠吻合术 ,3例采用吻合器、2例行手工缝合完成手术。结果 :5例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 ,平均手术时间 1 2 0min ,平均住院 7d ,无腹腔镜手术并发症 ,平均随访 8个月生存良好。结论 :腹腔镜胆肠吻合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可靠 ,可作为微创姑息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诱导肝卵圆细胞(WB-F344)上皮-间质转化(EMT)和促使其迁移能力增强的机制.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肝卵圆细胞的干细胞标志物.应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TSA、NaBu)处理肝卵圆细胞,诱导EMT,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划痕试验观察肝卵圆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荧光定量PCR检测肝卵圆细胞上皮和间质Marker变化及EMT关键转录因子Snail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检测Snail入核情况.siRNA干扰Snail后,Western blot检测EMT Marker的变化,并观察其形态变化.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在培养过程中肝卵圆细胞干细胞性能未发生改变.HDACi可以诱导WB-F344细胞的EMT,包括形态改变、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下调和间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上调.HDACi可以促进EMT的关键转录因子Snail的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增加,以及促进其核转录.siRNA干扰Snail可以抑制HDACi诱导肝卵圆细胞EMT过程.划痕试验显示HDACi可以提高肝卵圆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通过促进snail表达和入核来诱导肝卵圆细胞EMT,提高其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与开腹肝切除术(open hepatectomy,OH)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45例,将其分为2组,LH组21例,OH组24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的情况与生存率,评价其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LH组显著高于OH组(分别x2=3.973,x2=4.862,均P<0.05),近期并发症发生率LH组(2例)显著低于OH组(9例)(x2=4.746,P<0.05);总住院天数LH组为(17.3±5.0)d,OH组为(21.5±5.1)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7,P<0.05).2组患者随访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72,P >0.05).LH组的无瘤生存率为52.4%,显著高于OH组(25.1%,x2=4.543,P<0.05).结论 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均为肝癌治疗的有效方法,腹腔镜术式近期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但两组总体生存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围手术期发生气管痉挛的预防和处理对策。方法对28例甲状腺疾病围手术期发生气管痉挛患者的诱因、临床特征、治疗措施及其转归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8例中,术前发生气管痉挛5例,术中17例,术后6例。抢救成功25例,其中给予气管切开7例,气管插管6例,面罩给氧救治12例;死亡3例。结论气管痉挛是甲状腺疾病伴发的严重并发症,围手术期不同阶段发生的气管痉挛,处理应遵循不同的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47.
<正> 患者男,36岁。曾因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六个月前在某医院行胃大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术后十天出院。六个月来常有腹部隐痛,尤以饱食后疼痛较重,无呕吐。入院前五天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持续性剧烈腹痛,阵发性加剧,伴有恶心、呕吐,进行性腹胀。五天来停止肛门排便排气。体格检查:体温37.8℃、心率96/min、血压10.9/8kPa。面色苍白,四肢湿冷,中度脱水。心肺正常。腹部膨隆不对称,上腹部明显隆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对人肝癌细胞株BEL 74 0 2细胞凋亡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以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分别处理人肝癌细胞株BEL 74 0 2 ,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法、TRAP -ELISA、透射电镜等观察其对肝癌细胞的细胞毒、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对人肝癌细胞株BEL 74 0 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呈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可诱导BEL 74 0 2肝癌细胞发生凋亡 ,肝癌细胞明显阻滞于G0 /G1 期 ,在G1 峰前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 ,且其凋亡率随蛇毒浓度的升高而呈上升的趋势。用TRAP ELISA法同步测得蛇毒作用BEL 74 0 2肝癌细胞 8h后的端粒酶活性值明显下降 ,其抑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 (r =0 .96 4 ,P <0 0 5 )。在电镜下 ,可观察到肝癌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性改变 :细胞膜完整、核染色质固缩 ,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结论 :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可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株 (BEL 74 0 2 )的增殖 ,在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的同时也下调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这可能是FC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42例老年人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分析,总结了老年人颅脑外伤、颅腔解剖、颅脑损伤后病情变化的特点,认为外伤后6h以内颅内血肿是活动性血肿,应以高度重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适当地挑拨好手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检查技术(LUS)和腹腔镜超声刀在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胃肠道肿瘤等病变采用腹腔镜超声进行前瞻性肿瘤分期诊断,结合腹腔镜超声刀开展腹腔镜胃肠手术治疗。结果:经腹腔镜和腹腔镜超声分期诊断,47例肿瘤患者均明确诊断,淋巴结穿刺活检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7.5%(7/8);其中2例转开腹手术,6例避免了剖腹探查术,39例肿瘤患者成功地完成了腹腔镜手术。本组50例患者中42例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姑息性或根治性胃肠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9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20ml(20~250ml),系膜淋巴结清除数平均6.5个(5~12个),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36h,平均住院8.5d,无手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3~36个月,未发现复发与转移及腹壁穿刺孔或切口转移。结论:腹腔镜胃肠手术中常规使用腹腔镜超声检查可准确为病变定位,完善肿瘤分期诊断,提高肿瘤可切除性的判断率,避免了不必要的剖腹探查;术中常规使用超声刀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扩大了腹腔镜手术范围。腹腔镜胃肠道病变切除术安全可行,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观察。腹腔镜胃肠手术将成为胃肠良恶性疾病的常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