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52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海涛  张通 《光明中医》2010,25(7):1311-1312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要并发症,以肢体疼痛、麻木及感觉障碍等症状为特征。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DPN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成为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西医学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  相似文献   
42.
目的对运动觉-视觉想象问卷(KVIQ)-20和KVIQ-10翻译和编制,然后进行评估者内重测信度、评估者间信度和内在信度的测评,建立适合中国人群使用的脑卒中患者运动想象能力评估问卷。 方法先参考国内外推荐的问卷汉化程序,将英文版KVIQ编译成中文,然后由2名有经验的评估者各自独立采用中文版运动觉-视觉想象问卷评估30例脑卒中患者的运动想象能力,其中一名评估者于第一次评估7d后对上述30例患者采用该问卷进行第二次评估。采用Pearson相关法检验分析中文版KVIQ-20和KVIQ-10的评估者内重测信度、评估者间信度和内在信度。 结果中文版KVIQ-20评估者内重测信度相关系数范围为0.879~0.945(P<0.01),评估者间信度相关系数范围为0.894~0.936(P<0.01);中文版KVIQ-10评估者内重测信度相关系数范围为0.914~0.953(P<0.01),评估者间信度相关系数范围为0.852~0.900(P<0.01);中文版KVIQ-20问卷内在信度Cronbach′s α系数范围为0.867~0.919(P<0.01),中文版KVIQ-10问卷内在信度Cronbach′s α系数范围为0.827~0.878(P<0.01)。 结论中文版运动觉-视觉想象问卷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评估者内重测信度、评估者间信度和内在信度,可以作为一项有效的工具评估运动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43.
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康复效果与卒中损伤的严重程度、康复训练介入的时间、康复训练的方式、康复训练的强度等密切相关.康复训练介入时间的早晚可以影响康复效果;各种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法可以促进神经可塑性及神经恢复;康复训练的强度与康复训练的效果存在相关性.本文对康复训练的介入时间、强度、各种康复训练方法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作一探讨,以对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激活蛋白4(AP-4)、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在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表达,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对直肠癌细胞凋亡、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术前经新辅助化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试验组)及60例术前未行新辅助化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对照组)术后石蜡包埋组织进行研究。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与直肠癌生物特性相关的指标,包括AP-4、CEA、VEGF-A,比较两组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AP-4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67%(28/60),73.33%(44/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CEA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67%(22/60),75.00%(45/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VEGF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0%(24/60),80.00%(4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生物特性相关因子AP-4、CEA和VEGF-A的表达水平对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判断有重要意义,新辅助化疗能够降低上述因子的表达,促进直肠癌肿瘤细胞的凋亡,降低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可能有利于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动作观察疗法对于脑卒中后单侧忽略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44例脑卒中后左侧单侧忽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和试验组(n=22)。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动态风景视频观察训练,试验组接受动作观察训练。分别于训练前、训练1周和训练3周后用中国行为性忽略测试-香港版(CBIT-HK)常规测试中的4项(短线划销、字母划销、星星划销、二分线段)进行评估,并比较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训练1周后,两组CBIT-HK常规测试4项分数大多较训练前改善(t2.712,P0.05),且试验组线段二等分百分比显著优于对照组(t=4.822,P0.001);训练3周后,两组CBIT-HK常规测试4项分数及MMSE、FMA、ADL评分均较训练前改善(t1.596,P0.05),试验组的短线划销、字母划销及线段二等分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t3.577,P0.01)。结论动作观察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单侧忽略症状。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双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52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6)。治疗组采用双侧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神经发育法训练患侧上肢,共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的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FMA-UE、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组FMA-UE、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双侧运动训练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7.
长下肢矫形器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穿戴长下肢矫形器对重度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特点。方法38例下肢严重瘫痪,康复治疗效果不佳的偏瘫患者,分为应用长下肢矫形器加康复训练(矫形器组)和单纯康复训练(对照组)两组。训练前和训练后1个月,分别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erg平衡量表、Holden步行功能量表、改良的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运动、平衡、行走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1个月后,两组间除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Berg平衡量表、Holden步行功能量表、改良的Barthel指数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矫形器组明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适宜应用长下肢矫形器的偏瘫患者,应该积极佩戴矫形器。  相似文献   
48.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4岁,主因“进行性双下肢无力14年,加重2年,智力下降2年”入院。查体:神清语利,查体合作,内科查体未见异常,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减退。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深浅感觉正常;双侧小鱼际肌略平;双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对称活跃;双侧Hoff mann征( ),掌颌反射( );双上肢共济运动正常;双下肢近端肌力Ⅲ级,足背屈、跖屈肌力0 级,肌张力增高,针刺觉正常,音叉振动觉、关节位置觉基本正常,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对称亢进,膑阵挛( );双侧Babinski征( ),Chaddock征( );双小腿胫部皮肤较干燥,略…  相似文献   
49.
磁共振成像动态测量脊髓圆锥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以往对成人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的研究多限于尸体解剖且年代久远,因此有必要通过磁共振成像对国内人群的脊髓圆锥位置进行活体动态系列观察。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观察无脊柱脊髓畸形的脊髓圆锥位置的变化。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对象:选择1993-10/2006-12青岛市市立医院放射科磁共振室收治的1199例因下腰痛进行腰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男765例,女434例,年龄5~85岁,平均(46±14)岁。其中椎体转移性肿瘤或脊柱创伤276例,排除脊柱侧弯或先天性脊柱脊髓疾病患者。另选择30名健康志愿者到院健康体检者,男女各15名,年龄19~52岁,平均(32±8)岁。所有受试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Signa1.5T磁共振成像机对1199例患者行腰椎磁共振扫描,自旋回波T1加权、正中矢状位像上观测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根据其与相应椎体的上、中、下1/3及椎间盘的对应关系定位。另对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腰椎中立、过屈、过伸位脊髓圆锥末端的动态观察。主要观察指标:下腰痛患者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及健康志愿者不同脊髓体位圆锥末端的动态观察结果。结果:下腰痛患者1199例及30名健康志愿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下腰痛患者脊髓圆锥末端的平均位置为L1的下1/3水平(范围:T12的中1/3~L3的上1/3),圆锥末端的位置呈正态分布,女性圆锥位置低于男性(t=18.127,P<0.01),各年龄段无差别(F=0.530,P>0.05)。②当脊椎过伸或过屈位时,圆锥位置相对于椎体后缘上下关系无变化,但过屈时略接近椎体后缘,过伸时略远离椎体后缘。结论:本组人群中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位于T12的中1/3~L3的上1/3,女性圆锥位置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50.
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步态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恢复作用。方法:51例脑卒中患者分入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运动疗法(PT),实验组加BWSTT。共6周,5次/周,1单元/天,30min/单元。训练前后各行1次评价。结果:训练后实验组FAC评分、FMA下肢评分、步速、步长均明显提高(P<0.05),患侧单肢支撑期明显延长,双侧支撑期明显缩短(P<0.01),而对照组仅FMA下肢评分明显提高(P<0.001)。两组间对比,仅FMA下肢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均为实验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BWSTT可提高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步速、步长,增加患侧单肢支撑期,减少双侧支撑期,改善步态对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