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50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高血压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随着高血压患者人数的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死亡率远远高于心血管病且具有极高的致残率.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均与脑卒中发生成正比,且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证明,对高血压进行治疗后,脑卒中发生率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22.
偏瘫康复治疗中不同拇指运动方式的脑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金真  张磊  曾亚伟  王彦  纽竹  张通 《中国临床康复》2003,7(31):4238-4239,T002
目的:探讨不同拇指运动方式在偏瘫康复治疗中的脑机制。方法:使用血氧水平依赖对比成像的功能性磁共振技术,观察了右侧底核区出血致左侧偏瘫患者在进行主动、被动、阻力和交替拇指运动时的脑区激活状况,将健侧与患侧运动时激活的脑区进行比较。结果:主动运动时健侧仅激活了对侧初级运动区(M1)。患侧激活了对侧M1区、辅助运动区、运动前区、同侧M1区、对侧小脑、底核区;被动运动时健侧激活了对侧M1区。患侧激活了对侧底核区、小脑;阻力运动时健侧激活了对侧M1区、同侧小脑、底核和M1区:患侧激活了对侧M1区、底核区及同侧感觉区、小脑;交替运动时双侧M1区不同程度被激活。结论:不同拇指运动方式各有其独特的康复作用。主动运动对于额叶高级皮质运动区的功能康复,是最好的方式,应尽早进行。被动运动方式对于相对低级的皮质下运动区(底核区、小脑),具有与主动运动相似的康复作用。阻力运动方式有助于皮质和皮质下运动区的全面功能康复。健、患侧交替运动时,健侧肢体对患侧肢体有“带领”作用,可以减低患侧肢体重新学习运动的难度.是有助于患侧功能康复的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23.
震颤发生机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震颤是某一个或多个功能区肌肉的节律性、不自主颤动 ,是运动神经元异常同步化的结果。它可以是生理性的 ,也可以是病理性的。近年来 ,国外学者就震颤的发生机制做了大量研究。虽然产生震颤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但对各型震颤可能的产生机制已有所了解。1临床分型现行的分类系统主要有两种[1] ,一种是依据震颤肢体活动状态的行为学分类 ,另一种是根据基础疾病的病因学分类 ,两种分类方法各有利弊 ,常同时应用。但后者不仅分类系统 ,且利于临床使用 ,更被国外学者所接受。病因学分类将震颤分为两大类 :生理性震颤和病理性震颤。临床上又依…  相似文献   
24.
磁共振成像动态测量脊髓圆锥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以往对成人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的研究多限于尸体解剖且年代久远,因此有必要通过磁共振成像对国内人群的脊髓圆锥位置进行活体动态系列观察。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观察无脊柱脊髓畸形的脊髓圆锥位置的变化。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对象:选择1993-10/2006-12青岛市市立医院放射科磁共振室收治的1199例因下腰痛进行腰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男765例,女434例,年龄5~85岁,平均(46±14)岁。其中椎体转移性肿瘤或脊柱创伤276例,排除脊柱侧弯或先天性脊柱脊髓疾病患者。另选择30名健康志愿者到院健康体检者,男女各15名,年龄19~52岁,平均(32±8)岁。所有受试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Signa1.5T磁共振成像机对1199例患者行腰椎磁共振扫描,自旋回波T1加权、正中矢状位像上观测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根据其与相应椎体的上、中、下1/3及椎间盘的对应关系定位。另对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腰椎中立、过屈、过伸位脊髓圆锥末端的动态观察。主要观察指标:下腰痛患者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及健康志愿者不同脊髓体位圆锥末端的动态观察结果。结果:下腰痛患者1199例及30名健康志愿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下腰痛患者脊髓圆锥末端的平均位置为L1的下1/3水平(范围:T12的中1/3~L3的上1/3),圆锥末端的位置呈正态分布,女性圆锥位置低于男性(t=18.127,P<0.01),各年龄段无差别(F=0.530,P>0.05)。②当脊椎过伸或过屈位时,圆锥位置相对于椎体后缘上下关系无变化,但过屈时略接近椎体后缘,过伸时略远离椎体后缘。结论:本组人群中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位于T12的中1/3~L3的上1/3,女性圆锥位置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25.
长下肢矫形器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穿戴长下肢矫形器对重度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特点。方法38例下肢严重瘫痪,康复治疗效果不佳的偏瘫患者,分为应用长下肢矫形器加康复训练(矫形器组)和单纯康复训练(对照组)两组。训练前和训练后1个月,分别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erg平衡量表、Holden步行功能量表、改良的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运动、平衡、行走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1个月后,两组间除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Berg平衡量表、Holden步行功能量表、改良的Barthel指数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矫形器组明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适宜应用长下肢矫形器的偏瘫患者,应该积极佩戴矫形器。  相似文献   
26.
肉毒毒素治疗偏瘫后痉挛性足下垂及足内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肉毒毒素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拓展,文章主要综述了肉毒素毒素治疗偏瘫后痉挛性足下垂及足内翻的适应证,禁忌证,注射程序,临床疗效评定及疗效影响因素等问题,充分肯定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对其局限性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脑卒中恢复期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和预测因素以及尿流动力学特点.方法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31例,均收集一般资料、神经系统相关专科情况并详细了解排尿情况及既往病史,判断患者有无下尿路功能障碍及其类型,进行相关分析及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 脑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4.3%,症状由多到少依次为:尿失禁、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等待及排尿费力、尿潴留.MMSE量表评价认知功能有障碍组较无障碍组下尿路功能障碍发生率高1.8倍(χ~2=18.683,P=0.000);改良巴氏指数≤20分者较≥25分者下尿路功能障碍发生率高1.2倍(χ~2=16.832,P=0.000).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622,95%CI 1.183~2.224)、急性期留置导尿时间(OR=3.236,95%CI 1.335~7.840)及病灶单或多发(OR=1.296,95%CI 1.083~1.550)对脑卒中恢复期下尿路功能障碍发生有预测价值.尿流动力学检查发现78.9%患者逼尿肌过度活动,10.5%逼尿肌活动正常,10.5%逼尿肌无反射,无明确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患者.结论 脑卒中恢复期下尿路功能障碍较为常见,以储尿期排尿障碍为主.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患者高级脑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低下.高龄、持续留置导尿及多发病灶对恢复期下尿路功能障碍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尿流动力学改变多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但症状与尿流动力学表现不完全一致,必要时应做此检查以利于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脑卒中急性期不同时间开始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急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个不同时间开始康复训练3周的康复组和1个对照组,比较四组的康复效果。结果各康复组其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表(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MBI)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的评定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各康复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情绪。脑卒中病情稳定8d内不同时间开始康复治疗的短期康复效果相仿。  相似文献   
29.
肝豆状核变性肝,脑CT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肝豆状核变性肝、脑CT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吴新彦,张通,王萍,于国勤,杜嗣廉,李堂,乔青,林荣军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慢性进行性多系统代谢缺陷病。目前仅有少数脑CT报告 ̄[1~7],尚未见较多病例的肝CT报告及脑肝CT对照...  相似文献   
30.
为了探索癫痫的病因,我们对1988年5月至1994年4月根据临床发作及脑电图描记确诊为癫痫,又经我院做头颅CT检查的122例病例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结果 一、本组122例病例中,男79例,女43例,年龄最小为出生6天,最大12岁;其中1岁以内18例,~3岁21例,~7岁39例,~12岁44例。最初发病年龄最小为生后4小时,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