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6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6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20篇 |
内科学 | 33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88篇 |
预防医学 | 70篇 |
药学 | 31篇 |
中国医学 | 31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研究N-3-氧代十二烷酰-L-同型丝氨酸内酯(3-O-C_(12)-HSL)是否抑制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Mo-DCs)表达RP11-367F23.2,该抑制作用是否通过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介导。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核细胞来源的Mo-DCs;将Mo-DCs细胞分为4组:脂多糖(LPS)组、3-O-C_(12)-HSL组、GW9662组和PBS组,18h后收集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4组中RP11-367F23.2表达情况。结果 Mo-DCs经3-O-C_(12)-HSL刺激后,RP11-367F23.2表达量降低,3-O-C_(12)-HSL组和LPS组RP11-367F23.2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Cs经GW9662处理后,细胞中的RP11-367F23.2表达量升高,3-O-C_(12)-HSL组和GW9662组RP11-367F23.2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O-C_(12)-HSL通过PPARγ拮抗Mo-DCs表达RP11-367F23.2。 相似文献
172.
目的 研究吲哚布芬对去甲肾上腺素(NE)预收缩大鼠主动脉血管环的效应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记录NE预收缩的离体大鼠主动脉环张力变化,观察吲哚布芬对大鼠主动脉血管环的作用及不同工具药对吲哚布芬的影响.结果 吲哚布芬(1×10-7 mol/L~3×10-5 mol/L)对NE引起的大鼠主动脉血管环的张力变化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在NE预收缩的血管环上,四乙胺(10-2 mol/L)、4-氨基吡啶(10-3 mol/L)和格列苯脲(10-5 mol/L)可抑制吲哚布芬的舒张血管作用.结论 吲哚布芬对NA引起的血管收缩有浓度依赖行的舒张作用,吲哚布芬可能通过开放Kca通道、Kv通道和KATP通道参与了吲哚布芬的舒血管作用. 相似文献
173.
肝癌是一种在消化道中常见的肿瘤,其形成机制尚未完全被揭示。在肝癌的治疗方面,虽然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疗法等方式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但这些治疗手段也伴随着相当数量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近年来,中药在肝癌治疗中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中药的功效。中药以其多成分、多靶点的特性来应对疾病,然而肝癌的发病机制异常复杂且尚未完全解析,这也意味着中药在防治肝癌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为人了解。为此,可以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以更深入地挖掘中药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中药可以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刺猬(Hedgehog)信号通路、Wnt/β-连接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及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Smad信号通路等途径,从而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阻滞细胞周期等方面展现其抗肝癌效果。然而,对其系统性认知尚不充分。该研究旨在全面研究中药对肝癌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以揭示中药在肝癌治疗中的分子作用机制。这一研究有望为肝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新的视角和新的疗法,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4.
175.
目的 探讨动机访谈对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自我效能感、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12名酒精依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动机访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相似文献
176.
目的观察地西泮(DZP)对5-羟色胺(5-HT)诱导的成年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浓度依赖性的收缩反应的减弱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血管张力记录法,观察DZP对5-HT引起的浓度依赖性的血管收缩产生的张力变化及预孵不同工具药后产生的影响。结果在基础张力状态下,低浓度(3×10^-6mol/L)和高浓度(10^49mol/L)的DZP对5-HT诱导的浓度依赖性的血管收缩具有减弱作用;去内皮后,减弱了其对收缩血管的减弱作用。在内皮完整的血管环,一氧化氯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和KIR通道抑制药氯化钡减弱了低浓度和高浓度DZP对5-HT诱导的血管收缩的减弱作用;KCa通道抑制药四乙胺和Kv通道抑制药4-氨基吡啶还减弱了低浓度DZP对5-HT诱导的血管收缩的减弱作用。结论低浓度和高浓度DZP对5-HT诱导的浓度依赖性的血管收缩具有减弱作用,此作用可能有IP3-Ca2+信号通路、DG—PKC信号通路参与,可能与内皮有关,可能有N0途径和KIR通道的参与,低浓度时还有KCa通道和KV通道的参与。 相似文献
177.
目的 了解精神专科医院酒精使用相关障碍住院患者精神药物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析其必要性与科学性。方法 选取1074例酒精使用相关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调查住院期间的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依据药品说明书判定其超说明书用药状况,根据我国主要成瘾障碍防治指南分析其超适应证用药的合理性。结果 1074例患者共开具精神药物医嘱3110条,医嘱超说明书总体使用率为83.79%。患者超适应证用药率为77.23%,超适应证用药的主要构成是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和抗抑郁药使用。上述超说明书使用4/5以上在防治指南中均有推荐。结论 被调查单位精神药物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存在,但多数符合物质使用障碍防治指南,提示超说明书用药在我国精神科临床中具有较多的临床需求,需尽早制定精神科超说明书用药指导规范。 相似文献
178.
目的 了解无锡市常用污水消毒剂次氯酸钠溶液和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的杀菌效果。方法 以悬液定量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以含有效氯10mg/L的次氯酸钠溶液作用15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杀灭率≥99.98%;以含有效氯1200mg/L的次氯酸钠溶液作用45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率为100%;以含4mg/L的二氧化氯溶液作用5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杀灭率≥99.97%;以含80mg/L的二氧化氯溶液作用45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率为100%。结论 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二氧化氯比次氯酸钠杀菌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9.
目的研究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的早期及延迟效应对中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差异。方法对预适应组中年大鼠实施1d或连续3d无创性后肢缺血预适应后,分别对其立即实施心脏I/R处理,或24h后再实施心脏I/R处理,与对照组(单纯实施心脏I/R)相比较,观察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的早期和延迟效应对中年大鼠心脏I/R后心脏生理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ST段]、血清学指标、心律失常Lambeth评分、各组I/R后的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结果无创性后肢缺血预适应的早期效应组保护效应作用明显。1E,3E组心脏梗死面积(IS/AAR)减小,与对照组IS/AAR[(50±9)%]比较,1E[(15±5)%]和3E[(35±10)%]组IS/AAR显著降低(P<0.05);心律失常Lambeth评分降低,1E[(2.6±0.9)分]、3E[(2.6±1.1)]分组与对照组[(4.2±0.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减少,血浆中MDA的含量在1E[(7.4±1.2)nmol/ml]、3E[(6.8±0.9)nmol/ml]组中较对照组大鼠[(9.4±1.0)]nmol/ml均显著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增加,血浆中SOD酶活性在1E[(295±30)U/ml]、3E[(345±22)U/ml]组中较对照组大鼠[(257.4±21.0)U/ml]均显著升高(P<0.05,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酶活性增加,与对照组[(1196±127)U/L]相比,早期预适应组1E[(1547±193)U/L],3E[(1624±69)U/L]组血清中GSH-PX的活性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无创性后肢缺血预适应的早期效应对中年大鼠心脏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其作用大于其延迟效应。 相似文献
180.
水杨酸镁对胎鼠脑细胞内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水杨酸镁对脑细胞内钙的影响 ,探讨其中枢神经系统的钙拮抗作用。方法 应用新一代钙离子指示剂Fura 2 /AM技术 ,用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钙浓度。结果 在不同外钙条件下 (外钙 0 ,0 0 1,0 1,1 0 ,1 3mmol·L-1)细胞内静息钙浓度分别 41± 5 ,5 9± 6 ,84 7± 2 5 ,10 4± 7,(12 6± 5 )nmol·L-1(各组n =8)。水杨酸镁0 2mmol·L-1对静息细胞内钙无显著影响 (P >0 0 5 )。但水杨酸镁 (0 0 5~ 0 4mmol·L-1)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高钾及L 谷氨酸诱发的细胞内钙增高。其IC50 分别为 0 32 3mmol·L-1(95 %CI为 0 12 2~ 0 85 4mmol·L-1)和 0 12 4mmol·L-1(95 %CI为 0 0 73~ 0 2 10mmol·L-1)。结论 水杨酸镁通过抑制电压依从性及受体操纵型的钙通道 ,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强的钙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