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正围手术期严重变态反应60%~70%由IgE介导,在2011年前的25年间全球已报道7000多例[1]。本文报告1例在麻醉诱导期由IgE介导的琥珀酰明胶严重变态反应。1病例报道患者,男性,19岁。患者于2周前因高处坠落伤半个月在外院全身麻醉下行肠破裂修补术,术中无不良反应,术后恢复顺利。患者既往无过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统计分析本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防止药物的滥用,促进医院的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6年麻醉处方5952张,对7种麻醉药品的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用药频度(DDDs)排名前三的麻醉药品分别为吗啡(美施康定)、芬太尼注射液、羟考酮(奥施康定),所分析的7种麻醉药品药物利用指数(DUI)基本符合要求(DUI≤1).结论:本院的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追踪吗啡在癌痛患者中的使用是否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眼部症状的临床特点以及眼部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集AR患者病史及临床资料,从中抽取伴及不伴眼部症状的成年患者各100例,使用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共收集AR患者1 119例,伴眼部症状859例(有眼症组),其中眼部症状轻度582例,中度234例,重度43例;余260例为无眼症组。眼部症状最常见的为眼痒,其余依次为流泪、充血及肿胀。有眼症组AR病史长于无眼症组(P〈0.05)。眼部与鼻部症状呈正相关性(P〈0.01),有眼症组鼻部症状评分高于无眼症组(P〈0.01),中重度AR患者眼部症状评分高于轻度AR患者(P〈0.01)。女性患者眼部症状的发生率以及评分高于男性(P〈0.05)。〈10岁的患儿眼部症状发生率以及评分较低,而≥50岁患者眼部症状发生率及评分有增高趋势。有眼症组及无眼症组在变应原的分布特点及数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眼症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非鼻结膜炎症状、相关行为、眼部症状、情感反应4个维度以及总分方面评分高于无眼症组。结论:AR患者多伴有眼部症状,且眼部症状对生活质量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在AR的诊疗中,眼部症状的控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9岁.因右颈部锁骨上区域局部红肿反复发作2个月就诊于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个月前,患者因误吞鱼刺引起疼痛,于当地医院急诊检查未见异物及明显黏膜损伤,口服抗生素后疼痛缓解.1周后再次出现右颈部不适,右颈根部红肿热痛,经静脉滴注青霉素、甲硝唑等药物致红肿消退.此后颈根部红肿反复发作4次,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专科检查:口腔及咽喉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5.
管饲量对喉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春树  余蓉  张虹婷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1935-1936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适当增加鼻饲量后对鼻饲患者常见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50例无糖尿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喉癌术后患者随机(按手术时间顺序间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5例采用的管饲方式为每3 h一次,每次40 ml;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管饲方法即每2 h管饲一次,每次200 ml。观察两种鼻饲方法的主、客观指标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管饲前常规抽取胃内残留物>50 ml、管饲后呕吐的人次数、管饲后腹泻的人次数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自述腹胀的人次数差异也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便秘的例数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管饲前自述饥饿感的人次数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1)。结论喉癌术后适当增加鼻饲量,不仅能减少鼻饲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更能满足其康复需求。  相似文献   
16.
造影剂自临床广泛应用以来,不仅提高了医学影像学诊断的准确度,也为各种介入操作、术中造影精准显影、定位提供了可能。造影剂较少引发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的发生概率极低,但仍有部分患者需早期识别及临床干预,以避免发生严重的、甚至致死性的不良反应。本文就影像学所使用造影剂引发不良反应的诊断、鉴别诊断、预防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初步探讨我国围手术期严重过敏反应的病因.方法 总结分析于2016年8月至2020年4月,因可疑发生围手术期严重过敏反应,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过敏性疾病诊治中心进行病因诊断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78.3%)患者经检测明确了致敏药物,包括神经肌肉松弛剂(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  相似文献   
18.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亦为引发药物超敏反应第2位常见药物,且涉及不同机制、临床表现多样。本文就NSAIDs引发超敏反应的分型、机制、诊断方法及流程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孟娟  尹蓉  张虹婷 《华西医学》2009,(3):567-570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主要变应原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标准化变应原对286例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检查怀疑患有变应性鼻炎的门诊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80.8%,前5位的变应原分别为屋尘螨(66.4%)、粉尘螨(65.0%)、杂草(36.4%)、霉菌Ⅱ(25.2%)、霉菌Ⅰ(21.3%)。不同性别之间变应原分布无差异,儿童对粉尘螨和屋尘螨的敏感程度明显高于成人。绝大多数变应性鼻炎患者对多个变应原皮试反应阳性。结论:成都地区变应原的分布特点与气候的特殊性一致,尘螨是最重要的变应原,应重视对尘螨的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与氯雷他定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配至2个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对鼻部症状进行评估。并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周后2组鼻部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4周与治疗2周相比,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组各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氯雷他定联合孟鲁司特钠组除鼻阻外其余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组鼻阻评分低于氯雷他定联合孟鲁司特钠组。2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种联合治疗均可取得良好效果。4周疗程较2周疗程效果更好。对于鼻阻症状明显的患者,选择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