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应用产拉固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59例,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后血脂中的TC,TG,LDL-C降低,HDL-C升高,血液流变学中的低切,高切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比粘度均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提示普拉固在降脂的同时也具有降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在体外反搏(ECP)治疗前后循环血液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指脉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探讨ECP防治冠心病的机制.[方法]对20例1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或心绞痛的患者进行了ECP治疗,同时监测指脉波参数.分别于第1次反搏前、3个疗程结束时采血,用放免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液中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质量浓度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结果]指脉波呈上升趋势,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1个疗程后,肾素活性与ANGⅡ浓度高于反搏前;2个疗程后,ANGⅡ降至反搏前水平,ACE低于反搏前;3个疗程后,肾素活性降至反搏前水平,ANGⅡ与ACE低于反搏前.血浆ANGⅡ水平与指脉波成负相关关系.[结论]体外反搏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可能是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3.
人的血压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上午10时前后和下午4时前后。其中早高峰是最危险的.也最容易在这个时段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因此。高血压病人服用降压药的最佳时间是在以上两个血压高峰来临之前。也就是上午8:00和下午2:00。除非必须紧急降压.一般在中午和夜间应避免用药。高血压病人若在临睡前服用降压药物。其降压作用正好与入睡后血压自然下降在时间上相重叠.这势必导致血压显著下降。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发生供血不足.从而引起“降压灌注不良综合征”。所以.高血压病人在进行药物降压治疗时。除须天天服药外。还应注意掌握服药的时间。特别注意莫在临睡前2小时服用降压药。以免发生意外。  相似文献   
34.
P-选择素作为血小板活化的最直接标志和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对近年来P-选择素在冠心病始动、进展中的作用,P-选择素与冠心病各种类型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冠心病各种治疗方法对P-选择素的影响和抗P-选择素治疗进行综述.P-选择素在冠心病的诊断、病情观察、疗效评价、预后估计都有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冠心病防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在体外反搏(ECP)治疗前后循环血液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指脉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探讨ECP防治冠心病的机制。【方法】对20例1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或心绞痛的患者进行了ECP治疗,同时监测指脉波参数。分别于第1次反搏前、3个疗程结束时采血,用放免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液中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质量浓度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结果】指脉波呈上升趋势,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1个疗程后,肾素活性与ANGⅡ浓度高于反搏前;2个疗程后,ANGⅡ降至反搏前水平,ACE低于反搏前;3个疗程后,肾素活性降至反搏前水平,ANGⅡ与ACE低于反搏前。血浆ANGⅡ水平与指脉波成负相关关系。【结论】体外反搏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可能是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6.
<正>冠心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治疗手段多种多样.体外反博(ECP)作为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新型手段,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的重视.自1962年Soroff等人率先制成对人体无创伤性的体外反搏装置,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及心绞痛病人以来,无论从体外反搏装置及临床应用方面已有很大进展.文献报道冠心病在行体外反搏治疗后,无论在临床症状或心电图ST-T方面,均有较明显的改善.目前对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所产生的心功能影响的评价不一,对体外反搏治疗整个疗程后产生的  相似文献   
37.
<正>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是眼科难治急症,预后恶劣,失明率高,迄今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最近我们采用体外反搏与扩张血管药物治疗1例左眼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病人,使患眼能在短期内复明.现报告如下:病者方××,男,34岁,1993年12月16日上午10时突然左眼失明.5分钟后即来我院眼科诊治.检查:左眼仅见手动,瞳孔5mm×5mm,对光反射迟钝.眼底:视乳头边缘欠清,颜色稍淡,动脉普遍变窄,A:V=1:2,部分动脉可见串珠样改变,后极部网膜颜色淡,轻度水肿,可见樱桃红斑.  相似文献   
38.
体外反搏早期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廖瑞端,郭彦,张苗青,梁洁冰,胡兆科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是引起瞬间失明的一种急性缺血性视网膜病。治疗方法主要用药物扩张血管,抢救成功者不多。我们用药物加早期体外反搏,短期内成功治愈1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心电图运动试验对静息心电图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患者的冠心病诊断价值.方法有胸痛发作史患者71例,静息心电图呈CRBBB者31例为观察组,静息心电图正常40例为对照组.分别行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ETT)及选择冠状动脉造影(CAG),观察运动中各导联ST段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运动中CRBBB组多出现V1~V3导联ST段压低(84%),显著高于对照组(27%),P<0.05,局限于V1~V3导联的ST段压低多见于CAG正常的CRBBB患者,其诊断冠心病的假阳性率达67%.CRBBB组中冠心病患者运动诱发肢导联及/或左胸导联ST段压低显著低于对照组中冠心病患者(59%vs81%,P<0.05),其诊断冠心病敏感性仅59%,特异性则88%.结论CRBBB患者ETT中V1~V3导联ST段压低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假阳性,V4~V6ST段压低对诊断冠心病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externalcouterpulsationEECP)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疗效。方法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且介入治疗成功的患者共469例,其中85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体外反搏治疗(EECP组),另384例予单纯药物治疗(药物组)。临床随访6~72个月,部分行超声心动图和冠脉造影复查,比较两组随访病例临床终点事件、左室功能和造影结果的差异。结果(1)基线资料:对EECP组81例(95%)和药物组350例(91%)成功进行了随访,两组在临床资料、造影特征和介入治疗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临床终点事件:EECP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药物组(8·6%比17.4%,P<0.05);EECP组总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组(18.5%比35.4%,P<0.01)。(3)超声心动图:两组基线室壁运动指数和左室射血分数相似,但复查时EECP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1)。⑷冠状动脉造影:两组再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ECP组出现侧支循环患者数明显多于药物组(17.9%比5·1%,P<0.05),复查时病变血管参考内径[(3.29±0.61)mm比(3.06±0.50)mm,P<0.05]和支架内最小腔径[(3.02±0.59)mm比(2.67±0.62)mm,P<0.01]均显著大于药物组。结论对于介入治疗成功的冠心病患者,增强型体外反搏可减少心绞痛复发,改善预后和心功能,并可能有预防再狭窄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