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目的:观察明目十一味丸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将43例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选用降血压、抗动脉硬化药物治疗;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明日十一味丸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l疗程,治疗2—6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视力、视网膜病变比治疗前改善者达90.9%,对照组达66.6%,治疗组病变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绪论:明目十一味丸能够改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视力功能和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研究晚期早产儿出生时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异常高危险因素,并观察常规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于2017年1月—2020年6月在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病室住院的晚期早产儿,根据25-(OH)D水平分为缺乏组(66例)和充足组(34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晚期早产儿出生时25-(OH)D水平异常的危险因素,对缺乏组予以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缺乏组冬春季出生晚期早产儿为90.9%(60/66)高于充足组27.78%(10/34)(χ2=40.413,P<0.001);母亲孕龄为(29.91±4.13)岁,大于充足组的(28.04±4.19)岁、(23.21±3.01)kg/m2,(χ2=2.134,P=0.035);母亲体质量指数(BMI)为(26.97±2.57)kg/m2,大于充足组的(23.21±3.01)kg/m2, (t=6.534,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冬春季出生(OR=2.659,95%CI 2.303~3.015,P<0.001)、母亲孕龄(OR=3.425,95%CI 2.064~4.785,P=0.002)、母亲BMI(OR=2.136,95%CI 0.491~3.781,P=0.006)为晚期早产儿在出生时25-(OH)D缺乏的相关高危因素。缺乏组的晚期早产儿3个月龄时25-(OH)D水平为(51.25±3.87)nmol/L,高于出生24 h内(25.31±3.57)nmol/L(t=40.025,P<0.001),且与充足组3个月龄时无明显差异(t=0.992,P=0.324)。结论 冬春季出生、母亲孕龄、母亲BMI是影响晚期早产儿25-(OH)D水平的危险因素,经过治疗,早产儿25-(OH)D水平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四神丸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1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1 g/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四神丸,9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gb)、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前列腺素E2(PGE2)、白三烯B4(LTB4)和血小板活动因子(PAF)水平及Mayo积分和每日平均腹泻次数。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1.17%、89.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gb明显升高,ESR和CRP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ESR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GE2、LTB4和PAF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PGE2和LTB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yo评分和每日腹泻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Mayo评分和每日腹泻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神丸联合美沙拉秦可以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炎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探讨新型泪小管断端寻找器治疗复杂性泪小管断裂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复杂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45例,采用新型泪小管断端寻找器,寻找泪小管断端,置硬膜外麻醉导管吻合泪小管断裂.术前冲洗泪道,以判断是否为复杂性泪小管断裂.术前沟通,术中心理疏导,术后健康教育.结果 55例随访1年,获得解剖复位,自觉不流泪,冲洗通畅者49例;自觉轻微流泪,冲洗泪道通而不畅者3例;冲洗泪道不通者2例.结论 新型泪小管断端寻找器,寻找泪小管断端,置硬膜外麻醉导管是一种治疗复杂性泪小管断裂的有效方法.术前确定是否为复杂性泪小管断裂,良好的心理准备,术中积极的配合以及术后细心的护理并随访,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5.
对癫癎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为我院癫癎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共16例,男12例,女4例;精神障碍始发年龄17~50岁,平均27.8岁.首次癫癎发作至发生精神障碍时间0.5~0.7年,有11例精神障碍出现在癫癎大发作显著减少或消失后,5例精神障碍与大发作先后或交替出现.9例病因不明,2例有脑外伤史,3例有脑炎史,1例作过颅脑减压术(诊断不明).2例有阳性家族史.16例均无明显神经系统体征.3例脑电图为弥漫性异常,阵发性加重,伴棘波、尖波综合发放;1例颞区偏胜.  相似文献   
116.
117.
目的探讨运输过程的振动对悬浮红细胞储存不同时间的游离血红蛋白(FHb)浓度、溶血率、乳酸脱氢酶(LDH)、钾离子(K~+)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采集后储存7 d的悬浮红细胞(2 U)20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袋,对照组常规保存,实验组使用电磁振动实验系统,组合轮式车振动环境,模拟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振动方向(水平、纵向、垂直3方向),每个方向振动1 h。分别在振动前、累计振动3 h后,及继续储存至d14、21、28、35留取血样,检测FHb浓度、溶血率、LDH、K~+浓度,分析比较振动前、振动后及不同储存时间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悬浮红细胞在振动后FHb浓度、溶血率、LDH、K~+含量较振动前显著升高(P0.05),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实验组FHb浓度、溶血率、LDH、K~+含量逐渐增加,且d14、21、28、35,实验组FHb浓度、溶血率、LD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K~+含量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储存至d14与d7 FHb浓度、溶血率的增加值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储存至d21、28、35 FHb浓度、溶血率的增加值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储存至d14、21、28、35 LDH、K~+含量增加值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振动导致悬浮红细胞不同储存时间FHb浓度、溶血率、LDH、K~+含量增加,且储存至d14 FHb浓度、溶血率增加值显著增加,储存至d21、28和35时FHb浓度、溶血率增加值无明显变化,不同储存时间LDH、K~+含量的增加值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18.
<正>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孕妇体内存在与胎儿红细胞不配合的IgG性质血型抗体,引起的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理论上,凡是以IgG性质出现的血型抗体都可以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其中ABO系统最常见,其次为Rh系统。我们对622名新生儿用新生儿ABO、Rh血型卡进行检测证明新生儿ABO、  相似文献   
119.
浅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能够快速的纠正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恢复内环境的稳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所以静脉输液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护士应该掌握正确的静脉输液方法.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GS)的CT特征,旨在提高对该肿瘤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评估病灶部位、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密度及强化特点等。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者3例,仅行CT平扫者2例,仅行增强扫描者3例。结果:本组8例均为女性,年龄41~80岁不等,平均(56±12)岁,均为单发性胃神经鞘瘤,位于胃体、胃底者分别为3例、5例。肿瘤边界清晰,向腔内外双向生长者5例,腔内生长者2例,腔外生长者1例;病灶多呈类圆形或卵圆形,仅1例呈不规则浅分叶状;病灶大小不等,最大直径1.4~9.1 cm,平均值(4.94±2.32)cm;CT平扫病灶多表现为均匀等低密度,其中2例可见颗粒状钙化灶,增强扫描多呈渐进性均匀强化,仅1例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结论:胃神经鞘瘤CT平扫常表现为胃黏膜下的类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呈渐近性强化,这些特征有助于该病的术前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