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29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尖锐湿疣(CA)的传统疗法尚不理想,探讨新的治疗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新的治疗方法着重于提高疣体内的药物浓度和持续时间或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以抑制病毒或上皮细胞增殖,疗效较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所提高,有较好的发展前景。1 5-FU/肾上腺素凝胶 5-FU具有抗病毒作用,一直应用于治疗CA,传统的方法是局部外用。以提纯的小牛胶原及其它成份作为5-FU和肾上腺素的载体,制成水溶性凝胶,疣体内注射。小牛胶原可被降解,是控释剂,胶原分子筛孔中的5-FU被缓慢地释放,肾上腺素能收缩血管,减少了5-FU的吸收,使…  相似文献   
12.
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将9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另一组用宽谱中波紫外线(BB—UVB)治疗,隔天一次,4周结束后。观察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4周治疗后,NB—UVB治疗组有效率85.4%,其中1例患者发生严重光毒反应。BB—UVB治疗组有效率51.1%,其中5例患者发生严重光毒反应。x^2检验显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良好疗效,与BB—UVB相比,不仅疗效好,而且副作用较少,照射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3.
沙眼衣原体(CT)的培养困难,且耗资太高,因此特异性地诊断CT 感染较难,疾病控制中心(CDC)对CT 感染的治疗方针主要是对高危人群推断服药。最近发展起来的两种方法有助于鉴定CT感染,一种是以直接免疫荧光抗体(DFA)试验检测抗原,另一种是根据女性病人的临床和病史特征预测其CT 感染的可能性。本文研究了性传播疾病(STD)诊所病人的患病率并以CT 培养结果为标准评价上述两种预测方法。作者选择连续来STD 诊所就诊的男女病人各212例,男性年龄中位数25岁,女性23岁,种族间男女相似,白人占68%,西班牙人2%,黑人30%。  相似文献   
14.
酒渣鼻是发生在中年人鼻部及面部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能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患部神经失调、毛细血管长期扩张所致。酒渣鼻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系统给药会出现许多不良反应,而且,有研究表明,系统给药与外用药物治疗具有相同的疗效。因此,临床上多选用局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脓疱型银屑病(PP)是一种少见类型,国内患病率占银屑病的0.56%。本文对本所1986年以来收住院治疗、资料完整的52例PP进行分析,现总结分析如下。1.1一般资料52例中,男35例,女17例,12岁以下9例,13~18岁16例,19~40岁13例,40岁以上14例。有寻常型银屑病史(PSO^ )16例,无寻常型银屑病史(PSO^ )36例。有家族史12例。住院时首  相似文献   
16.
对47例玫瑰糠疹患者进行NB-UVB全身照射治疗,每周3次,共2周,分析病情改善率。治疗结束后对经过临床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方便、效好和首选。结果:47例患者经过5~6次治疗后,40例痊愈,4例显效,2例进步,1例无效。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且近期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7.
偶发分枝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的条件致病菌,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现报道皮肤偶发分枝杆菌感染2例,均经过病理及qPCR确诊,应用利福平、克拉霉素治疗4个月后皮损明显消退。本文还对既往报道的466例偶发分枝杆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偶发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特点。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7岁。全身丘疹伴硬化4年余。皮肤科查体:全身泛发粟粒大、蜡样坚实丘疹,部分融合成片,伴随皮肤发硬、弹性减退。皮损病理示:真皮层成纤维细胞增生、黏蛋白沉积。实验室检查:IgGκ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ANA:1∶100弱阳性、IgA:0.88 g/L略降低。诊断:硬化性黏液水肿伴IgGκ型副蛋白血症。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2个月后皮损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IL-17A抑制剂、TNF-α抑制剂和IL-23抑制剂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成本-效果,以期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从银屑病患者角度,根据三期临床试验数据构建Markov模型,分析银屑病患者在治疗期间运用各种生物制剂所产生的医疗成本以及累积健康效果。成本及健康效用值参数来自已发表的文献以及各公开统计数据。结果指标主要包括累积医疗成本、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通过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以及概率敏感性分析(PSA)验证了模型结果的稳定性。结果:在一年的治疗时间下,两种IL-17A抑制剂中,依奇珠单抗比司库奇尤单抗组提供了额外的0.04 QALYs,总费用节约了21099.91元;依奇珠单抗相比于阿达木单抗在减少医疗费用18977.40元的情况下增加额外0.46 QALYs,具有绝对的成本-效果优势;古赛奇尤单抗比依奇珠单抗和阿达木单抗分别多提供0.09 QALYs和0.59 QALYs,但其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远大于三倍的人均GDP的阈值,因此古赛奇尤单抗相比于依奇珠单抗和阿达木单抗不具备成本-效果优势。基于当前我国的各项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山东省梅毒流行特征及趋势,为梅毒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9年山东省16个地级市报告的梅毒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描述梅毒报告病例的三间分布,计算发病率、构成比、年均增长率,采用χ2趋势检验分析梅毒的发病趋势。结果:山东省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10年6.15/105增至2019年20.24/105,呈逐年增长趋势(χ2=12475.40,P<0.01),年均增长率为14.15%。其中,隐性梅毒占比增长最快,由2010年的31.98%增至2019年的74.28%。高发地区为鲁东半岛的威海市、青岛市及鲁南地区的枣庄市,年均报告发病率在20/105以上。各年女性报告病例数均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0.89∶1。从年龄分布来看,20~35岁人群梅毒报告病例数占比最多,占总病例数的39.41%;60~79岁人群报告发病率增速最快,年均增长率为22.82%。20类职业中,农民报告病例数最多,占43.94%。结论:山东省梅毒报告发病率呈较快增长,其中隐性梅毒增长尤为迅速。需加强梅毒筛查和防治,特别是高发地区及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