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内科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26篇 |
综合类 | 20篇 |
预防医学 | 9篇 |
药学 | 19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20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患儿,男,6 个月,因发现左腿活动减少半个月,发热1周入院. 患儿生后即发现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入院前1. 5个月于外院行"右室双出口矫正、内隧道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住院1个月后好转出院. 入院前半个月家长发现患儿左腿活动减少,可抬起,但不能完全伸直. 入院前1 周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为38℃,易反复,就诊于外院门诊,临床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头孢类药物,具体不详),仍有发热,遂来我院诊治. 相似文献
112.
113.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经前期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星状神经节阻滞患者作为观察组,均在月经后7d行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3d注射1次,4次为1个疗程,下个月经后7d行下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另选择健康自愿受试且年龄与观察组相仿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月经周期中增殖期、分泌期、经前期、月经期4个不同时期的血样,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E2和P含量并进行比较;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过程中经前乳房胀痛、失眠多梦、经行腹痛、经行头痛、烦躁易怒、经行水肿症状变化情况以及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的总体疗效。结果观察组完成治疗100例。观察组增殖期、分泌期E2显著降低,P分泌期高峰阙如;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增殖期、分泌期E2均明显增高且接近正常水平,分泌期P恢复正常。治疗第3个月经周期,经前乳房胀痛、失眠多梦、经行头痛、烦躁易怒、经行水肿的总有效率均为100%,经行腹痛的总有效率为9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总有效率为96%。结论经前期综合征患者月经不同时期激素水平尤其是血清E2、P的正常周期性变化紊乱是出现不同症状的重要机制;星状神经节阻滞通过对E2、P激素水平周期性变化失调的调节,促进机体内分泌的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14.
跟骨骨折跗跖关节脱位致足筋膜室综合征造成小腿截肢1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患者 :郑庆生 ,男 ,17岁。患者于 1996年 7月 6日下午4时游泳时 ,右足被水泵盖卡住 ,水泵盖为排水盖 ,在水上约2 0 0kg力 ,当时疼痛 ,患肢不能动 ,停电后将足取出 ,被他人送往当地医院。检查以“右足骨折、跗跖关节脱位”收入院治疗 ,患肢行石膏下托固定。夜间足疼痛较剧烈 ,将石膏去掉 ,口服止痛药 ,第 3d下午来本院治疗 ,查看病人一般情况好 ,生命体征平稳 ,心肺功能正常。查看患肢情况 :右足跟及踝关节处明显肿胀 ,足底肿胀 ,按压张力较高 ,足背稍肿胀 ,按压无明显增高 ,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均未触及 ,前足稍有紫癍 ,末稍足趾苍白 ,点压回… 相似文献
115.
针药结合治疗心律失常52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魏宏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针灸科张瑞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艳芬哈尔滨铁路卫校魏占庆心律失常为中老年内科的常见病,从1993年1月至1996年8月,我们采用以针刺为主,针刺与药物结合的方法治疗心... 相似文献
116.
目的分析特发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和单纯乳房早发育(premature thelarche,PT)女童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学特点,探讨MRI在两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在河南某省级医院确诊的ICPP女童和PT女童各3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头颅鞍区磁共振扫描,测量MRI脑垂体高度,Elster法划分脑垂体发育等级。结果垂体高度:ICPP组的均值为(5.18±1.01)mm,PT组(4.30±0.3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形态:ICPP组Ⅳ级及以上的占82.86%,PT组Ⅳ级及以上占11.43%(P0.05)。结论 ICPP组患儿的垂体偏高,上缘饱满;PT组患儿垂体偏低,以上缘扁平或低凹为主。磁共振脑垂体检查对ICPP与PT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无创无痛,可作为性早熟初诊的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117.
肠道是口服药物在体内代谢的重要场所,肠道内寄居的大量细菌对药物的生物转化起到了不可避免的作用,因而近年来肠道菌群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生物转化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作者综述了近年来肠道菌群对中药单一有效成分以及复方成分的代谢转化研究,探索总结肠道菌群对中药有效成分代谢转化的一般规律。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学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中医药在线、Pub Med、数据库中肠道菌群对中药有效成分代谢转化的相关研究文献,提取文献中有效信息。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苷类化合物水解后生成苷元而发挥药理作用;生物碱类化合物易发生水解和脱水,双酯型生物碱可转化为相对应的单酯型和脂类生物碱,从而降低毒性;内酯类化合物可能引起内酯结构断裂或脱甲基等反应。肠道菌群在中药复方的代谢中也起到证实配伍合理性以及增效减毒的重要作用。多类中药有效成分均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在体内发生了生物转化,引起结构的改变而形成新的活性成分。肠道菌群对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的代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8.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法联合rtPA对气虚血瘀型急性大脑中动脉(MCA) M1段闭塞脑梗死侧枝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且符合静脉溶栓时间窗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在rtPA静脉溶栓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治疗,连服14天,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7天、14天两组NIHSS、mR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MCA M1段闭塞同侧ACA、PCA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增加(P﹤0.05),且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益气通络联合rt PA能提高气虚血瘀型急性大脑中动脉(MCA) M1段闭塞脑梗死的疗效,且有利于侧枝循环的建立,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与伍用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作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手术患儿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在手术中使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进行小儿静脉麻醉,观察组在手术中使用氯胺酮、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前、术中以及术毕的麻醉效果,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氯胺酮使用量以及患儿苏醒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术中和术毕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氯胺酮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毕苏醒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进行小儿静脉麻醉麻醉效果明显,氯胺酮使用量明显减少,术毕苏醒时间较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0.
张瑞杰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6,4(Z1):42-44
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是秦皇岛市唯一一所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现有床位300张,年门诊量14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1万余人次,年接产婴儿2000余人,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妇儿保健为一身的现代化妇幼保健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工作关系到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我们对基层妇幼保健医院建设ADR报告和监测体系及其运作机制进行探讨,切实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以保证患者尤其是妇女儿童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