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3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49篇
内科学   180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572篇
预防医学   262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05篇
中国医学   216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90年来,笔者采用《医宗金鉴》麻药方加味泡酒局部外敷,内服自拟益肾活络方,治疗骨质增生症510例,疗效甚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琴 《健康大视野》2006,14(3):57-58
近年来,随着医学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人的心理和行为健康日益受到重视。患者在就诊过程中,迫切需要获得有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各种医学知识,渴望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病因、病程、治疗及预后等情况,这为医院图书馆拓展阅读治疗的新服务领域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3.
张琴 《重庆医学》2003,32(1):2-2
会厌囊肿是一种治疗比较烦琐 ,病人痛苦较大 ,且易复发的疾病。自 1999年 2月~ 2 0 0 0年 11月起采用坐位间接喉镜下用微波治疗 ,对防止粘膜撕脱造成出血 ,术后肿胀以及复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现介绍如下。7例门诊病人 ,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19~ 5 7岁。主要症状为咽部异物感 ,吞咽不利 ,重者发音似口中含物 ,其中 1例反复针挑囊肿 5次 ,另 1例反复针挑 3次。 2例有鱼刺扎伤史 ,囊肿直径约 0 5~ 1 3cm ,全部位于会厌舌面。病人采用端坐位 ,间接喉镜下治疗。术前 4h禁食、禁饮 ,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 0 5mg ,非那根 2 5mg ,常规…  相似文献   
14.
张琴 《东方药膳》2003,(3):30-30,37
茯苓为多孔菌科寄生植物获苓菌的干燥菌核,寄生于松树根,有野生也可家种。茯苓在我国秦岭以南各省林区均有分布,主产于皖、鄂、豫、滇等地,以云南所产质量为最佳,称为云苓。我国人民对茯苓这一药用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淮南子》中就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的描述。《神农本草经》把茯苓列为上品药材,指出:“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茯苓含有一种植物多糖,它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与抗癌化疗药物合用可增强机体抵抗力,而且还可减轻化疗药物的毒性;茯苓粉有预防胃溃疡及松弛平滑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胰腺癌是致死率很高的疾病,在提高其治愈率的努力中,区域性胰切除已成为较适宜的手术方案,但很少有关这种手术治疗的大量病例研究。近年来强调胰腺癌较局限手术。本研究旨在评价区域性胰切除术作为手术对胰导管腺癌的治疗及其潜在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学生睡眠质量、负性情绪在错失恐惧与社交媒体倦怠间的中介作用。 方法 采用错失恐惧量表、社交媒体倦怠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对30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错失恐惧、社交媒体倦怠、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之间呈两两正相关;错失恐惧能正向预测社交媒体倦怠;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在错失恐惧和社交媒体倦怠之间起单独中介作用,且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在错失恐惧与社交媒体倦怠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负性情绪各维度效应皆成立。 结论 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能够为错失恐惧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提供一个解释机制,大学生的错失恐惧既可以直接影响其社交媒体倦怠水平,也可以通过睡眠质量、负性情绪的独立中介效应以及睡眠质量-负性情绪的链式中介效应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探讨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择期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60例。D组在术前30 min经鼻给予右美托咪定2.0 μg/kg(容量配置1 mL),N组术前30 min经鼻给予1 mL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镇静水平,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躁动谵妄水平,恶心、呕吐等其他不良事件。结果D组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P<0.05),且镇静水平高于N组(P<0.05),D组术后需求补救镇静的人数低于N组(P<0.05),D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N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可能与降低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关,并可取得较为满意的镇静效果,能减轻术后疼痛,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青少年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对后续情绪行为问题的预测作用,为青春后期情绪行为问题的及早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重庆市中小学的911名男女童组成青春发育队列,于青春早中期测量心理应激水平,并在1年后随访情绪行为问题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对后续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  结果  所有对象青春早中期的心理应激平均得分为(27.96±24.95)分,1年后的内、外化行为问题和整体问题平均得分分别为(8.21±8.46)(6.21±5.87)和(37.90±24.68)分。女生在焦虑抑郁、退缩、身体不适、思想问题、内化问题和整体问题的得分和情绪行为检出率均高于男生(t/Z值分别为-6.38,-5.63,-6.06,-3.74,-6.80,-5.47,χ2值分别为15.88,12.01,3.92,6.64,24.67,15.88,P值均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应激量表得分与内、外化行为问题和整体问题检出均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水平对随后1年的情绪行为问题的检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预测作用,为早期识别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发生风险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8年4月从重庆市4所中小学通过立意抽样招募1 046名五至八年级中小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的方法收集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和心理应激水平;于2018年10月收集健康危险行为自我报告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与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  结果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报告率由高到低分别为不合理运动(62.05%)、偏食行为(24.76%)、打架(21.03%)、自杀意念(17.02%)、离家出走意念(9.85%)、情绪不良(8.80%)、吸烟(4.21%)、喝酒(3.73%)、赌博(3.63%)、网络成瘾(3.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心理应激与打架(OR=1.02,95%CI=1.01~1.03)、自杀意念(OR=1.02,95%CI=1.01~1.03)、情绪不良(OR=1.02,95%CI=1.01~1.03)、离家出走意念(OR=1.02,95%CI=1.01~1.03)、不合理运动(OR=1.01,95%CI=1.00~1.02)、吸烟(OR=1.02,95%CI=1.00~1.03)、网络成瘾(OR=1.02,95%CI=1.00~1.03)、偏食(OR=1.01,95%CI=1.01~1.02)和赌博行为(OR=1.02,95%CI=1.01~1.04)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以不合理运动和偏食行为报告率相对较高,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状况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报告风险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南京市居民肿瘤早诊断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21年9—11月在南京市使用同当地人口数量规模相匹配的抽样方法随机选择10个社区,对抽中社区的成年居民进行肿瘤早诊断意识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居民肿瘤早诊断意识情况,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居民肿瘤早诊断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获得有效调查人群787人,其中男性390人 ,占49.56%,女性397人,占50.44%。年龄18~75岁,以18~44岁所占比例最高(占44.98%)。共有698名调查对象判定为具有肿瘤早诊断意识,具有率为88.69%,其余89名调查对象被判定为肿瘤早诊断意识不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为城区(OR=2.394)、职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企业人员、自由职业/个体户、退休及其他者,OR=5.286、3.248、2.787、7.411)、家庭年收入(OR=2.620、3.397)、医保支付方式(OR=6.443、6.693、2.729)均为南京地区居民肿瘤早诊断意识的影响因素。结论 南京市社区居民具有较高的肿瘤早诊断意识,这对于该人群的肿瘤早期防止工作具有积极的影响。部分因素对人群的肿瘤早诊断意识构成影响,需尽快给予干预,特别是对于肿瘤早诊断意识不明显的个体,该项工作的必要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