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5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59篇
内科学   186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591篇
预防医学   284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14篇
  5篇
中国医学   229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明确优化管理模式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治疗效果、治疗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2018年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执行急诊优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救治时间、6个月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状态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救治行优化管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救治效率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疆维吾尔族青年正常[牙合]牙齿测量指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牙合]模型的各测量值存在种族、地区间的差别,因而本研究选择新疆维吾尔族正常[牙合]青年的牙[牙合]模型为研究对象,进行测量分析,以建立新疆维吾尔族正常[牙合]青年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的正常值,为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80例,年龄65~79岁,ASA分级Ⅰ~Ⅱ级。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软件随机分为髂筋膜间隙阻滞组(F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各40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_0)、麻醉后30分钟(T_1)、麻醉后60分钟(T_2)及拔管即刻(T_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评估患者术后6、12、24、48小时静止和活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48小时内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嗜睡、皮肤瘙痒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F组患者T_1~T_3时点MAP和HR均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患者术后6、12、24小时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患者PCIA有效按压次数和总按压次数均显著少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患者术后嗜睡、PONV、皮肤瘙痒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筋膜间隙阻滞能够在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中发挥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同时还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六安市出生缺陷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3~2014年在六安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引产或分娩的105例出生缺陷儿作为病例组;同时按1:3的原则选择在该院分娩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调查出生缺陷情况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Epi Data 3.1软件双录入建立数据库,并一致性检验。数据分析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职业、孕期发热、病毒感染、抗生素使用、家族遗传史、孕前及孕期规范服用叶酸史、射线接触史、化工品接触史是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孕期发热、病毒感染是出生缺陷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孕前及孕期规范服用叶酸史是保护因素。结论孕期病毒感染及发热可增加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而孕前及孕期规范服用叶酸史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与笑气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芬太尼,利多卡因,丙泊酚静脉推注与笑气(氧化亚氮、氧气)面罩吸入麻醉进行比较,观察镇痛效果,出血量,术中心率变化,术后子宫收缩情况。结果静脉麻醉镇痛效果100%,明显高于笑气组,术中出血,术后子宫收缩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静脉麻醉较笑气麻醉效果好,术中无须受术者更多配合,适用于门诊无痛手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胸部肿瘤者生存期不断延长,放射后心脏损伤已成为常见的问题并影响着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并成为非乳腺癌死亡率增加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不少胸部肿瘤(如部分肺癌)者被推荐放化疗同步进行可能增加心脏损伤。蒽环类化疗药物常被广泛用于多种肿瘤的联合化疗,其毒性主要表现为心肌的广泛损伤,联合放疗时又可降低心脏的耐受性。除阿霉素以外,环磷酰胺、紫杉醇等和放疗同时应用,同样可以增加心脏损伤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用于放射性心脏损伤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部分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而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放射治疗,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不能治愈,死亡率高.放射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而单纯化疗对食管癌欠敏感.近年来手术方式得到了改进,放射治疗技术也有所提高,但食管癌的生存率没有明显提高.近年来辅助放化疗的报道越来越多,大多认为明显提高了疗效[1-2].为提高放疗的效果,我们对收治的70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期放化疗组和单纯放射治疗组进行临床研究,探讨生存率的变化和相关的不良反应,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瑞吡坦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方案预防治疗化疗相关恶心呕吐(CNIV)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12月我科使用含高度致吐药顺铂、阿霉素方案化疗的肿瘤患者,使用阿瑞吡坦联合方案对其早、晚期阶段及整体阶段的化疗相关呕吐的临床效果。结果阿瑞吡坦组和对照组在急性呕吐观察期(0~24 h)、延迟性呕吐观察期(24~120 h)及整体观察期的有效控制率别为76.7%vs73.3%、83.3%vs60.0%及80.0%vs66.7%;两组发生呃逆不良反应差异以阿瑞吡坦组较为明显(P<0.05),而头痛、便秘、疲乏、消化不良及皮疹等不良反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估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瑞吡坦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方案较不联合阿瑞吡坦方案可有效改善CINV,尤其对于延迟性呕吐的效果明显,提高其化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中小学生交通伤害的流行现况,为探索有效的学生交通伤害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6学年上海市嘉定区学校卫生监测系统内的中小学生交通伤害个案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6学年上海市嘉定区中小学校共报告学生交通伤害101例,占学生总体伤害6.15%。5年交通伤害报告率为0.34‰,其中男生交通伤害报告率为0.46‰,高于女生0.20‰(P < 0.01);中学生交通伤害报告率0.40‰,小学生0.29‰。伤害性质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骨折(53.47%)、擦伤/挫伤(14.85%)、复合伤(10.89%);伤害部位前三位依次为踝和足(19.80%)、髋/下肢(18.81%)及肩/上肢(16.83%)。学生交通伤害发生时段主要为上(放)学途中(46.53%)、节假日(35.64%)及放学后(15.84%)。结论中小学生交通伤害的主要人群为男生,学校和社区需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行为干预,预防学生交通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