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76~89岁,平均79岁,80岁以上者6例,吻合部位小肠4例,升结肠4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1例,乙状结肠3例,直肠6例。20例中小肠多发性脂肪瘤1例,小肠恶性间质瘤1例,小肠粘连性肠梗阻1例,小肠淋巴瘤1例,结、直肠癌16例;根据病变部位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行小肠或大肠的部分或根治性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洛铂、氟尿嘧啶与亚叶酸钙联合化疗的临床毒副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和评价洛铂、氟尿嘧啶与四氢叶酸钙联合化疗的毒副作用.方法:应用洛铂、氟尿嘧啶与四氢叶酸钙联合化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26例,共30个疗程,按WHO标准评定毒副反应.结果:毒副作用以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为主,其中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最为明显.30个疗程中,白细胞减少Ⅰ-Ⅱ级有18次(60.0%),Ⅲ级有2次(6.7%);血小板减少Ⅰ-Ⅱ级为20次(66.7%),Ⅲ级为3次(10.0%).胃肠道反应主要是恶心,占16.7%,发生呕吐者只占3.3%.结论:洛铂、氟尿嘧啶与四氢叶酸钙联合使用是一个较为安全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观察华蟾素注射液(Cmobutacini)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 1990、BxPC3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探讨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法在不同的时间点(12h、24 h、48 h、72 h和96 h)检测华蟾素注射液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BxPC3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华蟾素注射液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BxPC3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其中对SW1990的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为(8.92±1.98) mg/mL,对BxPC3的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为(5.00 ±0.66)mg/mL.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可使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BxPC3阻滞于的G2/M期.结论 华蟾素注射液能通过诱导人胰腺癌细胞SW1990、BxPC3阻滞于G2/M期以抑制细胞增殖,为临床应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胰腺癌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胰瘘、假性胰腺囊肿是胰腺损伤术后两大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4%和9%。我院收治1例胰腺损伤术后出现胰瘘、假性胰腺囊肿及两处肠内瘘患者,病情复杂。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9岁,因车祸在当地医院以“脾破裂”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脾脏及胰尾部破裂,行脾及胰尾切除。术后患者出现腹痛、发热、切口感染及腹腔引流液增多,考虑“胰瘘”而转至我院。入院后多次引流管造影示:胰瘘、假性胰腺囊肿,囊腔与两处空肠相通。给予积极保守治疗,禁食、胃肠减压、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全胃肠外营养、抗感染、充分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应用生长抑…  相似文献   
15.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汤红峰  张玉新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2):1636-1638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应用支原体培养试剂盒进行检测,对580例支原体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阳性率44.96%,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占90.69%,人型支原体(MH)阳性占2.07%,UU-MH阳性占7.24%,对交沙霉素、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耐药性较低,UU-MH混合感染耐药性增高,且有多重耐药性。结论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宜用交沙霉素、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治疗,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20例76岁以上的小肠肿瘤、肠粘连和结肠、直肠肿瘤的高龄老年患者,肠切除采用生物可分解吻台环吻合手术的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中、术后处理的围手术期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丁洪亮  邓鉴文  张玉新 《广东医学》2005,26(9):1185-1185
患儿,男,9个月,足月顺产。因左腰部渐增大包块9个月来院就诊,门诊诊为“先天性腰疝”收入科。其家属诉,患儿出生后1周即发现其左腰部突出一包块,当时约成人拇指大小,无红肿痛,安静时包块消失,曾在当地医院就诊,因患儿年龄小未行治疗,后包块逐渐增大,尤以患儿哭闹时包块增大明显,安静入睡或用手挤压包块可消失,至患儿9个月时包块已有成人拳头大小。查体:左腰部下腰三角处可扪及10cm×10cm×5cm大小包块,无红热,触之患儿无哭叫,挤压包块可消失,并在腰上三角处可扪及直径约4cm缺损。入院确诊为“先天性左侧腰疝”。经完善术前检查,于2005年4月1…  相似文献   
18.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8岁,因间断腹胀伴恶心呕吐7d入院。既往曾因右侧卵巢癌在外院行双侧卵巢、输卵管、子宫和大网膜切除,手术后已行1周期化疗。近1周出现间断腹胀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或进食后膝胸卧位或左侧卧位时可缓解,大便1—2次/d,量少干结,无腹痛、腹泻及便血,3个月来体质量下降约13kg,在外院予不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效果欠佳,遂转入我院。入院查体:患者消瘦、衰弱,心肺未及异常,上腹部可见明显肠型,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正常,未闻及血管杂音,无气过水音。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及血尿淀粉酶无异常,心电图、X线摄胸片正常,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示:钡剂顺利通过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降段,缓慢通过十二指肠球部,十二指肠水平段有纵形压迫迹象,似刀切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介绍了人体自然存在的促吞噬作用四肽tuftsin及其类似物、衍生物的生物活性、tuftsin受体、抗体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目前tuftsin在治疗方面的亚临床应用也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20.
超声导向经皮置管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阎汝川,任国良山西省儿童医院张玉新自1986年以来,我们采用B超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15例,全部治愈。现报道并讨论如临床资料15例中,男6例,女9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75岁,平均43岁。囊肿诱发原因:胰腺炎8例,腹部外伤7例。入院时均有上腹部疼痛,摸到肿块。其中7例有发热及呕吐,8例有血尿淀粉酶及白细胞计数增高。15例经8超检查均提示为胰腺假性囊肿,肿块在胰体尾部9例,胰尾部6例,囊肿最大直径13.2厘米,最小直径为5.9厘米。其中5例行CT检查,诊断均与B超检查相同。病人取仰卧位,全部应用B超定位,确定囊肿位置及穿刺点。测量皮肤至囊肿的最近距离,并避开腹内脏器和大血管。消毒皮肤及铺无菌孔单,1%的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用22号带针蕊的PTC针(外径0.7mm,内径0.5mm)穿刺进入囊腔,拔去针蕊,接注射器抽取少量囊液证实确为囊肿,并同时将抽出液送生化、常规、细胞学及细菌学检查。然后更换腹腔套管针。拔出PTC针,在原穿刺点切开皮肤,刺入腹腔套管针,置管行外引流术。15例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其中一例在引流期间自行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