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7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砷中毒对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砷引起机体氧化与抗氧化代谢失衡是重要的毒作用机制之一。生理情况下,体内存在着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tion,LP)的发生,使机体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处于平衡状态。当实验动物或病区人群摄入较多砷化物时导致机体产生过量自由基,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与其抗  相似文献   
63.
氟对运动系统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是动物和人体必需的重要元素之一,动物和人体摄入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某些器官的病变。适量的氟有利于维持机体的钙、磷代谢,保持神经冲动的传导,还能较好的预防龋齿。氟中毒是一种全身中毒性疾病,它可影响机体许多生理生化过程,可累积机体各组织器官。近年来,有关氟毒性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已成为氟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无论是流行病学还是实验动物研究均证明,过量氟可作用于机体的多个组织器官,尤其是对运动系统的毒性更强。  相似文献   
64.
硒对砷毒性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硒不仅有抗氧化、增强免疫、调节代谢、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等作用,还具有解毒功能,能拮抗砷(As)、镉(Cd)、汞(Hg)、镍(Ni)、铅(Pb)等有毒化合物对机体的损伤.有研究表明高砷地区伴有低硒,砷中毒病人血清硒含量降低.因此,深入研究硒对砷的拮抗作用,对探索砷中毒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1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年龄7岁~47岁,平均23.2±2.6岁,对其采用改进的Porstmann法实施经皮穿刺堵塞术。以彩色多普勒,气囊导管探测未闭导管的大小,结合导管卡尺测量塞子并实施堵塞术。14例关闭成功,其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均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随访1年~7年无栓子移位或再分流发生。在未闭导管关闭后约30min时易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甚至发生休克。早期处理可避免这一并发症。此方法易于确定未闭导管的实际内径,可避免单凭造影测量的误差,疗效可靠。失败4例:1例未闭导管呈反漏斗型,1例塞子过小,脱入肺动脉,经送至股静脉并切开取出;另2例系股动脉太细而不能送入选定的塞子。1例因压迫过度发生股动脉血栓,经手术去除。  相似文献   
66.
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机体的各组织器官均有损伤。随着研究的深入,氟对生殖功能的毒性作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氟对生殖器官和细胞的毒性作用氟可引起体外培养的孕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出现多种病理损伤。Guney等[1]认为,氟可通过氧化应激诱导子宫内膜损伤,从而产生生殖毒性。关于氟对雌性小鼠氧化系统与抗氧化系统损伤的研究显示[2],染氟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也下降,丙二  相似文献   
67.
自1817年被发现以来,硒(Se)在生物体内广泛的生物学作用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宣布硒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硒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某些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大庆市新村地区儿童血铅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大庆市新村地区1~6岁儿童1560名,对其血铅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铅暴露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1560例儿童血铅分析中,儿童血铅值平均为62.14μg/L,血铅值≥100μg/L的比例为24.23% 铅中毒检出率为14.12%,影响儿童血铅水平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父母从事铅接触作业、父母的文化程度低、家庭装修、家庭居住环境、咬指甲,玩油漆玩具和废旧电池等不良卫生习惯等。结论大庆市新村地区1~6岁儿童铅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对儿童血铅水平的筛选,能及早发现儿童高血铅及血铅中毒,达到及时预防环境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采取相关措施,治疗铅中毒和保护儿童健康为目的。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通过热休克蛋白47重组质粒(HSP47 siRNA)和脂质体的混合液,对瘢痕疙瘩裸鼠动物模型的体内干预后,分析HSP47基因在瘢痕疙瘩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裸鼠瘢痕疙瘩动物模型,于第16天腹腔麻醉后在实验组瘢痕疙瘩内注射质粒、脂质体混合液0.25 ml,对照组裸鼠腹腔注射磷酸缓冲液(PBS)0.25 ml,原笼饲养,7 d回收标本,分别做mRNA水平检测,胶原蛋白水平检测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实验组 HSP47 mRNA表达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总胶原含量,Ⅰ型胶原蛋白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RNAi技术,通过过HSP47 siRNA表达载体特异性沉默瘢痕疙瘩中HSP47基因表达后,瘢痕疙瘩中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均能得到明显抑制,表明HSP47基因具有促进瘢痕疙瘩生成作用,为抑制瘢痕疙瘩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伊可新预防婴幼儿佝偻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婴幼儿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各50例,预防组口服伊可新1丸/d,1次/d,同时服用葡萄糖酸钙0.5-1支/d,2次/d(根据年龄);对照组只服用葡萄糖酸钙0.5-1支/d,2次/d(根据年龄)。1个月后比较两组佝偻病早期症状、体征发生率及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含量。结果:预防组仅有2例出现早期佝偻病表现,发病率为4%;对照组有13例出现早期佝偻病表现,发病率为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组血清BALP含量为(208.1±15.8)U/L,对照组为(263.8±22.7)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伊可新能有效预防婴幼儿佝偻病的发生,具有服用方便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