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5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复杂性尿道狭窄特别是尿道闭锁、合并假道者被认为是尿道内切开术的相对禁忌证。近年来随着腔内技术及影像医学的发展 ,使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成为可能。本院将超声医学与腔内技术结合 ,对复杂性尿道狭窄采用B超引导下尿道内切开术 ,取得显著效果。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  1993年 6月到 1999年 1月共行尿道内切开术 10 5例 ,对其中 2 5例复杂性尿道狭窄病人在B超实时引导下行尿道内切开术。 2 5例复杂性尿道狭窄均为男性 ,年龄 2 1~ 77岁 ,平均 35.8岁。非闭锁性尿道狭窄 15例 ,狭窄段长度 0 .3~2 .1cm ,<1.0cm 9例 ,1.0~…  相似文献   
82.
目的 通过国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对照组中FcγRⅢA-158F/V多态性的比较,确定其多态性与RA是否存在联系。方法 收集就诊192例汉族RA患者[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所修订的RA诊断标准]的临床资料,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确定FcγRⅢA的多态性,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RA患者中FcγRⅢA-158V/V纯合子基因型显著增高(X^2=11.85,P<O.01)。FcγyRⅢA-158V/V纯合子患者发病较158F/F纯合子早(P<0.05)。FcγRⅢA-158V/V纯合子类风湿因子(RF)的阳性率低于其他两组(P值分别为0.030和0.041)。结论 FcγRⅢA-158V/V纯合子与RA相关,FcγRⅢA多态性是RA发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结肠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的长期效果和影响因素. 方法 2000年10月至2009年9月采用结肠黏膜尿道成形治疗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46例.年龄17 ~70岁,平均39岁.尿道狭窄段长10.0~20.0 cm,平均15.2 cm.术前有平均2.7次不成功的尿道修复史.通过定期门诊或电话随访进行术后疗效评估,包括排尿情况和尿流率检查,部分患者行尿道造影和尿道镜检查等.以不需要任何处理包括尿道扩张,能正常排尿,尿流率在正常范围内者视为手术成功. 结果 结肠黏膜重建尿道的长度为11.0~21.0 cm,平均15.4 cm.1例失访,余45例随访20~120个月,平均62个月.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4例(8.9%),其中3例于术后3、8和24个月发生尿道外口狭窄,1例术后29个月发生结肠黏膜新尿道与尿道近端吻合口狭窄.另2例发生与结肠黏膜尿道成形术无关的尿道狭窄. 结论 结肠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术后长期效果理想;影响术后效果的因素是尿道口狭窄和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肾小管功能指标的表达变化特点,寻找更为敏感特异的生物学标志物,早期发现肾小管间质损伤。方法:经肾活检确诊的特发性FSGS组60例,对照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组(IMN)36例、微小病变组(MCD)30例。比较三组患者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白介素18(IL-18)、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与临床病情的变化情况,分析FSGS患者不同病理亚型及不同性质小管间质病变时KIM-1、IL-18、NGAL的表达特点。结果:(1)蛋白尿水平相当的情况下,FSGS患者肾小管功能损伤明显,尿KIM-1、NGAL、NAG、RBP水平均高于IMN、MCD患者(P0.05)。(2)尿KIM-1升高的患者较正常者血胱抑素C(CysC)增高(P0.05);尿NGAL升高的患者较正常者蛋白尿、血BUN、尿C3、尿α2-MG均增高,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明显降低(P0.05)。(3)FSGS患者中,存在急性或慢性合并急性肾小管间质病变者与仅有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者相比,尿KIM-1、NGAL明显增高(P0.01),而血清白蛋白降低(P0.05)。(4)NAG、RBP尚在正常范围的患者KIM-1、NGAL、IL-18已经增高,病理亦证实其肾小管间质存在不同程度的急性病变。尿KIM-1、NGAL、NAG诊断肾小管间质急性病变其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尿IL-18、RBP、CysC。结论:FSGS患者较IMN、MCD患者存在更为显著的小管间质损伤,其原因独立于蛋白尿严重程度之外。尿KIM-1、NGAL、NAG是诊断肾小管间质急性病变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85.
注射Macroplastique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注射Macroplastique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近、远期疗效。方法:12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2例曾行开放性膀胱颈部悬吊术,1例曾行Sling悬吊术。尿道镜直视下在膀胱颈远端0.5-1.0cm处尿道粘膜下注射Macroplastique,平均4.8ml。术后3、47个月随访其近期、远期疗效,结果:术后初期83.3%完全控尿,16.7%好转;术后3个月,55.6%治愈,22.2%好转,近期有效率为77.8%;随访47个月,33.3%治愈,22.2%好转,远期有效率为55.6%。膀胱颈部活动度小或无者治疗效果较好,膀胱颈部硅胶环绕一圈者治疗效果较好。结论:Macroplastique注射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简单、安全、微创方法,对无明显膀胱颈活动的Ⅰ型和Ⅲ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86.
目的:建立一种控尿可靠、导尿容易和手术方法简单的输出管。方法:选用缩窄后的回肠作为输出管,输出管的内口与贮尿囊作端侧吻合,其外口与脐孔作端端吻合,并将部分输出管固定在贮尿囊与腹壁之间的手术方法治疗10例膀胱癌患者。术后对输出管和贮尿囊作尿动力学和X线检查。结果:1例术后55d死于心脏疾病,余9例中8例白天和晚上均能控制排尿,术后尿动力学检查示贮尿囊充盈时输出管最大闭合压明显高于贮尿囊空虚时输出管最大闭合压,两者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t=-7.14,P=0.000098)。结论:采用回肠贮尿囊与腹壁的壁外支持可明显增强缩窄回肠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复方异丙托溴胺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AECOPD的疗效。方法将7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例)和对照组(n=3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异丙托溴胺溶液2.5 ml(含异丙托溴胺0.5 mg沙丁胺醇3.0 mg)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2 ml(含布地奈德1 mg)进行高流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即射流式雾化吸入);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方案。对两组治疗前后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肺功能有明显改善,随着使用时间延长,肺功能改善持续提高。对照组患者治疗初期临床症状、肺功能有所改善,随着使用时间延长,肺功能改善不明显。结论复方异丙托溴胺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8.
目的 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一B27(HLA-B27)。方法 对56例风湿科门诊及住院怀疑为强直性脊柱炎(AS)的患者,以HLA-B27的特异引物和内对照β-Globin引物对标本DNA分别进行常规PCR和SYBRGreen Ⅰ荧光PCR检测,并对HLA-B27阳性DNA进行不同倍数稀释后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常规PCR检测HLA-B27阳性的样本上具有136bp的条带,所有的阴性和阳性样本都有268bp的β-Globin条带,共有30例患者HLA-B27阳性。SYBR Green Ⅰ荧光PCR检测结果显示,阴性标本的熔解曲线图上(86.3 0.5)℃处有B-Globin的Tm峰.HLA-B27阳性的样本在熔解曲线上有(90.2 0.6)℃HLA-B27的Tm峰。两种方法结果符合率达100%。即使1:100稀释的。DNA也可用SYBR Green Ⅰ荧光PCR检测出结果,而常规PCR只有用原倍DNA才能检测出结果。结论 SYBR Green Ⅰ荧光:PCR法快速、准确、敏感、实时、简单和环保的特点是常规PCR法所没有的,完全能够替代常规PCR法,成为检测HLA-B27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89.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前瞻性观察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及其与疾病活动程度和并发症的关系。方法:63例经肾活检及临床确诊且蛋白尿≥3.5g/d的特发性FSGS患者进入本研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2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分析内皮细胞损伤指标循环内皮细胞计数(CEC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和E选择素(ES)的阳性率,观察起点内皮细胞损伤指标与其他临床指标及静脉血栓栓塞(VTE)并发症的关系,观察内皮细胞损伤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1)FSGS患者的各项内皮细胞损伤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无VTE的52例患者内皮细胞损伤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CECs48.1%、vWF92.3%,sTM96.2%,VCAM67.3%,ES28.9%,其中VCAM阳性患者的血压水平、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及肾小管损伤指标NAG酶、RBP均显著高于阴性者,CECs及ES阳性与阴性患者各项指标间无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sTM、VCAM与SCr显著正相关,VCAM、vWF与NAG、RBP均有正相关性。随访2月时15例达完全缓解(CR),13例部分缓解(PR),15例无效(NR),8例失随访,1例进入腹膜透析治疗退出本研究。CR组治疗后sTM、VCAM均明显下降,而vWF、ES水平变化不明显,PR组治疗前后相比sTM明显下降,余三项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NR组治疗前后各项内皮损伤指标均无明显变化。随访1年期间11例患者获得持续缓解,该组患者各观察点ES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sTM于随访2月时即降至正常,VCAM、vWF分别于随访2月、6月时开始下降,随访12月时仍高于正常对照。(3)合并VTE者CECs、vWF水平显著高于无VTE者。结论:FSGS患者存在明显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其中VCAM及CECs水平的异常升高分别与疾病的活动程度及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关系密切,随疾病的缓解内皮细胞功能得以不同程度的改善。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对FSGS患者的病情及血栓栓塞并发症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0.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一组表现为蛋白尿大于3.5 g/d,伴有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的临床综合征,可合并感染和血栓[1].血栓栓塞症是NS一个重要并发症,包括动脉和静脉血栓,其中最常见是肾静脉血栓(renal vein thrombosis,RVT),且多为无症状性[2],部分患者预后严重.关于NS和血栓之间存在很多尚未解决或有争议的问题,其中包括NS高凝状态的病理生理学特点[1]、血栓形成机制、最佳的诊断和抗凝治疗策略等.本文将重点讨论NS血栓并发症的病理生理学特点,阐明其高凝状态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