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7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妇幼保健系统妇科门诊就诊妇女中RTIs的流行现状。方法:对2003年7~9月到江苏省妇 幼卫生保健中心妇科门诊就诊的295例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妇科检查,并进行盐水湿片检查阴道毛滴虫和念珠菌、淋球菌培养、 沙眼衣原体抗体检测和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295例妇女中,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占24.07%(71/295),滴虫性阴道炎7.80% (23/295),淋球菌性宫颈炎0.34%(1/295),沙眼衣原体感染7.80%(23/295),梅毒血清学阳性0.34%(1/295),尖锐湿疣1.69% (4/295),尖锐温疣合并梅毒感染0.34%(1/295)。结论:南京地区妇幼保健系统妇科门诊就诊妇女中生殖道感染以念珠菌性外阴 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为主。对该人群应加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筛查。  相似文献   
42.
138例男男性接触者性传播感染相关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对男男性接触者进行相关血清学检测,以了解该人群的性传播感染情况,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男男性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取血清进行艾滋病病毒、梅毒、单纯疱疹病毒(HSV)2型、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检测。结果 共调查138例男男性接触者,抗-HIV检测均阴性。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阳性23例占16.7%,其中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阳性10例占7.2%。抗HSV-2-IgG、HBsAg、抗-HCV、抗-HEV阳性率分别为7.8%、9.7%、0和16.1%。结论 男男性接触者中有一定程度的性传播感染血清阳性率,应重视对该人群的性病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大观霉素与头孢曲松体外对沙眼衣原体的单独抗菌作用以及分别与红霉素、氧氟沙星和多西环素的联合抗菌作用。方法 采用培养液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体外单独对沙眼衣原体的抗菌作用,棋盘格稀释法研究抗菌药物体外联合后的相互作用情况。受试沙眼衣原体株总共12例,临床株10例,质控株2例。Ridit检验比较不同抗菌药物联合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沙眼衣原体而言,大观霉素与头孢曲松和几种抗菌药物体外联合后多数为无关作用。大观霉素与红霉素或多西环素联合时,分别有42%(5/12)和50%(6/12)的菌株表现出协同作用;头孢曲松与多西环素联合时8%(1/12)的菌株为拮抗作用;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联合时8%(1/12)表现为协同作用。统计结果显示,与大观霉素或头孢曲松联合时,红霉素、氧氟沙星及多西环素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红霉素或多西环素联合时,大观霉素比头孢曲松更为有效,U值分别为2.46和2.83,P值均<0.5;与氧氟沙星联合时,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大观霉素与红霉素或多西环素体外联合对沙眼衣原体能产生更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前,梅毒血清学诊断方法为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这两类血清学方法对梅毒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特点,但对早期梅毒螺旋体感染 (4周前 )的硬下疳患者敏感性较差,对神经梅毒和梅毒孕妇所生新生儿是否感染梅毒的早期诊断,以及经正规抗梅治疗的判愈等尚待研究。我们对梅毒患者进行 19S- IgM-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TPPA),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 )标本来源:经我所性病科诊断的治疗前一期梅毒 (硬下疳 )患者血清 15份,梅毒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血清 3份,经正规驱梅治疗后 3~ 4个月…  相似文献   
45.
患者男,51岁,因龟头部增生物6个月,加重2个月来我院性病科就诊。患者发病前3个月有非婚性行为2—3次,来我院就诊前6个月龟头出现片状增生物,在当地县医院诊断为尖锐湿疣,予CO2激光治疗,皮损全部消退。治疗后2周在原发部位开始出现片状增生物;1个月时,进行第2次CO2激光治疗,去除伞部皮损,但2周后在原发部位义出现与之前类似的片状增生物,近2个月皮损范同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46.
ConA 可与α-D-吡喃葡糖(α-D-Gluco-pyranose)、α-D-,比喃甘露糖(α-D-manno-pyranose)、α和β-D-呋喃果糖(α-and β-D-fructofuranose)及α-和β-D-呋喃阿拉伯糖  相似文献   
47.
沙眼衣原体临床株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沙眼衣原体临床株耐药的报道日益增多[1~5],涉及的抗菌药物包括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部分耐药株被证实与临床沙眼衣原体感染治疗失败有关.  相似文献   
48.
四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检测梅毒抗体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内常用的4种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的有效性,为临床选择梅毒诊断试剂提供依据。方法对180例临床血清分别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4种试剂的ELISA(试剂分别为A、B、C、D)。以TPPA结果为参考对照,分别统计各ELISA试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180例血清标本中,RPR阳性58例,TPPA阳性84例,两者均阴性95例。TPPA检测阳性率为46.67%(84/180),A试剂为44.44%(80/180),B试剂为45.00%(81/180),C试剂为45.00%(81/180),D试剂为28.33%(51/180)。D试剂与TPPA及其他3种试剂的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D试剂的敏感性最差(57.14%),而其他几种ELISA试剂的敏感性较好(94.05%~95.24%)。4种ELISA试剂的特异性均较理想(96.88%~100.00%)。结论个别国产ELISA试剂的敏感性差,提示在选择这类试剂时,应以质控血清进行预试验,使用符合要求的试剂。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生殖器疱疹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0例具有生殖器皮肤、粘膜损害的病人,采用ELISA和分型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生殖器标本中的单纯疱疹病毒(HSV),两种试验结果不符合者采用第二种PCR检测。结果 120例受检者中,ELISA检出49例HSV阳性,分型PCR检出50例阳性。单纯HSV-1感染者占生殖器疱疹的10.0%,单纯HSV-2感染者占80.0%,HSV-1和HSV-2混合感染者占10.0%。在120例标本中,107例两种试验结果是符合的,13例结果不符合。与“扩大金标准”比较,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分别为92.0%、95.7%、93.8%,分型PCR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分别为94.0%、95.7%、94.0%。结论 ELISA法检测HSV感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方便、快速,尤其适合大批量样本的检测,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与血清型特异性抗体法对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的检测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22例拟诊的生殖器疱疹患者分别采用FQ-PCR与HSV-2血清型特异性抗体2种方法进行HSV-2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及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2例拟诊生殖器疱疹患者FQ-PCR共检出HSV-2阳性148例,阳性率为45.96%;不同类型临床标本FQ-PCR阳性率有明显差异,其中水疱液的检出率最高,为60.26%,溃疡/糜烂拭子的检出率为51.82%,结痂痂皮的检出率为17.85%。HSV-2血清型特异性抗体法共检出任一抗体阳性153例(占47.51%);HSV-2 IgG单一阳性133例(占36.74%);HSV-2 IgM单一阳性10例(占2.76%);IgG和IgM均阳性10例(占2.76%)。FQ-PCR和HSV-2 IgG两者单一阳性的病例比较后发现,FQ-PCR单一阳性病例其发病至检测时间[(4.36±3.80)d]少于HSV-2 IgG单一阳性病例[(9.27±7.25)d](P0.01)。结论 FQ-PCR与血清型特异性抗体法同时检测有助于HSV-2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