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7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了解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假阳性发生率及原因。方法对本院2007-2008年门诊及住院病人送检的血清标本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环状卡片试验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7-2008年合计检测了10546份血清标本,RPR假阳性率为0.21%(15/7002)。2007年(0.32%)与2008年(0.11%)的RPR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RPR假阳性血清标本中10例为有高危性行为的常规检查者,2例为孕妇,皮肌炎、尖锐湿疣和龟头破溃者各1例。结论 RPR假阳性有一定的发生率。建议RPR阳性者以TPPA等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12.
南京地区妇科门诊就诊者生殖道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妇幼保健系统妇科门诊就诊妇女中RTIs的流行现状.方法对2003年7~9月到江苏省妇幼卫生保健中心妇科门诊就诊的295例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妇科检查,并进行盐水湿片检查阴道毛滴虫和念珠菌、淋球菌培养、沙眼衣原体抗体检测和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295例妇女中,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占24.07%(71/295),滴虫性阴道炎7.80%(23/295),淋球菌性宫颈炎0.34%(1/295),沙眼衣原体感染7.80%(23/295),梅毒血清学阳性0.34%(1/295),尖锐湿疣1.69%(4/295),尖锐湿疣合并梅毒感染0.34%(1/295).结论南京地区妇幼保健系统妇科门诊就诊妇女中生殖道感染以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为主.对该人群应加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筛查.  相似文献   
13.
利用荧光单克隆抗体标记,Annexin V凋亡检测试剂盒,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梅毒患者外周血中Th(CD4+)细胞和Tc(CD8+)T细胞比例变化,及Th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中Th细胞比例和Th/Tc比值显著降低,而Tc细胞比例显著升高;一期和二期梅毒患者,CD4+Th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升高.患者外周血Th细胞比例与Th细胞凋亡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38,P=0.021).  相似文献   
14.
大观霉素治疗淋病失败三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我国卫生部推荐的性传播疾病治疗方案中,大观霉素为治疗无合并症肛门生殖器淋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我国尚未见大观霉素治疗淋病失败的病例报道。本文首次报道3例大观霉素治疗淋病失败病例,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中有2例经实验室证实为耐大观霉素淋球菌感染,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梅毒在社会上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现将我院1989~2003年STD门诊梅毒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梅毒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梅毒患者外周血CD4+CD25bright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CD4^+CD25^bright调节性T细胞在梅毒患者免疫学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单克隆荧光抗体检测梅毒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bright调节性T细胞在CD3^+CD4^+辅助性T细胞(Th)中的比例。结果 血清固定组梅毒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比例较正常人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而一期、二期及潜伏梅毒患者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梅毒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血清RPR滴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梅毒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bright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高造成的免疫抑制可能在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江苏省部分城市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情况。 方法 用横断面调查。选择在江苏省部分城市MSM酒吧活动的人群,填写调查问卷并自愿选择STD检测。对MSM人群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相关因素分析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88人接受问卷调查、体检并提供检测标本,仅有同性性行为者占45.6%。尿液及尿拭子实验室检测:淋球菌阳性率1.3%(5/388),沙眼衣原体9.4%(36/385),生殖支原体17.2%(66/384)。血清学检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率1.0% (4/388),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率18.8%(73/388),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阳性率12.1%(47/388),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IgG抗体阳性率9.8%(38/388),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戊型肝炎病毒(HEV)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8%(38/388)、1.0%(4/388)和2.1%(8/388)。尿拭子涂片中性粒细胞计数是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调整比值比(AOR):5.30,95% CI:2.04 ~ 13.77,P < 0.01]。生殖支原体感染与年龄(AOR:2.84,95% CI:1.17 ~ 6.87,P < 0.05)、尿拭子涂片中性粒细胞计数(AOR:2.37,95% CI:1.01 ~ 5.57,P < 0.05)、尿道不适症状(AOR:2.43,95% CI:1.18 ~ 5.02,P < 0.05)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梅毒感染(RPR与TPPA检测同时阳性)与年龄(AOR:2.46,95% CI:1.05 ~ 5.75,P < 0.05)、HSV-2抗体(AOR:3.70,95% CI:1.62 ~ 8.44,P < 0.01)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MSM人群中具有较高的STD患病率,沙眼衣原体和生殖支原体是MSM人群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 【关键词】 同性恋,男性; 性传播疾病; 性行为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克隆并表达梅毒螺旋体Tp0136基因,对其表达产物进行纯化以及免疫活性分析。方法 全基因合成Tp0136基因,构建E.coli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用SDS-PAGE和Western印迹鉴定。用纯化的重组蛋白Tp0136免疫新西兰兔,并以重组Tp0136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鉴定其免疫原性,Western印迹检测梅毒阳性血清鉴定其免疫反应性。结果 成功构建E.coli表达载体pET28a-Tp0136,并表达和纯化出膜蛋白Tp0136,相对分子质量为50 000,纯度 > 95%。用重组蛋白Tp0136免疫新西兰兔,能刺激其产生高滴度抗体,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Western印迹显示其能与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结论 成功表达具有Tp0136全基因和较强免疫活性的膜蛋白,Tp0136可能在梅毒螺旋体的免疫致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适用于临床检验和旅行卫生保健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作者用梅毒脱胶体金试剂与TPPA试剂进行平行比较,对273份血清樯本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梅毒胶体金试验操作简便、快速读结果,具有很好敏感性,但是特异性比TPPA差.  相似文献   
20.
一期梅毒患者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快速血浆环状卡片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查(TP)等已作为常规试验检查梅毒患者。由于梅毒患者感染时间和就诊时间的差别及其他因素影响试验,使结果的敏感性不同。我们根据临床诊断,对TPPA、RPR和TP3项试验检测一期梅毒硬下疳患者血清和梅毒螺旋体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