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0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6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目的探讨大庆市城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状况及性别等差异。方法对1526例符合CCMD-3[1]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进行生活满意度量表调查分析。结果患者配偶性别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配偶不同文化程度比较除初中与高中比较无差异(P0.05)外,其余各项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且文化程度越高,差异越显著。不同病程患者配偶比较显示:15年内各组比较及与16年以上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1;16年以上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状况明显偏低,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开展家庭教育和早期心理干预有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2.
张宇  张树龙 《黑龙江医药》2007,20(4):376-376
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高,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在普通人群中,抑郁症的发病率和自杀率仍在增加.探讨对抑郁症的多种治疗方法已得到广泛关注,药物及催眠治疗对抑郁症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本作者以抗抑郁药博乐欣结合催眠治疗伴疼痛症状的抑郁症20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 检测由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反复发作导致心跳长间歇患者的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并分析肺静脉隔离对其影响. 方法 11例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4支肺静脉口外进行节段性肺静脉隔离,分析心跳长间歇与160次/min心房刺激测得的SNRT(SNRT160)及模拟心房颤动600次/min测得的SNRT(SNRT600)的关系及肺静脉隔离前后SNRT160及SNRT600的差异. 结果 11例患者均成功隔离所有肺静脉.12导联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提示与症状相关的心跳长间歇为(3464±918)ms.肺静脉隔离前测定的SNRT160为(1655±378)ms,SNRT600为(1682±419)ms;肺静脉隔离后测定的SNRT160为(1491±284)ms,SNRT600为(1518±218)ms.SNRT160及SNRT600肺静脉隔离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跳长间歇与肺静脉隔离前后SNRT无相关性. 结论 阵发性心房颤动终止后发生的心跳长间歇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所致的心跳长间歇的发生机制可能不尽相同.肺静脉隔离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诱发心跳长间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体位相关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定义为直立性不耐受的症状伴站立或直立倾斜10 min内心率增加≥30次/min或心率≥120次/min,持续时间≥3个月,不伴慢性虚弱性疾病,长期卧床或应用其他降低血管紧张度或降低自主神经张力的药物[1].  相似文献   
96.
本文对30例AMI患者进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的定位和定量分析,并与ECG的定位和定量分析进行比较,对靶心图存在的缩小和扩大病灶因素用左室模型进行校正。结果表明: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后侧壁、后间壁、后壁和心尖部梗塞的定位上明显优于ECG,经模型校正后靶心图所测梗塞面积百分比与QRS记分所测梗塞面积百分比相关良好(r=0.706,P<0.1)。预后不良组无论靶心图或QRS记分所测梗塞面积均明显高于预后较好组。  相似文献   
97.
张树龙 《当代医学》2010,16(12):141-142
目的评价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1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奥氮平、氟哌啶醇、喹硫平治疗,疗程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疗效,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奥氮平组有效率为91.11%;氟哌啶醇组有效率为88.10%、喹硫平组有效率为90.70%;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f〉0.05,Pok〉0.05)。治疗2周末各组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并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呈持续性下降。奥氮平组与氟哌啶醇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差距逐渐缩小。奥氮平组与喹硫平组比较仅在2周末有显著差异,在4周和8周末时无显著差异。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起效时间短于氟哌啶醇和喹硫平,远期疗效与喹硫平相当,优于氟哌啶醇;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8.
影响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时心室率的因素有心房率、房室结的传导性质、隐匿传导等。本文旨在探讨房室结的传导性质,即房室结前传文氏点和有效不应期与房颤时心室率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心内电生理检  相似文献   
99.
刘巍  杨延宗  林治湖  高连君  刘莹 《海南医学》2002,13(12):197-198
病历资料患者邵× ,男 ,2 6岁 ,因“发作性心悸 10年加重 2月伴晕厥 3次”入院。约10年前该患在运动时突发心悸 ,继而意识丧失 ,二便失禁 ,约 6 - 7分钟后症状自行缓解。当时入我院治疗 ,诊断“持续性室速、心脏发育不良” ,口服慢心律 ,“室速”消失出院。出院后偶有心悸发作 ,但持续时间短。 2月前患者于爬山和饮酒后再发心悸 ,后晕厥 ,持续约 3-4分钟。近 2月来心悸发作次数明显增加 ,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入院时ECG示房扑 1:1或 2 :1下传 ,心室率约 130次 /分 ,频发多型性室早 ;Holter示房扑伴1:1或 2 :1下传 ,多源性室早 ;心…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总结 2 1例起源于肺静脉的房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点 ,探讨触发和驱动两种机制的区别。方法  2 1例房性心律失常 ,男性 16例 ,年龄 5 2 .1± 9.9岁 ,病史 6.9± 5 .8年 ,电生理检查证实起源于肺静脉 ,起源点共 2 9个。触发定义为由肺静脉发出的 1次或连续多次激动传导至心房引起心房组织的快速电活动 ,当肺静脉电活动终止后 ,心房肌的快速电活动依然存在。驱动定义为心房肌快速电活动的发生和持续与肺静脉的快速电活动有关 ,当肺静脉电活动终止后 ,心房电活动随之终止。结果 房性心律失常分为 5种 :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扑 )、心房颤动 (房颤 )、紊乱心房律。 5中心律失常都可以表现为驱动机制 ,90 %以上的房性心律失常发作表现为驱动机制 ,共同的特点是 :1:1驱动时局部肺静脉电位明显较体表P’波提前 ,在该部位行S1S1刺激夺获心房时的心房激动顺序与心动过速时完全相同 ,非 1:1驱动时肌袖的激动频率明显快于心房激动频率。触发机制的心律失常只有房扑和房颤。两种机制 ,可交替出现 ,并有房扑和房颤的相互转化。还有一种特殊现象 ,即心房早博刺激可以触发肺静脉出现高频激动 ,继而又驱动或触发房性心律失常。结论 肺静脉起源的房性心律失常以驱动机制为主 ,各种房性心律失常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