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当前内镜技术是诊断早期大肠癌最重要的检测手段,尤其是放大色素肠镜能清晰观察大肠病变腺管开口形态,并据此将病变区分为非瘤性和瘤性病变,可为病变的内镜诊断、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1].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晚期食管完全性梗阻时支架的置入方法。方法 首先采用导管 导丝法使梗阻再通,后依次扩张、支架置入。结果 共完成食管癌完全性梗阻支架置入16例。结论 导管法再通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食管癌完全性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3.
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可达95%~97%.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非常重要.近年研究表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肿瘤细胞生长、凋亡和肿瘤血管生成中具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42例早期胃癌组织的COX-2表达情况,以探讨其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4.
胆汁CEA、CA19-9联合检测对肝外胆管癌及壶腹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胆汁CEA、CA19—9联合检测对肝外胆管癌及壶腹癌诊断价值。方法观察组38例肝外胆管癌及壶腹癌患者在行ERCP检查前检测血清CEA及CA19—9,行ERCP检查时经造影导管抽取胆汁5ml用放免方法检测CEA及CA19—9,同时在导丝引导下自胆管咬取活检行病理检查,并记录影像学特征;同样,对照组30例非恶性病变患者在行ERCP检查时抽取5ml胆汁检测CEA及CA19—9。结果观察两组患者胆汁CA19—9、CE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结果-致;观察组患者胆汁及血清CA19—9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E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胆汁CEA、CA19—9联合检测对肝外胆管癌及壶腹癌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5.
OBJECTIVE HPLC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Glibenclamide and Paeonol in Jin Yi Capsules.METHODS Jin Yi Capsules were separated on a C18 column with the mobile phase of methanol-ammon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solution(62:38) and detected  相似文献   
36.
恶性胆道梗阻内镜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胆道梗阻采用内镜介入治疗方法 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8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进行内镜下介入治疗,置入单根塑料支架42例,双根塑料支架10例,金属支架26例,15例于金属支架内置入125I粒子行腔内近距离照射治疗.结果 77例患者一次性支架置入成功,1例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联合ERCP支架置入成功,术后2周塑料支架组平均总胆红素降至68.92 μmol/L,金属支架组降至64.15 μmol/L,125I粒子组降至61.13 μmol/L.术后随访,1年后125I粒子置入患者86.7%引流有效,内镜与超声复查,肿瘤病灶无扩大,未见周围淋巴结转移;另外两组引流通畅率分别为1.9%、27.3%.结论 内镜介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方法 有效,疗效满意,合并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津溢胶囊中格列本脲和丹皮酚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柱,以甲醇-磷酸二氢铵溶液(62∶3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4 nm.结果 格列本脲进样量在0.34~1.69 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丹皮酚进样量在0.17~0.83 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格列本脲98.6%(RSD=0.5%,n=6);丹皮酚101.1%(RSD=1.4%,n=6).结论 本方法测定津溢胶囊中格列本脲和丹皮酚的含量准确,方便快捷,且分离效果好.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探讨复方首乌颗粒(何首乌、葛根、丹参)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复方首乌颗粒中的何首乌、葛根及丹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制剂中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及葛根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1752~0.3504μg(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100.23%,RSD=1.2%(n=9);葛根素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8160~1.224μg(r=1.0000,n=5),平均回收率为99.75%,RSD=1.3%(n=9)。结论所用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复方首乌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40.
在抱有积极的人际期待的前提下,社会排斥激发个体积极恢复受损的归属需求,重新与他人建立关系。然而,社交焦虑者遭受排斥后却表现出与一般个体截然不同的归属需求补偿缺失的反应倾向,具体表现在认知、情绪、生理与神经以及行为方面。进一步地,基于认知信念、社会监控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以及事后加工过程,对反应偏差的形成提出了四种潜在心理机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