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儿童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肺转移的临床特征及~(131)I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4例首次接受~(131)I治疗时年龄≤18岁的DTC肺转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儿中男5例、女9例,平均年龄(12.71±3.05)岁,均在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术后接受~(131)I治疗,平均接受~(131)I治疗4次,中位累积剂量为9.43(8.25~19.74)GBq。14例患儿治疗后完全消除4例(28.6%)、好转或稳定8例(57.1%)、无效或进展2例(14.3%),有效率为85.7%(12/14)。中位随访时间63.4(6~124)月,患儿生存率为10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3.5个月,2年无进展生存率84.61%,5年无进展生存率80.0%。结论儿童DTC肺转移发生率较高,~(131)I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paraganglioma,PPGLs)术后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早期(术后2年内)发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60例初诊为PPGLs术后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骨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骨转移灶的分布差异。结果:60 例PPGLs患者单发骨转移14 例(23.3%),多发者46 例(76.7%)。发生骨转移的中位时间为 84 个月,早期骨转移者 15 例(25%)。单因素分析示PPGLs患者的年龄与早期骨转移有关(χ2=6.207,P=0.045)。早期骨转移中年龄<60岁者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00,P=0.000)。PPGLs共发现骨转移灶 353处,其中胸椎转移 79 处。27例(45.0%)患者出现骨转移相关并发症,依次为骨痛(88.9%)、麻木(51.9%)、骨折(37.0%)、瘫痪(11.1%)及高钙血症(3.7%)。结论:PPGLs患者的年龄与早期骨转移有关,年龄<60岁者发生早期骨转移多见,绝大多数骨转移发生在手术 2年以后。PPGLs骨转移灶通常为多发,其中以胸椎转移最为常见。骨转移相关并发症最常见为骨痛。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螺旋CT血管成像(CTA)和灌注成像(CTPI)对胃癌血供和血流动力学评价及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88例,其中63例采用体部灌注扫描序列行灌注扫描,分析血容量(BV)、血流量(BF)、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与胃癌局部分化、侵袭的相关性。27例患者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胃癌的位置及供血血管。结果 27例增强扫描患者中20例肝固有动脉、腹腔干、胃网膜右动脉、胃左右动脉应用容积再现(VR)可清晰显示,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细小血管,胃癌血供与肿瘤生长位置有密切关系,胃癌血管基本来自胃自身血管,BV、BF、PS、MTT与T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F、BV、PS、MTT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螺旋CTA能够清晰显像胃部肿瘤的血管及血供,提供了肿瘤与血管关系的观察,CTPI可显示胃癌局部分化、侵袭程度。  相似文献   
24.
脑室内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室内脑膜瘤影像学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脑室内脑膜瘤的CT、MRI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征及其病理基础。结果本组11例患者,其中8例位于侧脑室,3例位于三脑室。除1例与瘤周脑组织分界不清、浸润性生长、水肿较明显外,余肿瘤呈不规则形分叶状(7例)或类圆形(3例)、边界较清,相应脑室不同程度扩大,邻近脑实质轻度水肿。MRI表现为T1WI等(2例)或稍低信号(9例),T2WI表现为等、稍高或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显著不均匀强化。CT平扫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略高密度影。结论脑室内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MRI结合CT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病理解剖特征。  相似文献   
25.
1临床资料输尿管结石560(男324,女236)例,年龄16~68(平均38)岁.其中左侧输尿管246例,右侧输尿管268例,双侧输尿管46例,合并肾功能减退者28例,合并妊娠12例,孤肾合并输尿管结石5例,上段输尿管139例,中段输尿管154例,下段输尿管267例,合并输尿管狭窄68例,合并输尿管息肉156例,合并输尿管扩张及不同程度肾积水286例,36例有肾或输尿管切开取石史,196例行体外震波碎石效果不佳,其中16例形成石街.本组经X线诊断的阳性结石388例,经B超或静脉肾盂造影诊断的阴性结石148例,未发现结石经输尿管镜诊断的结石24例.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针刺常规穴位配合董氏奇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常规穴位配合董氏奇穴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用常规穴位针刺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表(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前、治疗1周后组间比较,两组患者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及治疗3周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针刺常规穴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在此基础上配合董氏奇穴治疗,则疗效更佳显著。  相似文献   
27.
目的:总结131I美妥昔单抗(商品名:利卡汀)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已确诊的HCC患者79例,采用经肝动脉途径灌注利卡汀治疗。治疗后每月随访患者一般情况、影像学改变、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变化等。对治疗前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复发情况进行比较,评价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利卡汀治疗后71例随访的患者中1个月无复发率为100%,3个月无复发率为76.1%,6个月无复发率为28.2%。所有患者中死亡14例,占19.2%,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均未发生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131I美妥昔单抗用于不可手术切除肝癌患者,尤其是肝功能情况较好患者的疗效明显;是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收治并进行外科干预的乳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保留肋间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患侧上肢以及腋部皮肤的感觉情况,患侧胸肌的外形情况,患肢负重情况,患侧上肢疼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腋窝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Ⅰ期和Ⅱ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患侧上肢以及腋部皮肤的感觉情况,患侧胸肌的外形情况,患肢负重情况,患侧上肢疼痛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9.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9岁,因腹胀,乏力,纳差3个月余于2009年7月29日入院。患者2009年4月出现腹胀,乏力,纳差。行腹部B超及CT检查示,肝内多发占位,肝硬化,大量腹腔积液,脾大。以原发性肝癌晚期收住院。既往有多年大量饮酒史,近十年来饮白酒500mL/d。无慢性肝炎病史,高血压病史十余年,血压一直在160/80mmHg左右,未正规服用降压药物。入院查体:T36.9℃,P82/min,R19/min,BP150/80mmHg,皮肤色素沉着,巩膜黄染,肝掌,面部可见蜘蛛痣,腹部膨隆,肝肋下及剑突下可及,质韧,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腹围102cm。实验室检查:ALT28.1U/L,AST52U/L,  相似文献   
30.
张晓勇  周春祥 《安徽医学》2014,(10):1437-1439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大鼠肝巨噬(Kupffer)细胞分泌致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CCl4皮下注射SD大鼠进行肝纤维化造模,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大鼠肝Kupffer细胞,ELISA检测不同浓度青蒿琥酯处理LPS刺激的大鼠肝Kupffer细胞分泌致炎细胞因子TNF-α、TGF-β1和IL-6的变化。结果造模12周后,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肝纤维化,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的大鼠肝Kupffer细胞在LPS刺激后TNF-α、TGF-β1和IL-6的表达量在模型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0μmol/L、125μmol/L、175μmol/L、225μmol/L 4个浓度的青蒿琥酯处理后,模型组较对照组致炎细胞因子TNF-α、TGF-β1和IL-6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并且175μmol/L为最佳抑制浓度(P<0.05)。结论青蒿琥酯可以抑制大鼠肝Kupffer细胞分泌致炎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