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64篇
药学   133篇
  1篇
中国医学   20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延髓麻痹即球麻痹是指脑干病变、疑核受损以及延髓神经损害产生的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镇咳不能等症。西医治疗尚无特殊的有效疗法,预后多不良。采用石学敏院上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辨证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2.
张春红  张连学  李向高  郜玉钢  刘雅静 《中药材》2006,29(11):1200-1203
为了充分利用人参资源,寻找新型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我们采用肿瘤细胞染色计数法(MTT法)比较了三种新的人参二醇脂肪酸酯衍生物[3β-乙酰氧基人参二醇(Ⅰ)、3β-棕榈酸酰氧基人参二醇(Ⅱ)、3β-硬脂酸酰氧基人参二醇(Ⅲ)]和人参二醇的抗肿瘤活性。所用癌株为绿猴肾癌株(Vero);阳性对照为5-氟尿嘧啶;空白对照是5%新生牛血清的RPM11640培养基;阴性对照为与配药所用相同比例的溶剂和培养基。结果:化合物Ⅰ抗肿瘤活性最强,其次为人参二醇,Ⅱ和Ⅲ抗肿瘤活性最弱且两者活性相当;人参二醇脂肪酸酯衍生物抗肿瘤活性与浓度呈正相关,但与脂肪酸分子量无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醒脑开窍”针法以脑府立论,注重“神不导气是百病始生”的关键,不仅对中风疗效确切,而且对神志精神疾患、厥闭脱证、顽固疼痛、现代脑病及各种疑难杂症多有良效,在针灸治疗学中独具特色。观察以“醒脑开窍”针法为主治疗脑病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主穴取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风池、完骨、天柱。先针双侧内关,直刺1.65~3.33cm,施捻转提插泻法1min;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99~1.65cm,雀啄泻法,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三阴交,沿胫骨内侧后缘与皮肤成45度角,进针3.30~4.95cm,提插补法使下肢抽动3次为度;极泉,极泉穴沿经下移2寸(同身寸),避开腋毛,直刺3.30~4.95cm,提插泻法,使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尺泽,曲肘120度取穴,直刺3.3cm,提插泻法,使患者前臂及手指抽动3次为度;委中,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3.3cm,提插泻法,使患者下肢抽动3次为度;风池、完骨、天柱、翳风针向喉结,进针6.6~8.75cm,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1min。用此法治疗脑外伤后遗症、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各1例。[结果]4例患者均痊愈。[结论]醒脑开窍针法具有广泛的适应范围和卓著的临床疗效,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4.
在德国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郁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郁证多因长期承受过度压力 ,精神紧张致使肝气郁结、气机逆乱、心 (脑 )神失养所引起的一类病证 ,包括中医文献记载的“奔豚气”、“梅核气”、“厥证”、“脏躁”等证候类型及现代医学中的神经症中的焦虑证、抑郁证等。该病的罹病率在欧洲及中国均呈上升趋势 ,我们于 2 0 0 0年~ 2 0 0 1年在德国诊所工作近 1年 ,运用石学敏教授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68例郁证患者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8例患者 ,来源于德国斯图加特市和海尔布隆市中医针灸中心 ,均为门诊病人。男性 2 2例 ,女性 46例 ;年龄最小者 1 4岁 ,最大者 78…  相似文献   
55.
首因效应对患者的心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工作的实践一再表明,患者因为安全需要遭到威胁,顺乎自然的产生心理自卫,尤其刚入院治疗的患者思想格外敏感,他们多虑又多疑 ,往往将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误解为某种暗示,并由此演绎推理,甚而推导出极为荒诞的结论.在这种场合,护士与患者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个担任生命卫士;另一个便是生命庇护的寻求者.因此,通过护患之间的感情交流影响或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行为,确实是护理人员不容忽视的责任,而首因效应对于形成什么样的护患关系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它为实现心理护理起到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56.
防风类药材的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covia divaricata(Turz.)Schisck未抽花茎植株的干燥根。迄今为止,已从生药防风中分离出来的各种化学成分达100种以上[1],但主要以升麻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和亥茅酚苷4种色原酮成分的含量为质量控制和评价指标[2]。经调查我国23个省市防风使用情况,查明目前这些地区大多使用正品防风,但也有将伞形科另外l0种植物的根作防风使用[3]。近年来防风需求量日益增大,而野生资源日益匮乏,规范....  相似文献   
57.
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化疗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即TP方案)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58例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加卡铂进行治疗,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化疗前心理护理,化疗过程的强化护理及毒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化疗后护理。结果58例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本组病人主要毒副反应:过敏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脱发的发生率分别为6.8%、34.4%、51.7%、44.8%、87.9%,无IV度反应,有效地预防和减轻了毒副反应,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提高了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8.
普瑞博思(Prepulsid)又名西沙比利(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是第三代胃肠促动力药。本文报道用普瑞博思治疗46例FD患者并与安慰剂组作对照,以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9.
头孢呋辛钠为第二代半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1]。近年来发生变态反应的病例也屡有报道,已引起医药界的广泛重视。为安全起见,临床上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笔者于2007年9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头孢呋辛钠皮试液在室温下1d内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0.
护理缺陷发生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和永恒课题,已成为国内外医院管理工作者的共识。护理缺陷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清、粗心大意、不按照规章制度或技术操作规程等发生误差,而对病人造成不成程度影响。重视和分析护理操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依法调整护理行为,对避免和减少护理纠纷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