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分析门诊流程现状,提出引进身份证识别系统、法律和制度保障、"银医一卡通"的使用、信息发布平台的使用等门诊流程优化对策,并改善门诊工作站硬件的科学管理,最终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获得性肺炎克雷伯杆菌所致的重症感染国内外时有报道[1-3],而外科术后由肺炎克雷伯杆菌导致的院内感染,也逐渐引起我们的关注.现将2例术后重症感染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3.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9岁,因“阵发性心前区闷痛6年,加重1年”,于2012年3月9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一直口服药物治疗,血压、血糖控制可。入院前曾皮下使用肝素抗凝治疗。入院查体:血压140/70mmHg(1mmHg=0.133kPa),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相似文献   
54.
本文结合背向散射超声多普勒信号模型对超声多普勒功率的概念及其特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种用超声多普勒功率来检测颅内血管血流分布的方法。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在噪声背景下灵敏准确地反应沿声束指向一维空间各个位置是否存在血流以及血流强度的大小。这一方法已被用于经颅多普勒(TCD)脑血流分析仪中,解决了现有经颅多普勒检查时只能凭经验盲目搜寻颅内血管的问题,并提供了颅内血管分布的相对位置信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方便准确地判定所检测的是哪一根血管。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苯的代谢产物1,4-苯醌(1,4-BQ)能否活化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以及活性氧(ROS)在线粒体自噬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以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为受试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1,4-BQ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和1,4-BQ+NAC组。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蛋白LC3、PINK1和Parkin表达,采用DCFH-DA染色法测定胞内ROS含量。结果对照组细胞线粒体呈正常杆状结构,嵴线分明;1,4-BQ组可见呈椭圆肿胀变形的线粒体和包含双层膜性结构的线粒体自噬体。与对照组比较,1,4-BQ组的LC3-Ⅱ/LC3-Ⅰ比值、PINK1、Parkin蛋白表达和ROS含量均增加(P0.05);1,4-BQ+NAC组的LC3-Ⅱ/LC3-Ⅰ比值、PINK1、Parkin蛋白表达和ROS含量均低于1,4-BQ组(P0.05)。结论 1,4-BQ可诱导PINK1/Parkin途径的线粒体自噬,且ROS在诱导的线粒体自噬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摘 要〕 目的:研究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永城市产后子宫内膜炎患者大肠杆菌、坏死梭杆菌、化脓隐秘杆 菌三种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筛选永城市 6400 名体检产妇,接受宫腔分泌物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与 致病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筛选出健康产妇为对照组,产后子宫内膜炎患者为观察组,对观察组进行药敏 试验,总结产后子宫内膜炎致病菌分布情况以及致病菌耐药性规律。结果:在 6400 例产妇中产后子宫内膜炎患者例 数 1961 例,产后子宫内膜炎发生率为 30.64 %。观察组患者的化脓隐秘杆菌阳性率、坏死梭杆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大肠杆菌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大肠杆菌、化脓隐秘杆菌、坏死梭杆菌对子宫内膜炎患者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中以大肠杆菌耐药性数量最多 (9 种),而后分别是坏死梭杆菌(6 种)、化脓隐秘杆菌(2 种),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耐药性分布情况的深入分析发现, 大肠杆菌的耐药类型主要以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为主,化脓隐秘杆菌的耐药类型以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青霉素类为主, 坏死梭杆菌的耐药类型以大环酯类抗菌药物、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糖肽类抗菌药物、放线 菌产生的广谱抗菌药物为主。结论:2019 年至 2020 年永城市产后子宫内膜炎大肠杆菌、坏死梭杆菌、化脓隐秘杆菌 三种致病菌分布以化脓隐秘杆菌和坏死梭杆菌为主,而在子宫内膜炎致病菌耐药性上以大肠杆菌耐药性最高,化脓隐 秘杆菌和坏死梭杆菌次之。  相似文献   
57.
目的:通过对威海地区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和染色体核型的分析,探讨遗传因素与男性不育之间的相关性,为患者的生育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多重PCR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对来院就诊的302例男性不育患者及136例健康男性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同时用G显带方法分析染色体核型.结果:302例患者中检出染色体异常11例,染色...  相似文献   
58.
1 病例介绍 病人,31岁,孕1产1,已婚,农民.2007年2月22日因停经50 d、阴道出血13 d、右下腹疼痛5 d于入院.入院查体:体温 36.5,脉搏 75/min,呼吸20/min,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正常,腹平软,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妇科检查:经产型外阴,阴道通畅有血迹,后穹隆不饱满,宫颈光滑,举痛阳性,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右附件区增厚压痛明显,左附件区未及明显异常.后穹隆穿刺抽出5 mL不凝血.B超检查回报:子宫正常大小,宫腔内回声均匀,右附件区有一包块4.5 cm×3.0 cm,回声不均,边界不清,子宫后方可见少量液性暗区.血常规:血红蛋白11.0 g/L,白细胞8.0×109 /L ,中性粒细胞78%,淋巴细胞22%.入院诊断:宫外孕.病人停经35 d,早早孕试验阳性,早孕反应不明显,停经37 d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在当地给予保胎治疗,停经45 d停用黄体酮后再次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并伴有阵发性右下腹钝痛、下坠,无放射.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评价STS评分系统[the 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STS)2008 Cardiac Surgery Risk Models]、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EuroSCORE)、Parsonnet评分系统和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探讨其介入治疗的远期预后。方法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确诊为AMI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411例,青年(年龄≤44岁)组73例,平均(404-5)岁;老年(年龄〉160岁)组338例,平均(684-6)岁。记录既往病史、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并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平均随访(3.54-1.3)年。结果与老年组相比,青年组绝大多数为男性(X^2=28.064)、体质量指数(t=2.528)高,有吸烟史(X^2=21.150)、饮酒史(X^2=20.244)、家族史(X^2=5.695)以及有过劳过激诱因者比例(X^2=11.482)和血甘油三酯浓度(t=4.302)显著升高,而高血压病史(X。=4.471)、脑卒中病史(X^2=5.412)、有前驱症状者比例(X^2=5.654)、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2.837)及尿酸浓度(t=3.757)显著降低(P〈0.001或P〈0.05)。青年组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45.2%与25.1%,X。=11.800,P〈0.001),前降支最易受累(58.9%与40.5%,)(2=8.232,P〈0.01)。随访期间,青年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生率低于老年组(0与7.4%,X^2=4.527,P〈0.05)。结论吸烟、饮酒、肥胖、家族史、血脂异常是青年组AMI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组多以过劳、过激为诱因,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少,以前降支病变、单支病变多见,远期预后良好,应积极早期行PCI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