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目的 建立多伞阿魏的冰冻切片方法,并对其不同器官中挥发油和香豆素类成分进行组织化学定位研究。方法 以多伞阿魏根、茎、叶柄、叶为材料,考察蔗糖保护剂质量分数、液氮速冻时间、包埋条件、切片厚度、冷冻温度和时间、后处理方式等影响因素,对比冰冻切片的完整度、显微效果、伸卷度和清晰度,进而筛选最佳切片条件。分别利用苏丹Ⅳ染色法和荧光显微镜技术定位多伞阿魏的挥发油和香豆素类成分。结果 多伞阿魏根、茎、叶柄、叶冰冻切片的最佳条件为根以质量分数10%、15%、20%梯度蔗糖作为保护剂;茎和叶柄以质量分数10%、20%、30%梯度蔗糖作为保护剂;叶以质量分数20%、25%、30%梯度蔗糖作为保护剂;以胶水-水(2∶1)作为包埋剂;液氮速冻20 s,-25 ℃回温30 min;-20 ℃下切片,切片厚度25 μm;贴片后用相同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冲洗,将切片在冰袋上静置一段时间,于常温条件下保存,其中蔗糖保护剂质量分数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组织化学定位结果显示,多伞阿魏4种器官中挥发油和香豆素类成分均主要分布于树脂道。结论 该研究首次建立了多伞阿魏冰冻切片方法,该方法成片率高、步骤相对简化;多伞阿魏的挥发油和香豆素类成分主要积累在树脂道中。  相似文献   
142.
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缺血性卒中的预警信号,血浆纤维蛋白原(Forecasting,Fg)水平升高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发生和发展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引,但血浆Fg与TIA患者预后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通过测定TIA患者血浆Fg水平,探讨其对判断预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3.
目的:分析2011~2015年间不同地区医院诊治的软组织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布,为进一步规范化诊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研究参与单位为北京市、河南省、河北省、湖北省、浙江省、广东省6省市15家二级以上医院,其中三级医院14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家。收集2011年至2015年所在这些医院收治的全部首诊为软组织肉瘤患者的临床信息。设计统一调查表,使用Epidata软件进行平行双录入。肿瘤部位、病理组织类型编码规则以国际疾病分类第三版编码(ICD-O-3)为准。年龄为首诊时实足年龄,划分为18个年龄组和4个年龄段。并统计治疗方式信息。结果:2011年至2015年间,15家医院共收集3 712名病例(1 895例男性,1 817例女性)。胃肠道间质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组织类型(534例),占所有病例的14.39%,其次是未特指的软组织肉瘤(521例),占所有病例的14.04%。软组织肉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其中以结缔组织和软组织,如头部、四肢和盆腔等部位发病最多,共1 130例,占所有病例的30.44%。女性55~59岁病例占比最高,占13.54%,男性60~64岁最多,占12.98%。0~14、15~44岁年龄组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依次是恶性横纹肌肉瘤、软组织肉瘤(未特指),45岁以及≥60岁年龄组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均是胃肠道间质性肉瘤。手术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其次是化疗和放疗。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软组织肉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好发于高年龄组人群。男性发病年龄高峰高于女性。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各医院治疗方式不同,应进一步制定软组织肉瘤治疗规范。  相似文献   
144.
中国肿瘤登记地区2007年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目的]对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2007年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数据进行汇总,描述和分析中国肿瘤登记覆盖地区肿瘤负担情况。[方法]2010年,上报2007年肿瘤登记资料的登记处共48个,其中数据符合标准的登记处有38个。38个登记处覆盖人口59 809 313人(其中城市44 609 139人,农村15 200 174人),共报告新发病例165 171例,死亡病例105 916例。病理诊断比例为65.83%,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为1.95%,死亡/发病比为0.64。分别计算38个登记地区发病率、死亡率,地区别、性别、年龄别发病死亡率,年龄调整率,疾病构成比和累积率,以反映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的负担情况及其特征。[结果]38个中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76.16/10万(其中男性305.22/10万,女性246.46/10万;城市地区为284.71/10万,农村地区为251.07/10万),中标率145.39/10万,世标率189.46/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1.68%。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77.09/10万(其中男性219.15/10万,女性134.10/10万;城市地区为173.55/10万,农村地区为187.49/10万),中标率86.06/10万,世标率116.46/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3.06%。常见肿瘤发病前10位是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女性乳腺癌、食管癌、胰腺癌、膀胱癌、脑瘤和淋巴瘤,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6.12%。死亡前10位的肿瘤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白血病、脑瘤和淋巴瘤,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4.37%。[结论]恶性肿瘤依然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其中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女性乳腺癌负担明显,应进一步加强对主要肿瘤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5.
中国部分市县2003年恶性肿瘤死亡年度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分析中国各肿瘤登记处2003年人群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33个肿瘤登记处2003年以人群为基础的登记数据资料,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及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和国际癌症登记协会推荐的肿瘤登记原则和方法,进行资料的汇集、整理、审核和分析.[结果]全国33个登记处2003年死亡登记覆盖人口合计49 401 800人,约占全国2003年末人口总数的3.82%.2003年新报告恶性肿瘤死亡病例数合计76 846例,其中男性47 285例,女性29 561例.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在54.2/10万~303.0/10万之间.在县级以上城市登记地区中,恶性肿瘤粗死亡率最高的是上海市219.8/10万,最低的为深圳市54.2/10万.在县及县级市登记地区中,最高的是扬中市303.0/10万,最低的为赣榆县74.0/10万.各地区居死亡第1位的恶性肿瘤有肺癌、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结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是我国登记地区居民主要恶性肿瘤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