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了解非住院老年骨折病人对家庭护理服务的需求。[方法]应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观点构成的方法,采用非结构式深度访谈法和观察法了解老年骨折病人对家庭护理服务的认识和主观需求。[结果]老年非住院骨折病人对专业家庭护理服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渴望建立家庭护理服务中心,希望得到上门服务。其需求主要为:对家庭病房的需求,骨折合并内科疾病相关护理知识的需求,对个性化与“家属互动式”的健康教育服务的需求,对互动式信息托管系列服务的需求,对功能康复训练系列护理服务的需求。需要提供的具体护理内容为:体住护理、入厕、更衣、营养、拐杖的使用、石膏的专业护理、骨折合并内科疾病的个性化护理。[结论]家庭护理服务是非住院老年骨折病人的普遍需求,是我国家庭护理应重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42.
骨科医院急症患者就诊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创伤骨科急症患者的就诊特点及规律,探讨其对护理管理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唐山市第二医院2003年6月1日0时起~2005年5月31日23∶59分止53577例急症患者的病种、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地区分布、受伤机制、一般病人和危重病人就诊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手外伤最多;24h就诊高峰段为8∶00~11∶00,14∶00~21∶00,每周就诊高峰时间是周一、周二,夜班和晚班虽然总就诊数量减少,但危重病人在班次中所占比例大,节假日、双休日突发公共事件多;受伤区域路北区最多,其次是路南区;受伤机制中前三位依次为交通伤、重物砸伤、高处坠落。结论骨科急诊护理管理应根据就诊现状调查科学运作,倡导建立在实证基础之上的人力资源管理、护理管理关口前移、急救模式、人员培训、物资储备等,以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创伤骨科急症患者的就诊时间段的特点及规律,探讨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急症患者就诊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 h就诊高峰段为8:00~11:00,14:00~21:00,每周就诊高峰时间是周一、周日,夜班和晚班虽然总就诊数量减少,但危重患者在班次中所占比例大。结论:骨科急诊人力资源管理应根据就诊现状调查科学运作,倡导建立在实证基础之上的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急救小分队对骨科医院急诊急救人力资源不足的作用。方法:通过急救小分队的建立,创建了新型的急救人力资源管理。结果:解决了急诊急救时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结论:通过各小分队的有力组合,提高患者的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桡骨下端骨折手法整复后最佳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将16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及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分成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未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之上引入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对小夹板固定患者痊愈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骨折移位率明显下降,功能恢复效果好。结论:与家属互动式健康教育等方式对桡骨下端骨折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目的:验证电针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00例患者分为电针镇痛组、静脉麻醉组各100例,手术类型包括人工流产术、诊刮术、取环术。电针镇痛组电针双侧合谷、内关穴,患者在清醒状态下行常规妇科门诊手术;静脉麻醉组静脉注射芬太尼及丙泊酚后行常规妇科门诊手术。结果:电针镇痛组镇痛优良率88.0%(88/100)、镇痛有效率100.0%(100/100),静脉麻醉组分别为94.0%(94/100)、100.0%(100/1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针镇痛组无不良反应发生,静脉麻醉组有11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电针镇痛用于妇科门诊手术镇痛效果确切,无不良反应,且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电针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80例取双侧合谷、内关穴用电针麻醉后行妇科手术。结果:镇痛优良率82.5%,镇痛不全率17.5%,镇痛有效率100%。结论:电针麻醉用于妇科手术效果确切、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究上海市职业人群工作时间、心理健康状况与失眠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抽取24家用人单位,再从用人单位中抽取2 000名职工进行自编问卷调查。采用WHO-5身心健康指标检测心理健康状况、Nakata失眠状况问卷检测失眠状况。同时调查人口学特征、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职业紧张情况、行为危险因素及慢性病患病情况等。结果  将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时间的交互作用纳入分析模型发现,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合并平均每周工作>40 h患有失眠的危险性最大,相对心理状况较好并且每周工作≤40 h 的OR为2.80 (95%CI:1.98~3.97),而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平均每周工作时间>40 h表现为与失眠无统计学意义,相对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并且每周工作≤40 h的OR值为0.77 (95%CI:0.56~1.08)。结论  工作时间与睡眠的关系可能受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在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情况下,超时工作成为失眠的危险因素,在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超时工作与失眠无统计学关系。  相似文献   
49.
创伤骨科急症流行病学调查及护理人力资源配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是一所拥有600张床位的骨专科医院,急诊科担负着突发公共事件、交通伤院前急救、院内救护等任务。由于没有成立独立的交通伤救治队伍,定编定岗工作未跟上来,未按工作任务配备护理人员,院内未成立护理服务系统、后勤支持系统,科内无护工和护理员,护理人员缺编严重。通过开展骨专科医院急症流行病学调查与护理人力资源配备的研究,能根据急诊病人就诊特点和规律,合理配备急诊护理人力资源,使人力资源管理关口前移,创立了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现多学科成果共享,提高了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减少急诊患者繁琐的就医程序,提高医疗护理服务效率.方法 在评估入院流程现状基础上重组骨科医院急症患者就诊流程.结果 重组后护士工作内容减少,诊疗环节简洁,患者或家属到达接诊室耗时显著减少(P<0.01).结论 从患者方便、满意的角度考虑设计入院流程,能节省患者就诊时间,提高医护质量,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