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观察抑癌基因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UC)炎症-肿瘤序列演进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为阐明UC的发生及其癌变机制提供依据,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5例UC的石蜡包埋标本、25例结直肠癌石蜡包埋标本、25例正常组织石蜡包埋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UC、结直肠癌及正常组织中PTEN及AKT的蛋白表达,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①UC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高于结直肠癌组织(P<0.01).②UC组织中AKT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低于结直肠癌组织(P<0.01).③随着UC病程的增加,PTEN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AKT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P<0.01).④PTEN蛋白和AKT蛋白在UC、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42、-0.674,P<0.01).结论 在UC炎症-肿瘤序列演进过程中,抑癌基因PTEN蛋白表达的降低及原癌基因AKT蛋白表达的增强,可能是UC发生及癌变的重要原因之一.PTEN蛋白表达的明显降低和AKT蛋白表达的明显增强有可能成为早期监测UC癌变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2.
正内镜检查的目的之一是早期发现恶性病变,但对一些小的、扁平或凹陷性肿瘤病变仍难以发现。细胞内镜(endocytoscopy,EC)可观察到亚细胞水平,多项研究~([1~4])表明EC能清晰显示消化道黏膜细胞及细胞核、结构的异型性,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03.
洛赛克致双眼视力下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4岁,因腹痛、腹泻3天于2002年9月17日以"腹泻、脱水待查"收住本院.患者入院3天前因进不洁饮食出现腹痛、腹泻,呈黄色稀水样大便,每日4次左右,每次量约200ml.在其单位卫生所给予盐水、头孢哌酮钠(4g/d)治疗后腹痛、腹泻减轻,仍为黄色稀水样便,每日2~3次,每次量约100ml,伴乏力、多汗.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入院后查营养欠佳,神清,精神差,急性病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视物清楚.电子胃镜示:①胃角多发溃疡(A1期),②萎缩性胃类(窦,中度)伴胃底糜烂.入院后于2002年9月19日确诊为:①急性胰腺炎,水肿型,②多发性胃角溃疡(A1期),③萎缩性胃炎(窦,中度)伴胃底糜烂.在入院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洛赛克、艾克尔,静脉输注抑肽酶治疗.患者腹痛、腹泻减轻.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评价微创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心内直视手术对患者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02年10月,35例应用此法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例。全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1~30岁,平均11岁;心功能1级33例,2级2例;轻度肺动脉高压13例,中度肺动脉高压5例。经右侧腋下6cm切口第四肋间进胸建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房间隔缺损12例,室间隔缺损17例,法乐四联症3例,脉动脉狭窄3例。均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下手术。结果全组无脑气栓发生及死亡。随访2~25个月。术后未发生低心排。结论微创浅低温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跳动下心内直视手术,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矫治,心肌保护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5.
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室性心律异常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室性心律异常的相关因素和规律 ,提高防治措施。方法 将 14 7例心脏单瓣膜置换、双瓣膜置换及瓣膜置换加左房血栓清除患者按术式分成 3组 ,按术式、血清钾浓度、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胸比例、心功能等在术后 60h内分成 5个时间段 ,分别观察记录偶发、频发室性早搏、室性二联律、三联律、室速、室颤例次 ,然后进行组间、多因素分析对比研究。结果 血钾 <3 .5mmol/L与 >4.1mmol/L组间对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0 1;主动脉阻断时间 >90min与 <60min组间相比 ,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P <0 .0 1;心胸比 >0 .8与 <0 .8组间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心功能Ⅳ级与心功能Ⅱ级组两组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0 1。结论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引起室性心律增多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血清钾 <3 .5mmoI/L组 ,主动脉阻断时间>90min组 ,心功能Ⅳ级组 ,心胸比 >0 .8组 ,及体外循环时间 >15 0min组 ,心率 <60次 /min组 ,AMP <5 0mmHg组 ,CVP >2 0cmH2 O组 ,及异丙基肾上腺素应用 >48h组。  相似文献   
106.
我院自1986~1987年,行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30例。其中二尖瓣替换23例,主动脉瓣替换2例,主动脉瓣替换同时行二尖瓣直视分离成形术5例。一、临床资料:男19例,女11例。年龄20~51岁。病程自5个月至28年。心脏瓣膜病变:二尖瓣双病变22例,二尖瓣脱垂1  相似文献   
107.
张德奎  马力 《临床消化病杂志》2003,15(4):152-153,182
目的:研究鬼臼酰肼哌啶腙氮氧自由基(GP1)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GP1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共同孵育后,以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和增殖情况。电镜、流式细胞仪、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及其表达。结果:GP1能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与增殖,2.5μg/ml GP1诱导细胞出现凋亡特征形态改变.凋亡率在11.4%~16.8%。凋亡相关基因fas和p53表达增加,而bcl-2和TGF-1表达下降。结论:GP1具有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8.
哑型二尖瓣狭窄是指在心尖区听不到舒张期杂音的重症二尖瓣狭窄,其诊治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就我院手术所治5例进行讨论。临床资料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6~35岁,其中4例有风湿活动史,病期5~16年,心功能均属Ⅲ级,并有多次心衰发作史。经手  相似文献   
109.
奥美拉唑致双眼视力下降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44岁.因腹痛、腹泻3 d于2002年9月17日以"腹泻、脱水待查"收住本院.患者入院3 d前因进不洁饮食出现腹痛、腹泻,呈黄色稀水样便,每日4次左右,每次量约200 ml.在其单位卫生所给予0.9%氯化钠液、头孢哌酮钠(4 g/d)治疗后腹痛、腹泻减轻,仍为黄色稀水样便,每日2~3次,每次量约100ml,伴乏力、多汗.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