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29篇
基础医学   96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65篇
内科学   90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449篇
预防医学   14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29篇
  1篇
中国医学   216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清开灵配合放射性介入疗法治疗肝癌5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该病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很困难,就诊时大多数已属中晚期,目前治疗上尚缺乏疗效高且副作用小的手段,平均生存期6个月.我院肿瘤科自1991年11月至1999年11月运用清开灵注射液配合放射性介入疗法治疗肝癌5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突变型P53蛋白在软组织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P53蛋白单克隆抗体对78例软组织肉瘤进行免疫组化观察分析。结果 其总阳性率为43.58%,其中在脂肪肉瘤(47.05%),横纹肌肉瘤(46.66%)、纤维肉瘤(45.45%),中阳性率较高,而平滑肌肉瘤中(7.14%)阳性率较低,同时发现P53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肉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愈低其阳性率愈高,且在不同类型肉瘤中有一定差别。结  相似文献   
33.
为研究免疫因素对男性不育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睾丸性无精子症的睾丸活检标本进行免疫病理观察;用明胶凝集试验测定少精子症和精子活动力低下者精浆中的抗精子抗体。结果表明:(1)无精子症睾丸标本67例,其中IgG、IgA阳性27例,IgM阳性24例,分别沉积于生精小管基底膜、生精细胞和间质血管壁;(2)少精子症和精子活动力低下的40例精浆中抗精子抗体阳性者11例。提示男性不育中有2种免疫作用机制:(1)免疫球蛋白沉积于生精小管壁基底膜,间质血管壁和生精细胞,直接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2)抗精子抗体直接作用于精子,影响精子的受精功能。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30年来我院子的变化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1971~2000年期间发生的98例子病例. 结果子的发生率由70年代0.3%降至90年代0.1%(P<0.01),产前子占子总数的比率由70年代52.1%降至90年代26.3%(P<0.05),产后子由70年代20.8% 升至90年代47.4%(P<0.05).围产儿死亡率由70年代203.7‰下降至90年代100.0‰. 三个年代子所致孕产妇的死亡占同期子的比率依次为4.2%、6.5%、5.3%(P>0.05 ). 结论 30年来子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子类型构成比发生明显变化 ,产前子减少,产后子相对增多,子患者的围产儿死亡率逐渐下降,子致孕产妇死亡率未降低.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目前适合我国卫生经济条件的妊娠期葡萄糖负荷试验(GCT)的筛查界值.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6年4月1日至2006年9月30日在全国18个城市25家医院保健并进行首次50 g GCT的16 286例孕妇,对其GCT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以NDDG标准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50 g GCT的界值选取7.2 mmol/L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2%和59.0%,选取7.8 mmol/L时分别为96.0%和73.0%,选取8.3 mmol/L时分别为90.2%和81.5%;以ADA标准诊断GDM,选取GCT界值为7.2 mmol/L时敏感度为97.9%,特异度为60.4%;选取7.8 mmol/L时分别为96.2%和74.7%;而选取8.3 mmol/L则分别为87.0%和83.1%.以NDDG标准诊断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包括GDM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选取7.2 mmol/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7%和61.4%,选取7.8 mmol/L时分别为95.4%和75.8%,选取8.3 mmol/L时分别为84.9%和84.1%.结论 据我国目前的卫生经济情况,以7.8 mmol/L作为50 g GCT的界值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监测分析l0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以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我院2001年4月~2002年12月分离鉴定出的359株真菌.用目前常用的l0种抗真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分析。结果 在l0种抗真菌药物中,耐药率最高的是灰黄霉素(耐药率87.3%~100%),其次为氟康唑(42.8%-54.9%)和伊曲康唑(28.5%~50.9%)。结论 当前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菌株明显增多,特别是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增高,敏感率降低,应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7.
腱鞘囊肿,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近几年,笔者对腱鞘囊肿用三棱针刺破加压包扎治疗35例和采用三针交叉剌行电针后加压包扎治疗33例,作疗效观察,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后者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68例中男性8例,女性60例;年龄最大46岁,最小21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三棱针刺破加压包扎治疗35例,三外交叉剌行电针后加压包扎治疗33例。2 治疗方法 第一组用三棱针刺破囊肿壁后挤出囊液,再在局部用一元硬币加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对42例胃癌病例及43例胃粘膜异型增生病例行Ras癌基因P^21蛋白、抑癌基因P^53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发现胃癌组织中P^21阳性率为54.7%,并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53蛋白阳性率为42.8%,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说明胃癌组织中P21蛋白及P^53蛋白 表达与其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并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在异型增生病例中P^21及P653阳性多为重度病例,说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加盟连锁实现单体药店通过GSP认证的意义。方法:对GSP认证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单体药店加盟已通过GSP认证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或批发企业的优点。结果与结论:加盟连锁实现单体药店通过GSP认证的模式是可行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40.
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普贝生-控释前列腺素E2栓剂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的方法,对50例足月妊娠孕妇阴道内使用普贝生,对照组40例宫颈内给予普比迪凝胶.比较两组孕妇宫颈Bishop评分,分娩情况,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孕妇用药后6、12 h宫颈Bishop评分分别为6.2±1.1和7.7±1.3,明显高于对照组4.8±1.2和6.8±1.0(P<0.01).研究组孕妇临产发动时间、破膜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妇总产程、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和新生儿出生时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宫缩过度刺激是普贝生的主要副作用,但取药后可立即好转.结论普贝生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促宫颈成熟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