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5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157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6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415篇
内科学   271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1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56篇
综合类   783篇
预防医学   36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33篇
  2篇
中国医学   239篇
肿瘤学   11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长期、小剂量、多次、多范围投放毒鼠强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起刑事投毒案件进行分析,对较罕见的皮肤吸入性毒鼠强中毒方式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32.
肝癌中Ang-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与肿瘤的血管发生、入侵/转移能力和肝癌(HCC)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Ang-2在肝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06例患者中,肝癌组织Ang2表达阳性的例数为63例(59.4%),Ang-2表达阳性的患者和表达阴性患者相比,很多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包括更低的组织学分期、门静脉侵犯(69.1%)等。Ang-2阳性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肝癌Ang-2的表达和HCC的血管新生、入侵、恶性程度及疾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检测肝细胞肝癌中c-myc蛋白表达情况,研究其与肝癌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c-myc在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9例肝癌组织及癌旁非癌组织中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59例肝癌组织中35例c-myc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59.3%。肿瘤组织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非癌组织(P<0.05)。c-myc的表达与肝癌的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而与肝癌的转移有关(P<0.05)。应用Kaplan-Meier法制作累积生存曲线并经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c-myc表达阳性与阴性组患者术后累积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39)。结论c-myc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能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HCC患者c-myc表达阳性者预后不良,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34.
邹奇飞  张峰 《江苏医药》2006,32(5):436-438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肿瘤的血管发生、入侵/转移能力和肝细胞性肝癌(HCC)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肝癌组织中Ang-2和VEGF的表达,并通过对CD34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肝癌组织Ang-2表达和病理学分期、门静脉侵犯明显相关(P〈0.05)。VEGF和Ang-2均表达阳性时肝癌组织中MVD显著上调,且预后较差(P〈0.05)。结论肝癌Ang-2和VEGF的共同表达能诱导肿瘤血管发生,并和肝癌的入侵与恶性程度以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35.
半椎板切除入路行椎管内硬膜下肿瘤切除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半椎板切除入路行椎管内硬膜下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996年8月~2007年4月共手术治疗106例颈、胸、腰椎管内硬膜下肿瘤患者,其中神经源性肿瘤103例,脂肪瘤2例,畸胎瘤1例,MRI显示肿瘤大小为11x14mm~15x32mm.均在偏肿瘤侧对应肿瘤节段切除半侧椎板、棘突根部、关节突内1/3,切开硬膜,游离并切除肿瘤.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06例肿瘤均获得顺利切除,手术时间45~70min,平均54min;出血量80~120ml,平均90ml.3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每日切口旁局部穿刺抽出漏出液,并采取头低脚高位,术后3周愈合.1例脂肪瘤患者术后当天出现尿潴留,给予留置尿管,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神经营养药物,术后1个月完全恢复正常.81例获得4个月~11年1个月(平均3年5个月)随访,无颈、胸、腰痛等症状,获得随访的42例术前不完全性瘫痪患者肌力由术前3~4级恢复至术后5级.结论:位于椎管内脊髓背侧、腹侧及突入椎间孔的硬膜下肿瘤,采用半椎板切除入路可顺利切肿瘤组织,该方法出血少,创伤小,可最大限度地保护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血清总胆红素及胆汁引流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28例肝移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及T管胆汁引流量的变化,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探讨处理方法,了解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肝移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逐渐升高,1周左右达到高峰(平均117.45μmol/L),其后开始下降;然而,T管胆汁引流量在术后逐步增加,10 d左右达高峰(达200 ml左右),并维持于较高水平;术前高胆红素血症、保存损伤以及急性排斥反应系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T管胆汁引流量在术后逐渐增多,平均在术后3 d达到100 ml;若总是低于50 ml并伴有胆红素增高,则预后欠佳.结论肝移植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和胆汁引流减少的的原因为保存损伤、排斥反应和术前高胆红素血症等.若总胆红素增高伴有T管引流量减少,则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氨溴索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8只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肝I/RI模型组(模型组)、氨溴索预处理+肝I/RI模型组(氨溴索预处理组)。肝I/RI模型采用阻断入肝血流30 min后再灌注方法诱导,氨溴索预处理组于缺血前20 min尾静脉注射氨溴索(100 mg/kg),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术后6 h处死大鼠,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和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同时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caspase-3的活化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与氨溴索预处理组血清ALT和AST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肝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肝组织SOD和GSH含量明显下降,而MDA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肝组织caspase-3活化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氨溴索预处理组以上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明显减弱(均P<0.05)。结论:氨溴索预处理能减轻大鼠肝脏I/RI,机制可能与其调控抗氧化和抗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8.
背驮式肝移植的技术改进(附一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更完善的背驮式肝移植术式。方法 保留受者的腔静脉、肝静脉全部结扎,在受者的下腔静脉上开一侧孔,将供肝腔静脉近端与受者的下腔静脉侧孔行端侧吻合,远端缝扎。术中测定受者各时相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无肝期为50例,整个手术历时8小时,术中失血2500ml。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肝功能指标大部分恢复正常,胆汁引流量约200ml/d。术后第58天因肾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本术式适合于良性终末期肝  相似文献   
139.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行胰体尾切除对保留脾脏。方法 回顾性总结8年来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19例,全组根据术中所见分为脾动静脉连同胰体尾切除及保留脾动脉,脾脏的胰体尾切除,19例患者分别为胰腺囊腺瘤8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胰岛素瘤3例,胰腺外伤6例。结果术后观察及随访主要指标为白细胞吞噬试验,脾脏CT,B超及^99mTc扫描等,除1例术后脾脏一过性血供不良外,其余18例术后效果均满意。结论 作胰体尾切除时可保留  相似文献   
140.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病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尸体供肝和36例活体供肝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结果36例活体肝移植受体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6%,235例尸体供肝肝移植受体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1%;肝内胆道狭窄和胆道铸型结石形成等严重胆道并发症在活体肝移植中未发生.讨论缺血时间尤其热缺血时间是导致严重胆道并发症的最主要的原因,所留取的受体胆道长度也是影响胆道并发症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