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胃肠道Burkitt样淋巴瘤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利用韩国延世大学图书馆平台在Medline/Pub Med、Web of Science、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OAJ)、Springer Link等15家英文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1995年以来发表的符合纳入条件的相关文献,共获得来自6篇文献的6例成人原发性胃肠道Burkitt样淋巴瘤的患者资料.结果:成人原发性胃肠道Burkitt样淋巴瘤主要分布在东亚的日本和中国(4例,66.7%);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7.6岁;2例发生于回盲部,1例发生于胃,1例发生于结肠肝曲,1例发生于末端回肠,还有1例在胃和小肠同时发生;因发现腹部肿块就诊者4例,伴随B症状:体质量减轻4例;乏力2例;所有患者均行消化道内镜检查,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者5例,行B超检查者3例;行手术治疗者4例,行联合化疗者5例,行手术+术后化疗者3例;1例患者在1年内死亡;最长1例患者随访5年仍存活;6例患者中行CD20检测者4例,均为阳性;行C D10检测者6例,4例为阳性;行K i-67检测者3例,均为阳性;行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检测者3例,均为阴性;行CD23检测者2例,均为阴性;行CD5检测者2例,均为阴性.结论:成人原发性胃肠道Burkitt样淋巴瘤临床罕见,属于高度恶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进展快,死亡率高.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进行临床干预治疗之前,建议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诊断,最终诊断仍依赖于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或手术切除病理检查.治疗上应在诊断明确后尽早实施外科手术及术后的多药联合辅助化疗.临床医师应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重视该病的临床诊治,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估术前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对进展期远端胃癌术中下切缘阳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术前增强CT图像,在CT图像上沿病变边缘手动绘制感兴趣区域(R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序列前向浮动选择(SFFS)算法筛选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验证模型可靠性。此外,还开发了临床病理学模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值)对两个模型诊断性能进行比较。结果:筛选出5种最优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性能(AUC值=0.79),且比临床病理学模型稍好(临床病理学模型AUC值=0.61)。结论:影像组学模型在术前无创预测术中切缘状态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23.
目的建立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裸鼠模型。方法将培养的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细胞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建立裸鼠背部皮下原代胆管细胞癌动物模型,取原代肿瘤组织接种于裸鼠腹腔近肝脏处,建立腹腔二代移植瘤模型,成瘤后行种植瘤组织解剖学和病理学观察。结果肝门部胆管癌背部皮下原代种植瘤成瘤率为100%(5/5),未见神经浸润;腹腔二代移植瘤成瘤率为45%(9/20),神经浸润率为22%(2/9),神经浸润模型成功率为10%(2/20)。病理学观察显示为瘤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不规则;细胞分化程度低,胞浆减少,细胞核大,异形性明显,大小不等,可见核分裂像;无明显腺管样结构。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细胞具有较强的神经浸润性,应用QBC939细胞系建立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裸鼠模型为研究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方式及生物学特性创建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