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0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86篇
内科学   18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655篇
预防医学   162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248篇
  2篇
中国医学   343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自发性气胸是内科危重症之一,处理不当易造成心肺功能衰竭。我们采用双腔气囊乳胶导尿管治疗自发性气胸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共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30例)或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30例),于治疗第1、5、15、30和90天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价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和疗效,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观察时间点神经功能均不同程度提高(P=0.020)。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36.67%(11/30)、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显效率为10%(3/30)、总有效率为56.67%(17/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95,P=0.004);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2)。提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检测自身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于本院产科住院治疗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57例,联合检测自身抗体与抗心磷脂抗体。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分为3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20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27例;慢性高血压并发重度子痫前期10例,并选取正常妊娠晚孕组42例为对照组。同时进行了一般情况(年龄、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肌酐、尿酸和胱抑素C)、不良结局(子痫发作、心衰、低蛋白血症、S/D值异常增高、胎死宫内、新生儿死亡)的比较,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各组尿素氮、肌酐、尿酸和胱抑素C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以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肾功能损害最严重。早发型子痫前期组自身抗体阳性率35%,晚发型子痫前期组阳性率11%,慢性高血压并发重度子痫前期组阳性率20%,正常妊娠晚孕组自身抗体检出阳性率7.14%。早发型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及晚发型子痫前期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自身抗体阳性组病情重、不良结局发生率高。子痫前期各组及正常妊娠对照组抗心磷脂抗体Ig G、Ig M均为阴性。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病情凶险,肾功能损害严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相关性,与抗心磷脂抗体无相关性。因此,建议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可常规进行自身抗体的检测,以更好地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并能筛选出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指导下一次妊娠。  相似文献   
84.
目的:总结自行设计制作一分根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需要拔除的复杂多根牙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采用自制刃部四凹槽结构的分根器分根后拔除患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劈凿法拔除患牙。记录手术时间、患者的损伤情况和术后病人反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自制分根器在分根、挺根的使用效果良好。结论:自制分根器用于分根拔牙中具有安全、组织损伤小、病人痛苦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85.
为观察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效果,我们于1996年10月至1997年9月采用UDCA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22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急性黄疸型肝炎63例,其中男46例,女17例;年龄3~76岁,平均31.2±13.1岁。HAV感染33例,HEV感染1例,HAV与HEV共同感染18例,HAV与HBV重叠感染4例,HEV与HBV重叠感  相似文献   
86.
目的:旨在探讨血清β_2微球蛋白(简称血清β_2-MG)水平与肝脏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RIA法(试剂购于北京同位素原子能研究所)检测了116例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β_2-MG水平。结果:慢性肝炎轻、中和重度之间血清β_2-MG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肝硬变的慢性肝炎与肝炎后肝硬变(活动期)之间血清β_2-MG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检测结果表明,虽然血清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抗衰保心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及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抗衰保心汤,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2~3次服用。疗程均3周,观察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NO、E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92.00%、54.00%,显著优于对照组73.68%、34.21%(P均<0.05)。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浆NO及ET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1),且2组治疗后血浆NO及ET含量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衰保心汤可改善CHF心功能,并有恢复NO与ET之间合成释放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层粘连蛋白因子受体(LNR)在胃肠间质瘤(GISTs)中的表达及其在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Envision二步法方法对95例GISTs检测,观察HIF-1a,VEGF和LN-R.在GISTs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按Flecther标准将95例GISTs分为极低风险(2例),低风险(12例),中度风险(53例)和高度风险(28例),HIF-1a,VEGF的表达率在极低和低风险,中度风险和高度风险GISTT中的表达逐渐升高,3组比较有较显著差异(P<0.05);而LN-R仅7例表达,在侵透浆膜的中度恶性和高度恶性中占6(83.7%)例表达.肿瘤按直径<5cm,5~10 cm,>10cm和核分裂<5/50HPF,5~10/50HPF,>10/50HPF分为三组,HIF-1a,VEGF的表达也是渐升高的趋势,且3组比较有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 HIF-1a,VEGF和LN-R在GISTs中的表达可能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及其预后,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有用标志物.同时可能给GISTs的抗血管分子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腹腔镜手术治疗机械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机械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应用腹腔镜技术为机械性肠梗阻30例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包括肠粘连18例、肠管内疝1例、肠扭转1例、小肠憩室导致肠套叠1例、小肠间质瘤3例、小肠癌1例、肠道炎症3例和结肠癌2例.结果:28例患者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完全腹腔镜手术17例,腹腔镜辅助手术11例.其余2例患者因腹腔内粘连严重中转开腹.成功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时间30-200 min,患者术后疼痛轻、肠道功能恢复快、术后排气时间1-2 d,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 d,经过4-32 mo随访,均无肠梗阻症状的发生.结论:腹腔镜技术治疗机械性肠梗阻是一种比较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法,能够减少术后腹腔内再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两种方法检测血清HBsAg水平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效能及其一致性。方法 在132例HBeAg阳性和115例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活检,分别采用Maccura IS1200和Architect I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HBsAg(HBsAg- IS1200和HBsAg-I2000)。结果 在HBeAg阳性或阴性患者,HBsAg- IS1200与HBsAg- I2000均呈显著正相关(r=0.937,P<0.0001和r=0.964,P<0.0001),并且有紧密的线性关系(F=935.970,P<0.0001和F=1496.884,P<0.0001);根据ROC曲线分析,在HBeAg阳性患者,HBsAg-IS1200和HBsAg-I2000对肝组织病理学分级≥G2、≥G3和分期≥S2、≥S3、≥S4均有显著的预测意义(P<0.005);在HBeAg阴性患者,HBsAg-IS1200和HBsAg-I2000对病理学分级≥G2、≥G3和分期≥S2、≥S3、≥S4均无显著的预测意义(P>0.05);无论HBeAg阳性或阴性患者,HBsAg-IS1200与HBsAg-I2000预测病理学分级≥G2、≥G3和分期≥S2、≥S3、≥S4的ROC曲线下面积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eAg阳性患者,HBsAg-IS1200与HBsAg-I2000预测肝组织病理学分级≥G2、≥G3和分期≥S2、≥S3和≥S4的结果均具有高度或极高的一致性(Kappa=0.7243、Kappa=0.6967和Kappa=0.8438、Kappa=0.8308、Kappa=0.7097)。结论 HBsAg-IS1200与HBsAg-I2000定量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不同病理学改变的效能保持高度的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