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0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86篇
内科学   18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655篇
预防医学   162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248篇
  2篇
中国医学   343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52.
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症,其中绝大多数病例是由于输尿管结石梗阻所致.我院2001-06-2011-06采用输尿管镜手术治疗上尿路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通过比较64排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降低辐射剂量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 157例疑似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前瞻性心电门控组85例和回顾性心电门控组72例,两组心率均<65次/min,记录两组的成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瞻性心电门控组有效辐射剂量(4.42±1.52)m Sv明显低于回顾性心电门控组(14.84±3.98)m Sv(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瞻性心电门控和回顾性心电门控两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瞻性心电门控组图像优秀率略高于回顾性心电门控组。结论在较低且平稳的心率(≤65次/min)条件下,采用64排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即能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又能保证临床诊断所需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5.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电脑、驾驶汽车等工具的使用日益增多,颈部活动时间大大减少,以致颈椎病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最新临床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眩晕人群发病率约为8%,65岁以上的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为57%,男性为39%[1]。50岁以上眩晕患者中,约50%为颈性眩晕,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颈性眩  相似文献   
56.
蚊叮人后常常引起速发型的荨麻疹样及迟发型的丘疹样皮肤反应,但很少致严重的炎症反应和Arthus反应。这种反应被认为是蚊血食过程中唾液注入宿主组织所引起。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脏及相关脏器时间-密度曲线(TDC)变化的临床意义及价值. 方法 对拟行TIPS的20例肝硬化患者于术前2~3天、术后1周分别行肝脏灌注扫描.记录并观察第一肝门下方(TIPS支架下端)门静脉主干层面门静脉、肝实质、脾实质等3个感兴趣区的TDC形态、达峰时间(TTP)和峰值(PV)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TIPS术前比较,术后门静脉、肝脏、脾脏TTP提前(t/Z=3.322、2.242、-2.298,P=0.004、0.037、0.022)和门静脉PV增高(t=-2.613,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实质PV降低(t=1.137,P=0.270),脾脏PV升高(t=1.137,P=0.1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脏TDC由术前的速升缓降型、缓升平台型、持续缓升型转变为术后速升缓降型.结论 门静脉、肝实质、脾实质TDC变化可直观地反映TIPS术后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58.
<正>丁苯酞(NBP)是我国历史上第3个自主开发的国家一类新药,也是国际上首个作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多个病理环节的创新药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核心城市神经科领域专家普遍认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相对于软胶囊从剂型上更适合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使用。研究表明,NBP具有多靶点抗脑缺血、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改善线粒体功能,改善脑缺血区微循环和血流量及脑功能代  相似文献   
59.
打破肝硬化作为慢性肝病的最终阶段的单一病理框架,重构肝硬化多个阶段、多种方式动态演变的病理学亚分类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初步研究提示,肝脏组织学参数纤维隔厚度、结节大小和基于纤维隔厚度、结节大小的La?nnec亚分期系统、Kumar亚分类系统以及基于数字图像分析的胶原面积比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和临床分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在同病因和大样本基础上,以疾病发展和回归为参照,探索和验证肝硬化病理学亚分类及其相关组织学参数的有效性,应当是今后肝硬化病理学亚分类研究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60.
目的比较经验延迟法、上腔静脉跟踪触发技术、肺动脉干跟踪触发技术的肺动脉成像效果及诊断结果,探讨最优的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4年8月在疑似肺动脉栓塞的患者76例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按检查顺序分为:经验延迟组(Ⅰ组)22例;上腔静脉跟踪触发组(Ⅱ组)34例;肺动脉干跟踪触发组(Ⅲ组)20例.对3组的肺动脉干、亚段肺动脉、肺静脉、肺动静脉差值、主动脉、CNR、图像质量评分、上腔静脉伪影及诊断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动脉干CT值:Ⅲ组>Ⅰ组>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39,P=0.002);CNR值:Ⅲ组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P=0.007),但Ⅰ组和Ⅱ组的CN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亚段肺动脉、肺静脉、肺动静脉差值、主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上腔静脉伪影及诊断阳性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扫描方案均能得到满足诊断的肺动脉图像,但肺动脉触发技术可在不增加对比剂总量的情况下,获得比经验延迟法和上腔静脉触发技术更优质的肺动脉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