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NSE在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存在于成熟的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中,脑外伤、脑炎、脑缺血缺氧及手术等均会造成脑损伤,使NSE从损伤的神经元漏出,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和体循环。脑脊液及血液中NSE水平高低反映了脑神经元受损范围的大小和严重程度。NSE浓度可以作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轻重和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2.
<正>颅脑损伤术后病人由于应激使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高能量消耗状态,急需补充能量,肠内营养对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维持胃肠功能的完整性有重要意义[1]。有文献报道,创伤后24h内开始肠内营养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机体的炎症状态[2]。此类病人意识障碍不能经口进食,常需留置鼻胃管,维持病人的营养和治疗需要。但由于病人多数咳嗽反射、吞咽反射消失等病情因素,留置鼻胃管后极易发生堵管、脱管、感染甚至误吸等  相似文献   
53.
创伤性颅脑损伤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创伤之一。本研究进一步探讨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C反应蛋白(CRP)。作为判断创伤性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3月至2012年7月颅脑损伤患者106例。所有患者均于受伤后12 h入院,入院时均行头颅CT检查证实颅脑外伤。  相似文献   
54.
复发性星形细胞瘤P16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星形细胞瘤患者。首次手术肉眼全切除肿瘤 ,二次手术前未行放疗 ,共得到符合条件患者 2 2例 ,对照组为外伤内减压脑组织标本 8例。采用改良法提取石蜡切片DNA。P16基因参考赵坡等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7,2 6 :310 ) 设计的P16exon2引物。内对照引物采用Izomoto (Cancerlett,1995,97:2 4 1 2 4 7) 等设计的GAPDH基因引物。PCR产物行凝胶电泳 ,采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两条扩增带的光密度比值。二、结果P16基因缺失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仅在复发标本中出现P1…  相似文献   
55.
目的准确定位乙状窦后锁孔入路骨窗位置及大小。方法观察20具干性颅骨与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相关的重要解剖标志,并测量相关的距离。结果乙状窦后锁孔入路,骨窗关键孔应位于星点下方1.0cm,距乙状窦沟后缘0.5cm。骨窗大小为直径3.5cm×4.0cm的椭圆形骨窗。结论乙状窦后锁孔入路中,熟悉颅骨表面标志和颅内结构对应关系对骨窗关键孔及骨窗大小、位置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大鼠急性局灶性脑梗死轴突、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及相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药物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变化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结果①缺血组及药物组1~10d GAP-43均呈增高趋势,2组各时间表达量有区别;②缺血组VEGF表达1~10d内缓慢增高;药物组上调VEGF表达,1~4d迅速增高,4d时达到高峰,4~10d有降低趋势,10d与假手术组相比仍有差别。结论G-CSF可促进轴突再生、血管增殖,延长缺血治疗窗,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总结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经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8 例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先天性寰枢椎脱位15 例、经口腔入路齿状突磨除术后症状加重致枕颈失稳1 例、外伤所致2 例)的临床资料.施行经后路减压复位钉棒内固定术,术中行体感诱发电位及肌电图监测,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OA)17 分评分系统和影像学改善程度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18 例中16 例钉棒内固定系统和寰枢椎复位良好,1 例复位不良;骨性融合良好16 例,欠佳1 例.术后临床表现均不同程度好转,1 例突发呼吸骤停死亡.术后平均随访6.62 个月(3 ~ 28 个月),JOA 平均评分为11.62 ± 3.23,与手术前评分(7.51 ± 3.8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 5.476,P = 0.004).结论 经后路减压、复位、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合并寰枢椎脱位的颅颈交界区畸形临床疗效良好,能够减少患者痛苦、避免再次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软性神经纤维内镜下钻孔冲洗术进行治疗,术中在直视下彻底冲洗血肿,清除血肿腔内的血凝块,电凝出血灶,打通血肿分隔并将血肿腔与正常硬膜下腔打通,术毕用生理盐水连续冲洗。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至12个月,30例硬膜下血肿完全消失,临床症状迅速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更彻底,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暴露好、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癫痫大鼠痫性发作行为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穴位埋线组、西药组、针刺组和模型组,经预处理和青霉素腹腔注射造模,观察并记录造模后90 min各组大鼠的痫性发作潜伏期与发作级别以及实验前后6 d的体重变化情况。结果:①穴位埋线组、西药组、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可降低发作程度以及延长潜伏期(P<0.05),其中以埋线组最明显,西药组、针刺组次之,但三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西药组大鼠体重增长明显,埋线组大鼠体重增长较平稳,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体重增长趋势较造模前放缓,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法可延缓癫痫大鼠的发作潜伏期、减轻癫痫发作程度,具有显著的抗痫作用,且可维持大鼠体重的正常增长。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清LGT蛋白质组的动态变化规律,初步分析其在TBI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9例TBI患者和30名门诊体检者血清用蛋白质指纹仪及WCX2蛋白质芯片检测血清LGT蛋白质组,共检测212人次。在指纹图上,质荷比(M/Z)为相对分子质量11100~11900之间出现一峰簇样指纹标志且蛋白峰值>5%为阳性诊断标准,依据LGT蛋白质组动态变化共分为4组,观察4组中的病死率。计量资料采用SNK-q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入院初LGT蛋白质组丰度在重度颅脑损伤组[(13.5±9.3)%]和轻中度颅脑损伤组[(5.2±4.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6±0.5)%,P均<0.01];重度颅脑损伤组LGT蛋白质组丰度明显高于轻中度颅脑损伤组(P<0.01),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无表达。LGT蛋白质组丰度与预后呈负相关(r=-0.415,P<0.01),死亡组LGT蛋白质组丰度[(15.2±12.2)%]明显高于存活组[(8.5±6.4)%,P<0.01]。LGT蛋白质组持续阳性组病死率70%,持续阴性组病死率为5%,LGT蛋白质组经治疗由阳性转成阴性组病死率为8%,LGT蛋白质组经治疗由阴性转成阳性组病死率为43%。结论 LGT蛋白质组为TBI患者病理状态下合成的一组蛋白质,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对TBI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