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8篇 |
内科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30篇 |
预防医学 | 20篇 |
药学 | 15篇 |
中国医学 | 16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比较程序化脱机法、智能化脱机法和经验性脱机法三种脱机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脱机过程中的优劣。方法选取96例行有创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程序组和智能组有创机械通气( MV)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经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三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分别为18.8%、25.0%、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三组住院病死率、脱机成功率和48 h再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程序化脱机法和智能化脱机法与经验性脱机法比较,均可减少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并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3.
54.
55.
自 198 6年以来 ,笔者采用间断加压缝合法治疗巨大创伤性血肿 5 8例 ,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男 4 5例 ,女 13例 ;年龄 12~ 70岁 ,平均 4 1岁。其中交通伤 4 9例 ,工伤 9例 ;合并骨折、关节脱位 2 6例。 4 4例于伤后 2~ 4 8h入院 ;9例于伤后 10~ 2 1d由外院治疗无效转入我院。 (2 )治疗方法 :常规消毒术野皮肤 ,手术切口应选择在血肿的最低部位 ,以便于术后引流 ,防止因引流不畅而形成积液从而影响血肿愈合。切口长度应根据血肿大小而定。原则上切口不应小于血肿长度的 3/ 4 ,如切口过小则影响手术操…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免疫表型、染色体和分子遗传学异常。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9例ALL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将患者分为儿童组(≤14岁,n=57)和成人组(>14岁,n=82)。检测并分析患者的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所有患者随访5 a,记录患者完全缓解(CR)、复发、总生存期(OS)、中位OS等。采用Cox模型分析ALL患者复发、死亡风险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39例ALL患者均进行免疫表型检查,其中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115例(82.74%),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18例(12.96%),非T非B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ALL)3例(2.15%),T/B双表达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混合型)3例(2.15%)。成人组与儿童组患者的免疫表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LL患者的干/祖细胞标志CD34、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阳性率明显低于B-ALL患者(...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呼吸系统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与耐药率,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并分析2007~2009年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956例痰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结果2007~2009年真菌感染例数分别为52例、69例、77例。其中白色念珠菌110例,占55.6%。2007—2009年白色念珠菌对伊曲康唑(0、0、5.1%)、两性霉素B(0、0、2.8%)、制霉菌素(0、0、3.0%)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光滑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0、0、20.0%)、制霉菌素(0、0、19.0%)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呼吸科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与耐药率逐年增加,白色念珠菌为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菌种。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一期缝合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周口市中医院普外科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成功52例,2例高龄患者术后因低蛋白血症出现胆漏,经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10 d后治愈,治愈成功率91.2%。5例患者因胆总管解剖变异、扭曲、纤细直径<7 mm,结石>15 mm嵌顿取出困难,胆道出血、胆总管末端炎性水肿等原因而中转开腹并置入T管。全组手术时间90~160 min,平均(110±30)min。住院时间6~15 d,平均(10±3.3)d。1~3年随访51例,失访6例,随访率89.4%。随访的51例患者中,无胆总管狭窄及结石残留的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一期缝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价双源64层CT前瞻性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分析前瞻性门控冠状动脉CT成像图像质量损害的因素,探讨在前瞻性门控技术下保证图像质量的方法。方法使用西门子公司Somatom Definition双源64排CT机,选取心率≤70次/分且憋气良好的5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门控低剂量冠状动脉CT扫描(A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时期拟行CT冠脉成像的100例病人行回顾性门控冠状动脉CT扫描,根据心率分为B组50例(心率≤70次/分),C组50例(心率>70次/分)。对比分析各组冠状动脉CT成像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分析图像质量损害的因素。结果三组中图像质量积分3分以上的均在98%以上,全部病例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三组间图像质量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图像质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步进台阶伪影、运动伪影、心率变化所致的错录伪影、血管对比不良。结论前瞻性门控冠状动脉CT成像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需求,通过对图像质量影响因素的科学合理控制可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体感诱发电位( SEP)、运动诱发电位( MEP)联合监测在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术患者36例,分别于切除前和切除后3个月进行SEP、MEP联合监测,并进行JOA评分以评价脊髓神经功能。比较分析髓内肿瘤切除后脊髓神经功能改善及无变化患者手术前后SEP、MEP指标。结果脊髓神经功能改善16例,未明显改变18例,下降2例。与术前比较,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患者术后SEP-P40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MEP-AHB潜伏期缩短,P均<0.05;脊髓神经功能未明显改变患者上述监测指标手术前后变化不明显( P均>0.05)。结论 SEP、MEP联合监测可反映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