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0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石台县历史上是较严重的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累计有螺面积1883.5万m~2,累计患病人数15330人。全县15个乡镇,131个行政村中,有13个乡、镇90个村流行血吸虫病。1994年,全县境内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  相似文献   
73.
CHG—80皮是我院自行研制的一种用于治疗烧伤创面的生物皮。该皮采用干猪皮作材料,具有来源广,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等优点。本文通过对26例烧伤病人创面的治疗,获得良好疗效。文中介绍了该皮的制作方法和实验研究,并对其作用原理及使用时注意事项等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在安徽省7个县选择8个较严重的血吸虫病流行村实施传染源控制、综合治理和卫生血防项目等综合防治措施4年,观察血吸虫病预防效果。结果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实施4年,8个试点村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平均下降94.2%,有螺环境感染螺密度及钉螺感染率分别平均下降91.9%和81.0%。结论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预防血吸虫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达到传播控制(传控)和传播阻断(传阻)后疫情回升地区的疫情变化情况,为修订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巩固达标地区防治成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全国7个血吸虫病流行省中的12个疫情回升县(市、区),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各县达传控前10年和以后各年(至2008年或2009)的疫情数据及相关资料,分析其疫情变化情况及达标后疫情回升因素。结果达传控后疫情回升县的疫情巩固时间平均为5±3年。山丘型和湖沼型流行区钉螺面积分别在达标后第7年和第12年回升至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的10%以上,水网型流行区钉螺面积相对稳定在较低水平;感染性钉螺密度的回升时间与活螺密度的回升高峰基本一致;湖沼型流行区在达传控后2年居民感染率即回升至〉10%。达传阻后疫情回升县的疫情巩固时间平均为7±4年。达传阻后湖沼型、水网型和山丘型流行区的人群感染率均稳定在较低水平,但钉螺面积在达传阻后的3~6年先后回升至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的2%以上,而活螺密度和感染性钉螺密度则在钉螺面积回升的当年或随后2~3年相继出现回升。结论受生物、自然、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传控和传阻达标地区疫情回升主要表现为螺情回升。建议修订我国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时,应综合考虑不同类型流行区的螺情变化规律、钉螺面积或感染性钉螺密度等因素对疫情的影响。传控和传阻地区应建立敏感而有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强达标后的疫情监测和巩固工作。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评价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试剂盒(间接血凝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单盲法,分别检测血吸虫、肺吸虫、肝吸虫、旋毛虫、结核、不明原因发热等病人血清和健康人群血清.结果 检测100份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的敏感性为97.0% 检测50份健康人血清的特异性为96.0% 检测20份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率为10.0% 检测10份肺吸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率为50.0% 检测10份旋毛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率为30.0% 检测乙肝、鞭虫、蛔虫、钩虫病人血清均为阴性 检测18份结核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率为16.67% 检测88份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交叉反应率为11.36% 检测473份非疫区人群血清的交叉反应率为3.38% 检测1136份传播阻断地区人群血清的交叉反应率为2.29%.结论 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试剂盒(间接血凝法)在血吸虫病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用于血吸虫病现场筛查.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分析2005~2008年安徽省12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螺情调查结果,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对各监测点钉螺孳生环境与可疑环境进行调查,并运用GPS定位仪对查螺航迹、螺点和钉螺面积进行测定,比较4年各项螺情指标.结果 近4年有10个监测点,25个环境查出116 hm2阳性螺面积,占实有钉螺面积的11.2% 各监测点活螺密度和阳性螺密度升降幅度不一.结论 应用GPS提高了螺情统计指标的精确性,各监测点螺情依然严重,应加强控制钉螺措施,提高药物灭螺质量.  相似文献   
78.
本文对牛、羊、猪、犬、猫、野鼠等日本血吸虫保虫宿主传播能量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当前实施的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提出了在人和牛作为传染源的作用逐渐减弱的情况下,对非牛家畜(羊、犬、猪等)和野鼠等动物宿主的实际传播能量进行重新评价,以及探索血吸虫传播环节中相关传播阈值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9.
80.
脾胃湿热证研究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近年来脾胃湿热证的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的研究尚须深入,以期进一步统一;还未出现公认的、可重复的脾胃湿热证模型,故建立理想的、较为公认的脾胃湿热证模型迫在眉睫;关于脾胃湿热证本质的研究比较分散,难以得到一个统一的结论,有待大力加强。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促进脾胃湿热证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