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177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81篇
综合类   439篇
预防医学   17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57篇
中国医学   212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中国人冠心病与凝血因子Ⅶ(F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利用PCR技术对河南地区2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FⅦ基因del(-323)ins多态性的检测和分析,并与河南地区的健康人群对照进行比较,分析其多态性与冠心病遗传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者FⅦ基因del(-323)ins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FⅦ基因del(-323)ins多态性可能不是中国人群冠心病发病的遗传学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2.
目的通过对一起不明原因疾病的调查,进一步明确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症状,及时准确地发现并预防毒鼠强中毒事件,探讨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全面掌握病人的临床症状及发病过程,并对病人的饮食和血液、尿液进行现场采样。结果病人的临床症状与毒鼠强中毒吻合,实验室检查发现病人的血样毒鼠强全部呈阳性,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初步认定为一起人为的毒鼠强投毒事件。结论预防农村毒鼠强中毒事件的发生,要加强农民的安全和防护意识,加强对农村灭鼠药的管理,加大对基层医护人员的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视程度及培训力度,避免毒鼠强中毒误诊的发生,同时提醒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结合实际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33.
薄层CT在鼻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斌  陈晶  王巍  弓素青  张毅力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0):1656-1657
目的:对比X线平片与薄层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鼻部外伤患者的薄层CT检查与鼻骨侧位X线平片对鼻骨骨折的诊断率。结果:131例鼻部外伤患者鼻骨侧位X线平片诊断鼻骨骨折48例(36.6%),可疑骨折22例(16.8%),未见骨折61例(46.6%);薄层CT检查显示:鼻骨骨折83例(63.4%),可疑骨折3例(2.3%),未见骨折45例(34.3%)。薄层CT诊断鼻骨骨折与X线平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薄层CT可更清晰地显示鼻骨骨折错位的程度及对鼻部邻近结构如鼻中隔、筛骨、上颌骨损伤的显示则更为优越,临床疑有鼻面部骨折者应首选薄层CT检查。  相似文献   
34.
为对名中医张绍富的手法整复杉树皮外固定结合皮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经验进行临床观察与疗效评价,以规范操作,便于推广.将153例小儿股骨干骨折采用多中心(4家医院)双盲随机(DME)[1]法,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采用手法整复杉树皮外固定结合皮牵引治疗,对照组51例,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分别进行临床疗效与卫生经济学评定.经1~3.5年(平均1.8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肿胀消退快,并发症减少,疼痛积分减少2.69分,临床愈合时间缩短5.7天,骨性愈合时间提前7.4天,肢体功能恢复至正常时间提前7.3天,远期疗效无差异,治疗费用明显减少.表明手法整复杉树皮外固定结合皮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能减轻患儿痛苦,缩短病程,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的方法治疗COPD的临床和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46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人。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常规的治疗。两组患者都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也要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的方法治疗COPD能显著的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可以进行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6.
正目前,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后心绞痛复发主要原因有:①再发新的冠状动脉病变(如冠脉狭窄或痉挛);②PCI治疗为不完全血运重建,还有其他冠脉病变狭窄未能解除;③PCI后再狭窄。对第一个原因可以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必要时再行PCI,但介入风险加大,也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而后两种情况往往病变较重,无法再行PCI,即使行PCI,效果也很差,甚至行冠脉搭桥治疗效果也不甚理想。顾旭是本院心病二科及重症医学科主任,郑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在治疗心血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评价全椎板截骨回植联合"工"型微钛板固定及生物膜覆盖运用于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例初发椎管内肿瘤切除(髓外硬膜下)+全椎板截取+椎板原位回植"工"型钛板固定术+生物膜覆盖于硬脊膜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48±6)岁。统计术前及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椎管内肿瘤改良Mccormick评分(modified mccormick scale,MMS)、硬膜外纤维化(epidural fibrosis,EF)、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脑脊液漏并发症发生率、影像学回植椎板愈合率及肿瘤复发率。结果 9例均获1年或1年以上随访,术后末次ODI、VAS、MMS评分显著优于术前(P0.05)。围手术期无一例脑脊液漏发生。回植截骨部CT均显示骨性愈合,未见钛板螺钉的松动及断裂。未发现硬膜外纤维化及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结论全椎板截骨回植联合"工"型钛板固定及生物膜覆盖治疗椎管内肿瘤,对于降低硬膜外纤维化、减少术后脑脊液漏、减少相邻节段退变、维护脊柱稳定性疗效显著,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探讨感染性膝关节假体二期翻修术中应用3D打印技术联合细菌培养的临床价值。方法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患者12例,取出感染膝关节假体及关节内多间室组织进行细菌培养,根据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应用敏感抗生素,感染控制后行二期翻修术。术前均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膝关节模型,根据骨缺损AROI分型指导假体选择,并制定二期翻修术方案、进行预手术。观察二期翻修术中骨缺损实际分型及假体应用;观察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末次随访时患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 HSS)、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12例经敏感抗生素治疗28~84(44±9)d,感染均控制;12例均顺利完成二期翻修术,术前3D打印模型对骨缺损分型与术中实际分型情况一致,假体选择合适;术后3个月均无假体松动、移位及感染发生;随访(15±7)个月,末次随访时手术效果优1例,良10例,中等1例;末次随访时VAS评分[(1.92±1.04)分]低于术前[(7.00±0.91)分],HSS评分[(76.33±5.02)分]高于术前[(43.08±4.78)分],ROM[(89.17±8.86)°]较术前[(50.83±16.56)°]增大(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可准确评估行感染性膝关节假体翻修术患者的骨缺损,指导假体选择,联合细菌培养治疗PJI效果确切,可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