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9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185篇
耳鼻咽喉   94篇
儿科学   162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277篇
口腔科学   69篇
临床医学   860篇
内科学   374篇
皮肤病学   166篇
神经病学   138篇
特种医学   2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352篇
综合类   1694篇
预防医学   668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616篇
  6篇
中国医学   714篇
肿瘤学   206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杭州市郊山区药用真菌补贵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2.
53.
<正>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据统计35岁以上的男性有35—40%患本病。其病因复杂,症状多样化,反复发作,病程漫长,无特效治疗,难以完全治愈,严重的危害着众多患者的身心健康,是泌尿外科的一大顽症。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近来国外文献报告,本病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前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NPHS1两种新突变编码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与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构建野生型和两种突变型NPHS1克隆,并转染至COS7细胞内,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分别进行细胞内及细胞表面的荧光标记,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对裂隙膜分子Nephrin在细胞内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野生型Nephrin表现为细胞内和细胞膜染色模式;V822M和C265R则主要为细胞内内质网染色模式,细胞膜着色几乎缺失。结论:突变的Nephrin蛋白由于错误折叠,不能由内质网被输送至细胞表面,这可能是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5.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以颅骨钻孔流术为首选,也有报道采用微创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创伤微小等优点[1].2003年9月至2007年2月,本院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0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应用国产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国产可吸收螺钉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5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直径4.5mm和3.5mm不同长度国产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 该组58例全部解剖复位,随访3-28个月,均未发生骨折端移位或错位,且最终获得骨愈合、伤口甲级愈合、无伤口周围红肿、裂开等。结论 国产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效果可靠,生物相容性好,对人体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58.
近年来,研究发现癫癇与前列腺素(PGs)、环氧化酶-2(COX-2)、花生四烯酸(AA)等存在极大的相关性。这些发现一方面与以往提出的癫癇炎症免疫反应学说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对癫癇、特别是难治性癫癇的治疗可能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成为目前癫癇研究新的突破点。国外已做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现将COX-2及AA代谢改变与癫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9.
发作性运动诱导性运动障碍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发作性运动诱导性运动障碍(PKC)的临床特征,并评定抗癫药物的疗效。方法:记录并分析31例PKC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脑电图和影像学改变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平均起病年龄为16.8岁,10-20岁为起病高峰;最常见的发作诱因是突然运动起动(92%);发作时间均不超过1min;发作时表现为肌张力障碍(83.9%)、舞蹈样动作(16.1%)、口面部异常动作及其他(16.2%);71%发作频繁,超过1次/天;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大多正常;小剂量抗癫药物治疗后50%-77.3%发作完全控制。结论:PKC是神经科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抗癫药物效果良好,应注意与癫鉴别,同时其与癫的相关性需要深入的临床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60.
核素全身骨显像在脊柱结核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核素全身骨显像在脊柱结核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175例脊柱结核采用99Tcm—MDP(亚锡亚甲基二膦酸盐)核素全身骨显像,了解脊柱病灶的显影情况和全身其他骨关节是否并存病灶的情况。[结果]175例患者全部显像为阳性,其中伴有多节段椎体结核者146例,其中2个椎体者78例,3个椎体者26例,4个椎体以上者42例。伴有四肢骨关节结核者22例,伴骶髂关节结核者29例。[结论]核素全身骨显像在脊柱结核诊治中有重要价值,可以发现全身骨与关节多个结核病灶,对制定脊柱结核的治疗方案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