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2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0篇 |
内科学 | 2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56篇 |
预防医学 | 10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1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3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穴位埋药线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穴位埋药线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和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发生机制。方法:实验于2002-11—18/24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灸治疗学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纯系雄性SD大鼠40只,1.5~2月龄。喂养1周后按随机抽签法将大鼠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常规针刺组、穴位埋药线组,每组8只。模型组、西药组、常规针刺组、穴位埋药线组大鼠均腹腔注射青毒素4&;#215;10^6 IU/kg造成癫痫持续状态模型;空白组腹腔注射与造模组同等剂量的温生理盐水。以大鼠出现行为和皮质脑电图改变判断造模是否成功。具体方法如下:穴位埋药线组:在造模前3d埋线,选取大鼠大椎、心俞透膈俞(双)穴。用医用羊肠线浸泡于安定液24h后,将药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常规针刺组:选大椎、心俞透膈俞(双)穴,用美容针,平补平泻,30min/次,1次/d,在造模前5d开始治疗,致痫当天也予治疗。西药组:致痫后即予腹腔注射0.25mg/kg苯妥英钠。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予治疗。②所有动物均在致痫24h后,取脑,制成石蜡切片。以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癫痫持续状态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改变;以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检测穴位埋药线对癫痫持续状态后大鼠海马神经元DNA片段化的影响,每张切片计数3个不同视野(&;#215;400)内的阳性细胞数,取平均数作为细胞凋亡指数。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大鼠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空白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正常。致痫后24h,模型组、西药组、常规针刺组和穴位埋药线组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凋亡表现。②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模型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空白组[(85.26&;#177;22.76),(11.50&;#177;4.20)个,P〈0、01];穴位埋药线组、西药组与常规针刺组细胞凋亡指数低于模型组[(25.48&;#177;9、70),(32.00&;#177;5.05),(55.56&;#177;10.11)个1,但只有穴位埋药线组与模型组差异明显(P〈0、01),最接近空白组;3个治疗组细胞凋亡指数相近。结论:穴位埋药线疗法可能通过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起到治疗癫痫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哮喘豚鼠气道重构模型气道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蛋白表达及电针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哮喘豚鼠气道重构模型气道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蛋白表达及电针对其的影响。方法:将48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电针组、地塞米松组、模型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第1天以10%卵清蛋白注射液腹腔注射致敏,于第15天起隔天用1%卵蛋白溶液超声雾化以激发(共6周)进行造模。干预治疗采用电针背六穴(大杼、风门、肺俞,均为双侧),隔天1次,共6周。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与气道重构相关的细胞因子IGF-Ⅰ在各组支气管和肺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IGF—Ⅰ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电针组与地塞米松组IGF—Ⅰ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哮喘豚鼠气道重构模型气道内IGF—Ⅰ的蛋白表达增加,电针豚鼠背六穴能降低气道重构豚鼠模型支气管和肺组织中IGF—Ⅰ蛋白表达,提示电针豚鼠背六穴可通过下调IGF—Ⅰ蛋白表达,以干预哮喘豚鼠的气道重构。 相似文献
73.
正忙碌的年轻人习惯熬夜,且常因压力大导致精神紧张,晚上上床也睡不着。中医认为,心主血,经常熬夜、精神紧张的人会暗耗心血,导致血虚,引起心慌、心跳、睡不好、失眠多梦等症状。在此,推荐一款能补血养心安神的验方——当归龙眼大枣汤,适合在家中制作:取当归10克、龙眼15克、大枣30克、瘦肉250克,全部放入水中,用炖盅隔水炖1个小时,即可饮用。方中,当归养血和血、补血调经;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压灸百会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收治的3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7例,予以压灸百会穴及局部电针法,对照组17例,采用单纯局部电针法,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浆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变化及K/T值.结果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6例,好转2例,无效0例;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6例,好转5例,无效2例.治疗组血栓烷B2、6-酮前列腺素F1α治疗前的值分别为(442.96±164.11),(157.01±75.43)ng/L治疗后为(144.22±127.81),(368.85±117.09)ng/L,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83.25±210.75),(156.39±84.15)ng/L和(198.72±141.65),(258.78±85.25)ng/L,两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01,-3.2,5.92,6.27,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t=-2.19,3.13,P<0.01).结论压灸百会为主能有效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舒张血管压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76.
火针腰夹脊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火针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Fairbank.Jc腰痛病情计分评分法,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腰痛分值。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经Fairbank.Jc腰痛病情积分显示,两组腰痛病情积分均有降低,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火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靳三针组、康复组和靳三针加康复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靳三针组采用靳三针疗法治疗,康复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靳三针加康复组采用靳三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患者综合功能的变化。结果:靳三针组、靳三针加康复组在治疗14天后、28天后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康复组FCA评分在治疗28天后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28天后3组间两两比较,靳三针加康复组FCA评分明显高于康复组(P〈0.05)。治疗28天后靳三针加康复组FCA评分改善情况最好。结论:在脑梗死早期,针刺和康复训练的介入同等重要,两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9.
电针百会、印堂为主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及电针与药物配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71例,随机分为电针组24例,药物组22例和针药组25例,电针组采用电针百会、印堂为主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针药组是电针配合药物治疗。将HAMD的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标准,观察HAMD总分、7类因子分的变化及SDS总分的变化。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高于电针组(P〈0.05)和药物组(P〈0.01)。电针组和针药组在改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和睡眠障碍方面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降低SDS总分方面,针药组优于药物组(P〈0.01)。结论电针百会、印堂为主治疗抑郁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电针与药物并用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0.
"针推五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推五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1例,采用针推五步法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电针治疗。6次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显效23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4例,好转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推五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电针组。 相似文献